APP下载

中国古代北水南调工程:大禹治水首开汴渠

2014-11-06周述椿

文史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渠水武山荥阳

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修建汴渠以分流黄河水南达淮河的北水南调工程,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它始于大禹(图一)治水,更是大禹治水的主要业迹,其综合利用的功效远在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之上。如果从大禹治水塞荥泽开阴沟水通蒗荡渠算起,这个工程一直应用了三千多年,成为沟通南北最重要的水路交通通道,是战国、秦、汉、唐、北宋各朝代的经济命脉。《清明上河图》所绘汴渠上水运繁忙的情景,可以为证。直到北宋末年,由于人为决河,黄河从广武山北循汴渠向东南夺淮入黄海,这个工程才被堙毁。

对于汴渠的进口在何处,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汴渠进口位置都绘制在荥阳县以北今广武山南麓,向东分为南、北济水及蒗荡渠,汴渠是唯一一条向东分流黄河水的水道。但史念海先生在所著文中却说:“汴渠位置在广武山北,从黄河分流后绕广武山北麓东流,而济水又在汴渠以北绕流。”[1]这是与图集所绘不相同。那么汴渠进口位置究竟该在何处?这个进口位置从大禹以来有没有变化呢?

荥阳县大禹研究会会长禹子龙先生曾任广武区区长多年,他向我较详细地介绍了古汴渠情况:“汴渠在广武山南麓,从黄河分水的进口位置在牛口峪,这里是个山口,古敖仓就在此山口北侧。广武山在这里与南面的山断开,山口宽有一里多,现在的地面比黄河河滩地面要高,但大洪水时黄河水面接近山口地面。汴渠从牛口峪往东流,经北芒、唐岗,往下的河槽就是现存的枯河。”按此说法,就与《图集》所绘相合了。我查了《荥阳县志》的附图,河滩地海拔高程在100米左右,而牛口峪地面海拔高程大致为120米,也就是说比黄河滩地要高约20米,是有开挖成渠的可能的。但是这条渠道是不是大禹所开?这条渠道在三千年间有何变化?这还要从《水经注》及有关古籍记载中追寻。

河水又东径成皋大伾山下,……河水又东合汜水,……又东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大禹塞荥泽,开之通淮、泗,即《经》所渭蒗荡渠也。汉平帝之世,河汴决坏,未及得修,汴渠东侵,日月弥广,门闾故处,皆在水中。汉明帝永平十二年,议治汳渠,上乃引乐浪人王景问水形便。……后作堤,发卒数十万,诏景与将作谒者王吴治渠。筑堤防修堨,起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有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开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一水门,更相回注,无复溃漏之患,明年渠成。……灵帝建宁中,又增修石门,以遏渠口。(《水经注·河水》)

济自大伾入河,与河水斗,南泆为荥泽。《尚书》曰:荥波既潴。……昔大禹塞其淫水而于荥阳以下引河,东南以通淮、泗,济水分河东南流。汉明帝之世,司空伏恭荐乐浪人王景,字仲通,好学多艺,善能治水。显宗诏与谒者王吴始作浚仪渠,吴用景法,水乃不害,此即景、吴所修故渎也。……灵帝建宁中,于敖城西北垒石为门,以遏渠口,谓之石门,故世亦谓之石门水。门广十余丈,西去河三里。……水南带三皇山,……济水又东径西广武城北。…汉所城也。济水又东径东广武城北,楚项羽城之。……济水又东径敖山北,其山上有城,……秦置仓于其中,故曰敖仓城也。济水又东合荥渎,渎首受河水,有石门,谓之为荥口石门也,而地形殊卑,盖故荥播所导,自此始也。……荥渎又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次东得宿须水口,水受大河,渠侧有扈亭水,自亭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济水又东径荥阳县北。……济水又东,砾石溪水注之。水出荥阳城西南李泽,即古冯池也。济水又东,索水注之。济水又东径荥泽北,故荥水所都也。京相璠曰:荥泽在荥阳县东南,与济隧合。济隧上承河水于卷县北河,南陉卷县故城东,……出河之济,即阴沟之上源也,济隧绝焉。(《水经注·济水》)

