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
2014-11-06翁建锋
翁建锋
一、初中物理实行实验探究教学策略的必要性
1.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对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都进行了改变,在初中物理学科中,要求学生要能够拥有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实验技能,能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使用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物理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实验中探索教学方法不仅是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措施,而且还是使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培养与提高的重要举措。
2.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现状需要改变
当前我国很多初中物理研究的课堂上,仍然沿袭着传统教学的模式,只不过将“老师讲、学生听”变成了“老师做,学生模仿”,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按部就班的操作,最后以得出正确数据结束实验探究课。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课程有所增加,但探究过程中却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探究的效果不佳。很多初中物理教师仅仅将实验探究教学视为一种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手段,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精神并不重视,还有一些初中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探究中需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但是由于初中学生知识储备和物理实验水平的限制,学生往往难以独立完成实验探究课程。
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对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效率,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就需要使用一定的实验探究教学策略,来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二、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具体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需求的教学策略
多媒体演示实验情景。通过多媒体的音频、视频资源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为学生呈现生动的实验场景。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教学中,就可以用多媒体来呈现冰融化成水的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与生活相联系。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因而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实验探究课堂的趣味性。初中学生容易被生动有趣的实验课程所吸引,因而如果能够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则实验探究课程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2.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猜想和假设
当前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猜想和假设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而在实验探究课堂中教师要通过教学策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的问题要有梯度,对于有难度的问题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教会学生整合观点。同时还可以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毫无顾忌地发表观点,大胆假设。
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注意问题的梯度,并为学生创造猜想和假设的空间。教师应该学会把问题建立在“当前进展区”中,像有些难易不同的问题必须和学生的学识能力相关联。如果问题过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要多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方案的能力
教师要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对实验设计的能力,包括思考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规划实验步骤等。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多准备一些实验方案和器材供学生进行选择,对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普及。另外教师要注意实验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能力。鉴于初中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验能力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学生分解实验目的,再一步步推导出完整的实验方案。
4.在不同类型的实验中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的实验探究教学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两种,教师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于正在进行演示的实验,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实验过程的直观性和清晰度。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弹簧的拉力与伸长量关系”的演示实验中,为了弥补弹簧刻度在可见度和直观性上的不足,可以用画有刻度的白纸来代替刻度尺。另外,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使物理探索研究实验的清晰度与直观性得到更好的体现。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小组进行合理的划分,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在组内分配任务,例如:实验员、记录员等角色,并且进行组内角色的调换。如果实验遇到障碍,教师要将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口头指导和书面指导结合起来。
5.对实验完成后的教学策略
实验完成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收集和分析数据,然后让学生进行组间评估,要求学生能够吸收其他同学的合理意见,最后再由教师来对每组学生进行评估,教师不仅要对该组实验完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还要对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等进行评估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东陈镇雪岸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