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文本大意,走实向篇章过渡的第一步
2014-11-06徐益民
徐益民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划分,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将重点放在篇章教学上。因此,作为篇章识别认知的基础工程,课文就成了实现学生阅读由句式向篇过渡的重要素材。随着语用训练的呼吁之声逐渐高涨,概括内容的训练也逐渐受到关注,但遗憾的是课堂效果并不明显,其缘由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文本内容概括是一种高端的理性思维能力,让中年级学生用一两句话对长长的篇幅进行提炼和概括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教师相关意识的淡薄,这种训练没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有的实施。对此,我们急需要进行改革以提升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一、顺序+组合,从细节向整体迈进
概括内容需要整体的眼光与视角,但在刚开始可先引导学生先从文本版块入手,不断细化认知解读范畴,提升认知的精确性,然后再通过语言的组织调整,将各自版块的大意合而归一,形成文本的整体大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走过了一个潜入文本又回归文本的思路历程。
例如在三年级课文《孙中山破陋习》的教学中,学生充分阅读过文本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讨论课文都写了什么;接着可以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炼出契合文本核心事件的关键词:废除、痛苦、喜欢,要求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对这三个词语进行梳理排序,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这三个词语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说话练习。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点拨引导,将练说的三句话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身的整个学习历程进行提炼,总结出这种策略的基本范式:划分课文板块,提炼板块大意,组织调整语言。
起初学生的概括常常会杂乱无章,教师并不需要提出“顺序”的要求,只需让学生“信口开河”,随意表达即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紧扣学生中的价值信息,提炼出关键词语,最后依托文本内容进行排列组合,让学生在有序组织下自我反思,从而习得内容概括的核心方法。
二、要素+重组,从散乱向条理突围
在现行小学教材中,记人叙事类的文体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可以借助写作中强调的“要素”理论引导学生进行内容的概括。下面以《三顾茅庐》这篇课文为例:
师:课文写了一个历史故事,注意到课文描写的时间了吗?
生:课文中说是“冬去春来”,应该是在早春。
生:这是发生在汉朝末年的故事。
师:不仅知道课文中的时间,还能从历史的角度说出朝代,不简单。那地点和人物呢?
生:地点是隆中,诸葛亮的住处。
生: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
师:主要人物是谁?
生:刘备和诸葛亮。
师:刘备为什么要拜访诸葛亮呢?谁来说说原因?
生: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愿望。
师:拜访的经过是怎样的?
生:一共拜访了三次,课文主要写了第三次。
生:刘备非常诚心,从他的动作和行为可以看得出来。
师:最终结果如何呢?
生:拜访成功,如鱼得水。
师:谁来根据黑板上的这些要素,说说课文究竟写了一件什么事?
由于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欠缺,在文本内容概括时,往往不是胡子辫子一把抓,就是零零碎碎,毫无章法。如何克服这一难题呢?事件的要素无疑就是破译文本事件密码的一把钥匙,这些要素就散存于文本的字里行间,任务的完成所需的只是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组织的能力。
三、事物+特点,从遴选向提炼进军
写景状物类的文体根据表达描绘的需要,常常会分出各种不同的维度和侧面对景色和事物进行刻画,主要内容的概括就应该依循作者在文本创作过程中的思路进行,如果让学生顺藤摸瓜,文本内容的概括也就水到渠成了。
例如,在讲解《东方之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总起句对应文本段落的内容,引导学生提炼出作者分写的维度:沙滩、公园、街市。接着,引导学生分组感知课文内容,提炼事物的最大特点,最后要求学生组合语言,形成主要内容。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文本内容的概括,第一步提取文本描写维度,对学生而言并不算难,而涉及每一处景物的特点概括时,学生就会显得捉襟见肘了。在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中心词的运用,强化了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体验,为课文内容的概括奠定了基础。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切不可只关注内容概括的历程,还应在行将结束之际帮助学生总结这种策略的主要步骤:既要看课文写了什么,更要看所写的事物有哪些特点。
文本内容的概括是学生由句式学习走向篇章学习的过渡性内容,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教师只要做到以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文本特质为切入口,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施效率,就一定能够提升学生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从而为学生语言单位的顺利迈进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砖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