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故渎东南径卷县故城南,又东径蒙城北。故渎东分为二,世谓之阴沟水。……又东南径封丘县,绝济渎,东南至大梁,合蒗荡渠。(《水经注·阴沟水》)

渠出荥阳北河,东南过中牟县之北。渠水自河与济乱流,东径荥泽北,东南分济,历中牟县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水。故《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圃田,又为大沟(鸿沟)而引圃水者也。……渠水又东南而注大梁也。……渠水于此,有阴沟、鸿沟之称焉。(《水经注·渠水》)

以上所引,虽然在《注》中不同篇幅,但都是说的蒗荡渠水系上游从不同部位分流黄河水的情况。其中荥渎、扈亭水、济隧、阴沟水只是无水故渎,是济水分河绕广武山北向东南流,济水又向东分流为南济、北济、蒗荡渠。这是反映北魏时期济水分流情况。

《荥阳县志》记载:“大禹于荥泽分河为阴沟,引注东南。魏惠王开鸿沟,在荥阳北开口,引黄河水经圃田入大梁,秦始皇疏鸿沟以通淮、泗,漕运淮河南北粮食至荥阳敖仓。隋大业大规模修治洛、黄、汴河称通济渠。”“荥阳水利向赖济水与汴水(春秋称汴水,秦汉叫鸿沟,亦称荥阳槽、蒗荡渠、浚仪渠)”。

据以上记载,笔者试绘《注》中各水于图二中。如果《注》中受大河于卷县的阴沟水为大禹所开,那大禹时的济水水道应该是《注》中上承河水于卷县北河的济隧。阴沟水东绝济隧,将济水截向阴沟,所以出河之济为阴沟之上源。大禹为什么要塞荥泽开阴沟水呢?笔者曾在一篇论文中提出:“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是南流经淮河入海的,而荥泽、圃田、蕉苻、逢坡、空泽等一系列沼泽当为黄河南流故道的的遗存。黄河改道北流后,在大洪水时仍然有一部份洪水溢向荥泽南流,淹没黄淮平原广大地区,这就是尧时泛滥于中国的大洪水。因此禹要堵塞荥泽,不让黄河洪水循南流故道各沼泽南流,但是又要借黄河水之利,于是在济隧开阴沟水,引济水南流至黄淮平原。”[2]后来济隧及阴沟逐渐淤塞,战国时期魏惠王又在被禹堵塞的荥泽北开渠,经圃田泽引水向大梁,此渠水即《注》中绕广武山北麓分河东南流的济水。这可以从“渠水自河与济乱流,东径荥泽北”得解。济水在荥泽北分流为三,有两条东流为南济、北济,一条向东南流,入蒗荡渠称鸿沟。那么从牛口峪开口东流的汴渠,应当是《注》中首受河水并建有石门的荥渎。荥渎,即荥阳境内的渠槽,而且又首受河水,并建有石门,而且“荥播所导自此始也”。它的渠首在敖仓城附近,因此,《注》中所记的石门水,当是荥渎。可能因为济水分河口靠近荥渎渠道的石门,故《注》中将济水与石门水混说,导致后人误以为石门在济水中,而忽略了荥渎。荥渎又是何时开挖的呢? 如果仔细地读《注》中的记载,应是东汉时的王景,所以在灵帝时才能在渠中建石门。

