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认识
2014-11-06王晓波
王晓波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健康积极、阳光活泼成为新一代中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多年来的“冷门”科。从目前我国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平均水平来看,其状况令人担忧。经常看到网上报道有学生参加几公里的长跑猝死的现象,令人唏嘘不已;放眼望去,我们的初中课堂里有近60%的学生已经戴上了近视眼镜,甚至有些人的镜片度数还很高;从初中生的总体精神面貌来看,他们小小年纪却被沉重的学业和升学压力弄得喘不过气来,脸上很少有纯真、灿烂的笑容,很难看到一股青春期学生应有的健康与活力。
初中体育与其他科目的教学相比,有着自己不同的教学特点。初中体育注重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打造学生健康的体魄,为学生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保证。初中体育科目除了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耐力,帮助他们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还能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获得短暂而必要的休息,帮助学生做好学习和锻炼二者间的劳逸结合。因此,开展好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是尤为必要的,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初中体育的教学认识,认为初中体育的教学工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突破口。
一、适当增加体育课的教学时间
虽然目前不少的初级中学对于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较为充分,但是真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少之又少,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象棋、围棋、书法、舞蹈等各种兴趣爱好的训练。从现阶段初中教学安排来看,大多数学校的初中体育课是每个星期安排三节课,有不少的老师提出来每周安排三节体育课是惯例,也是教学常态,但是笔者对此持不同意见。受限于经济发展和初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拥有自己的封闭式体育馆的学校还不多,这些资源也大部分集中在城区。因此,初中体育每周开设的三节课还面临着恶劣天气和如期而至的期末考试、期中考试或者其他活动的冲击,基本上很难得到保证。要适当地增加体育课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他们敏捷的反应速度和坚忍不拔的耐久意志。这种身体上的锻炼也是意志上的锻炼,学生通过这些锻炼,能够不自觉地运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之中,可以说,适当地增加体育课教学时间是大有裨益的。
二、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由于初中体育教学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教学的要求也没有较为明确的标准,导致有些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玩,只要不出安全事故,玩完了四十五分钟就了事。很多时候,体育课上由体育教师整队,做几个简单的热身动作,然后就是一句自由活动,课后再整队,解散就行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学好规范的锻炼动作和标准的动作要领,体育教学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归根结底,是由于教学上没有重视体育课,体育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没有及时转变造成的。教师对于学生的示范作用是不容小视的,以乒乓球为例,教师在讲解了示范动作后,还要为学生做一套标准的乒乓球动作,让学生明白如何打乒乓球才是正确的,才能更好地做好攻击和防守,才能把球打得更有攻击性等。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初中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应该要得到重视,尽量选配从体育院校等专业毕业的教师来从事初中体育教学工作,让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
三、纠正学生对于体育课的错误认识
不少的初中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能够脱离教室中课堂各种条条框框的纪律限制,可以随便说悄悄话,吃零食,到处走动,甚至是大喊大叫。由于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识存在偏差和错误,他们对于体育课的作用也没有认识到位,所以,这些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喜爱,仅仅停留在上面的那些好处上。再加上初中生的学业负担较重,也有一些学生利用体育课背单词,偷偷回到教室做别的科目练习题,体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要开展好初中体育教学,就应该从学生这里入手,纠正他们对于体育课的错误认识,教师要进一步严明纪律,保证室外45分钟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对于学生不听指挥,不按照要求来做规范的动作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不能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体育科目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得到其应有的重视,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适当增加体育课的教学时间,纠正课堂上的不正常现象,解决学生对于体育课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广大的初中体育教师要努力让体育课成为致力于锻炼学生优秀的体魄、健康的素质和良好意志力的舞台,响应全民健身,提高国人身体素质的号召和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新一代身体素质好、道德品质高、学习成绩好的优秀人才,发挥初中体育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焦溪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