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4-11-06潘志英
潘志英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它对于学生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初中数学教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培养问题意识的第一步。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激发接下来解决问题的动力。很多时候,学生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缺少了发现问题的眼睛。
如: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内容是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将带领学生一起研究三角形中的诸多特点与性质。然而,开门见山平铺直叙的介绍于学生而言肯定是兴味索然的,同时也无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潜藏在三角形中的问题之所在。为此,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上课一开始,教师可先给学生提供很多形状各异的三角形,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发现角度之间的关系,将这些三角形的内角角度都设定为整数,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量角器逐个测量这些三角形的每个内角角度并分别记录在该三角形下面。全部测量完毕后,教师问:同学们发现了其中的什么特点没有?很快,大家便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都是180度。很简单的操作,便让学生自己发现了藏在三角形中的秘密。通过这个环节,大家开始期待三角形的其他有趣特征,并且都跃跃欲试地动手进行寻找。
盲目寻找问题或是突兀地将问题摆到学生面前,容易让学生摸不到头脑。创设一个问题的情境,能让学生主动融入其中,问题便会自然而然浮现在眼前,学生在发现和接受问题时,也就更加轻松了。
二、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主体部分。如果只会发现问题而无法将其解决,一切发现也就失去了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打破学生的习惯思维,扩展其解决问题的思路。
首先,教师可借助模型,让模型重现来打开学生的思路。很多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总是觉得不知从何下手,对于问题中所叙述的情景难以想象。于是,对着问题“干瞪眼”便成了很多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通病。这个时候,教师若用一个形象的模型重现问题场景,就能够有效地使问题情况明晰,从而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如:在教学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中的相似三角形内容时,教师将几个摆放角度不同的相似三角形印在纸上,发给每一个学生,要求大家研究一下这些三角形之间有无关系。由于这些三角形的位置角度各异,学生很难从凌乱的三角形中找到什么共同点。看到大家犯了难,教师拿出了一把剪刀,将印在纸上的几个三角形剪了下来,然后将它们旋转至同样的角度位置。顿时,这些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在角度旋转至一致的基础上,用尺子进行测量也方便了许多。大家发现,这些三角形相互对应的每条边都是平行的。其实,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模型演示。通过实际操作,让三角形变为可控,接下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模型虽然简单,却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能让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字变成了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模型。那么,解决问题也就不再那样遥不可及了。借助模型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仅适用于课堂教学过程,还可运用于学生平时的练习测试之中。如果学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那对学生的思维拓展和解题能力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创设讨论氛围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人们常说团结力量大,这句话在初中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同样适用。面对一个个问题,独自思考往往容易使思维禁锢,即使问题得以解决,方法也不一定是最佳的。因此,教师鼓励学生合作思考,便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讨论的氛围中得以激活。如: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内容是二次函数,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由于二次函数的图像较为特殊,学生在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形态的图像,接受起来自然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将这个问题的解决任务交给了学生。教师没有给学生多少提示,只是写出了一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然后画出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要求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在坐标系中展现出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形态?起初,学生们对这个问题感到无从下手。慢慢地,有学生提出来:坐标系上的x轴和y轴是不是跟二次函数中的x和y表示的意思一样呢?这个意见一经提出,马上有其他学生表示,那咱们就在x轴上取个值,得出y的值来试试呗。大家很快开始按照坐标上的数字,分别描出了x=1、x=2、x=3时y值点的位置。随着点描得越来越多,有人看出了规律,用一条平滑的线将所有点连接起来。二次函数的图像问题就这样被学生们解决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讨论得到了这个函数的图像,还树立了描点做图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认为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是一件浪费时间、降低效率的事情。其实,适时的合作讨论,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效果会比教师的单一讲授好得多。同时,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验问题一环一环被解开的每个步骤,对研究问题方法的记忆自然也会比不经思考、直接听教师给出答案的方式要深刻得多。
三、重视思维拓展,让学生挖掘问题
发现问题之后,找到方法将其解决了这就够了吗?当然不是。很多学生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总是在解决了前几个小问题后就感到力不从心,其实,这是思维链过短的原因。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挖掘,便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链。
如: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的内容是平行线,整章内容学习完毕后,学生们已经可以十分熟练地说出平行线的特点、判定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平行、利用简单工具怎样画出平行线等。这个时候,教师就平行线的问题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教师首先提问学生:“大家谁还记得平行线的定义是什么?”“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如此简单的问题,显然难不倒大家。接下来教师问:“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在这个定义前面加上一句‘在同一平面内呢?没有这个前提会怎么样?除了平行线还会出现什么状态?”问题一出,教室里安静了。大家在学习时只是按照定义去背诵和使用,却从来没有想过定义为什么会这样出现。过了几分钟,突然有一个学生说:“会不会还可能有其他的平面,和这个平面交叉了,那这两个平面里的直线就不是平行的了,有可能相交的。”教师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其他学生虽然没有全部理解这个表述,但是也都渐渐在头脑中有了一个大致的画面,至少意识到,平面不只有一个。通过这个问题的延伸,空间的概念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显现了。教师无须对此精确解释,只要做到让学生延伸思考、启发思维即可。
虽然只是对问题的一个简单延伸,对于学生的思维过程来讲,却是一个有效的延长训练。让学生养成解决问题后再多思考一步的良好习惯,对于其数学思维深度的挖掘是很有好处的。
四、紧密联系实践,让学生应用问题
正如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一样,解决问题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得到一个答案而已,而是要将问题的解决方式与从问题中总结出的常态性规律应用到实践活动当中去。这样的问题解决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如:学生们在学习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坐标的知识时,由于这部分知识的难度并不大,因此学生们在接受过程中也没有太大困难。然而,一个干巴巴的坐标摆在那里,显然没有引发学生太大的兴趣。于是,教师利用坐标的横轴表示时间,用纵轴表示温度,标示出了一周内的时间和温度区间。分别取点,再稍加连线,便轻松看出了一周内温度的变化趋势。学生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坐标在生活中是如此有用的东西。大家开动脑筋展开讨论发现,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轴的方式将其图像化,看出发展走势,从而加以解决。将解决问题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完善和升华。解决数学问题,不是为了最后的数字,而是为了指导与方便我们的生活,这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最终意义所在。
综上所述,问题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深入延伸问题,最后将问题应用于实际之中,每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只有熟谙每个环节,学生才能在问题教学中形成完备成熟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便能够自主应用问题意识探索新知,这对于他们各方面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帮助的。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锡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