以往的一些论著多谈王景治河,并且著文讨论王景治河后黄河数百年安流的原因。其实,按《注》中所记,王景所治的主要不是河,而是汴渠,是济水,是解决河汴东侵问题。这从《注》所记“河汴决坏,汴渠东侵,议治汳渠”,即可明了。从荥阳南山地发源,东北流入荥泽的砾石溪水,汉以前称卞水,即今之枯河。王景开新渠,下段与卞水水道合,故该渠亦称汴渠。因此,所谓“王景治河”,实际上是对《注》中所记的误读。对此,《后汉书·王景列传》比《水经注》所记更为清楚:“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日有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水中,兖豫百姓怨叹。……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行便。……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无复溃漏之患。”这段记载,实际上是说黄河水沿汴渠东侵,造成济水沿岸兖豫一带数十县都受到洪水漂没,于是对济水从荥阳东到千乘入海口,修渠筑堤。由于原来魏惠王所开的渠水进口在广武山北的平原,易被河水冲毁,原有的入口水门都陷入水中,因此王景要另开一渠的引水,这就是从牛口峪沿广武山南麓东流的荥渎,此可从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的记载中得到证明。济水从广武山北到千乘入海口,全是平原,无山阜可开,无沟涧可截。前已述及,牛口峪是个山口,比黄河岸要高20米,需要挖一个深槽才能引黄河水,这才需要凿山阜、截沟涧,需要发卒数十万来挖渠槽了,因而此渠又有荥阳槽之称。它的功用类似都江堰开挖的宝瓶口,使汴渠口门有个山口的约束,使入水量受到限制且不易被洪水冲毁,这才是解决河汴东侵最关键的问题。

“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句,在有的“王景治河”论著中,认为是在黄河大堤上每十里开一分洪道,但此说对水门所分的洪水怎么能令其更相回注?不能解答。李仪祉先生则解释为将黄河堤防分为内、外堤,让洪水在内、外堤间更相回注,但是即有论者指出:“黄河分内、外堤是在明代潘季驯提出以内堤束水以水攻沙才有的措施,典籍中没有王景分内外堤的记载。”那么怎样来合理解释这件事昵?

笔者认为,如果将王景治河的重点放在治汴渠上,结合汴渠洪水量不大以及沿河的地理状况,那么王景很可能是利用汴渠沿渠的许多黄河南流故道所遗沼泽为分洪区,十里立一水门,在洪水时向这些分洪区分洪,洪水过后分洪区的水又向汴渠回流,形成更相回注,以补充汴渠水,既达到“无复溃漏之患”,又保证了枯水期也能有水通航。后来为了加固土质口门,以免被河洪冲毁,限制分河流量,又在渠口增修了石门;并沿着黄河南岸修建八缴堤,缘河积石八所,皆如山积,以捍冲波,保护堤防,其作用当类似今都江堰在岷江主流的外江大堤;很可能这时将原来魏惠王所开的渠水口用堤防堵塞了。

至于“王景治河”后黄河有较长的安流期,其主要原因当是公元10年黄河才改道从今黄河入海处附近入渤海。这条新黄河流道比此前从公元前604年从禹河故道改向东流,至天津附近入渤海的流道要短得多,也是有历史以来黄河从孟津直趋渤海湾流程最短的流道。由于流程缩短,坡降加大,从而减少了泥沙在河道中的淤积。“王景治河”时距公元10年不足百年,且新道淤高需要较长时问,这也许才是“王景治河”后大河长期安流的最根本的原因吧!

王景所挖的汴渠由于是土质深槽,易于坍塌和淤塞,加上黄河水含泥量大,需经常疏浚。东汉后期是个长时的战乱期,到曹魏时,汴渠因河、济泛溢而堵塞。后经邓艾“开石门而通之”并在门中置水闸开闭有时,石门遂成为控辖淮河东北各支流水系的总枢纽,成为南北朝双方军事争夺要地。淝水之战前秦大军万艘大船就从石门而达颍水东下。桓温及刘裕北伐时都曾疏通石门以利军粮运输,但终因山崩壅塞而不果。刘裕只好在汴渠以北十里的故渠开水道而通之。这个故渠可能就是魏惠王所开的渠水,即《注》中绕广武山北东流的济水。而王景所开的汴渠,北魏时已淤塞不通水,只留荥渎之名。隋统一中国后,炀帝开通济渠,自牛口峪以上的板渚引水,循荥渎故道至开封,向东经商丘后东合泗水至江苏盱眙入淮经邗沟通长江。唐天宝元年,汴渠运送的漕粮每年达400万担。安史乱后,渠道复堵,长安斗米千钱,宫中无隔宿之粮。后经刘宴疏浚,汴渠复通。白居易诗《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头。”言及汴水通航到江南的盛况。

唐末汴渠复淤,后周显德年间,才数加疏浚,复通舟楫。这条渠道在北宋时年运送漕粮达575万担,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百货皆由汴渠而进。北宋末年,黄河改道从广武山北循汴渠东南流入淮,汴渠复淤,今天已是一片平野。这一始于大禹治水历经三千年应用的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从此便湮没了。

史先生说的济水在渠水外绕流的情况,可能是在王景治河以前魏惠王开渠水的情况,济水所在位置当在济隧一带。到北魏时期,济水已改沿刘裕开的旧渠水水道东流,故《注》中的渠水是接荥阳北河,也就是接荥渎下游向东流的。而济水却是绕广武山北东流与荥渎、渠水相会的。

秦代蒗荡渠称鸿沟,聚天下之粮于敖仓,可见鸿沟运粮之重。关于敖仓位置,《水经注·济水》中说它在敖山上,敖山位置在东广武城东,这一点也引起史先生的怀疑。因为楚汉相争时,东广武城为项羽所据,汉军据西广武城,两军隔广武涧相对,汉军又如何能穿过项羽军住地向敖仓筑甬道取敖仓的粮食呢?如果寻诸古籍,《水经注》的记载是不确切的。《史记·项羽本纪》载:“汉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说明敖仓位置靠近黄河,这就与《水经注》中敖仓位置在广武城以东的记载不相合了。《正义》引《括地志》云:“敖仓在郑州荥阳县西十五里,县门之东北临汴水,南带三皇山,秦时置仓于敖山,名敖仓云。”《水经注·济水》在记及王景筑渠后又记:“灵帝建宁四年,于敖城西北垒石为门,以遏水口,谓之石门,故世亦谓石门水。”这个靠近水口石门的敖城,当为敖仓所在。由以上记载,可见禹子龙先生向我讲的,敖仓位置在牛口峪汴渠的入水口附近,应是对的。《注》中的敖山应即今之广武山。

关于三皇山的位置,由于《注》将石门水与济水混说,故多误认为它就是今广武山。但笔者在《济、汴分河图》中,将其绘制在牛口峪以南到汜水。如果以荥渎即石门水,《注》中记此水南带三皇山,表明三皇山在荥渎以南的山地。从牛口峪往南直到汜水,是一片海拔高程150~223米的山地,这一带山地才是三皇山。

《中国地理历史图集》中所绘汴渠进口位置是正确的,但是应在有关北魏时期的图中,把绕广武山北麓的济水绘上,因为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它是通流的,而此时汴渠即荥渎是无水的。

在荥阳引黄河水入汴渠,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北水南调水利工程。如果从大禹治水开阴沟水算起,至公元1194年黄河改道南流导至汴渠淤废,一直运用了三千多年,可以说是世界上用时最长而又功用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虽然它已湮没了近千年,但是中国人不应该忘记它;特别是在今天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即将完成之际。这不仅因为它在三千年间沟通北南所起的防洪、通航、灌溉的巨大综合利用功用,而且还由于它表明了中国古代先民们可以傲视世界的最杰出的水利科技水平。其中一些经验,至今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注释:

[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侵蚀与原的变迁·广武山北坡的变迁》,载《黄土高原地理研究》。

[2]周述椿:《四千年前黄河北流改道与鲧禹治水考》,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

作者:中国国家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退休)

猜你喜欢

渠水武山荥阳
荥阳京城花园唐墓M35 出土器物
荥阳京城花园唐墓M5 和M8 出土器物
松滋八宝镇龟咀村一瞥
荥阳唐墓中出土的骨骰
车过武山
我的家乡在武山
荥阳关帝庙遗址发掘记 檀山里3000年前的寂静聚落
一路向北(组诗)
一路向北(组诗)
——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作
鬼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