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临桂县科举盛况与成因
2014-11-06黄明光
黄明光
临桂县是广西历史上中状元、进士最多的县。从隋唐至清,广西共有状元9人,临桂占5人;明清两代,广西中进士711人,临桂占242人,高居各县之首。笔者查中国期刊网学术论文,至2014年4月,单独论述广西临桂县状元陈继昌、进士陈宏谋论文较多,如杨力叶《陈继昌后无来者的三元及第》、黄继树《世界的陈宏谋》及广西图书馆原馆长麦群忠《岭南大儒陈宏谋》等。本文对清代广西临桂科举盛况进行探寻与叙述,以启迪人们的历史智慧,并借此引起读者鉴古知今的兴趣。
广西临桂县科举盛况
广西临桂县科举盛况,采用数量统计学理论进行分析。主要对状元与进士进行统计与叙述。临桂县籍状元:唐代赵观文,唐乾宁二年(895年)状元及第,是临桂也是广西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唐昭宗乾宁二年乙卯科取士,由于考官舞弊,录取张贻宪等25人,赵观文名列第八。落第举子对此不满,指责考官崔凝不公,纷纷要求重考。唐昭宗下诏于武德殿重试,亲自阅卷,钦定赵观文第一名,成为广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昭宗称其为“名实相符之士,艺文俱美之人”,授翰林院侍讲学士。赵观文生性耿直,不善阿谀逢迎,看不惯宦官和权贵们的专横跋扈,遂辞官归里。赵观文“彩笔冠群伦”,其诗文为名士所称道,然而保存下来的只有在桂林虞山重建舜庙时所撰写的一篇《新修尧舜祭祀器碑》。唐朝诗人褚载定就写有《贺赵观文重试及第》诗:“一枝仙桂两回春,始觉文章可致身。已把色丝要上第,又将彩笔冠群伦。龙泉再淬方知利,火浣重烧转更新。今日街头看御榜,大能荣耀苦心人。”
清代临桂县4人中状元:
陈继昌,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出生于广西桂林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嘉庆十八年(1813年)中式广西乡试解元,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会试,中会元,同年抱病参加殿试,再中状元,声名大振,人称“三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年间出官山东兖州府知府,调保定府知府,升直隶通永道、江西按察使、布政使,历官山西、直隶、甘肃、江宁布政使,署江苏巡抚。成为清代两个“三元及第”者之一,也是中国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位“三元及第”者。
龙启瑞(1814—1858年),字辑五,号翰臣(一说是字)。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是清代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也是广西桐城派五大古文家之一。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四年,出任广东乡试副考官。道光二十七年,察考翰林詹事列二等,升为侍讲,不久出任湖北学政。治古文辞宗桐城,工书能篆、籀,善画山水,袁爽秋有题其山水画册七古,花鸟亦佳。但其颇自矜重,故流传者少。
张建勋,字季端,号愉谷,一号愉庐,广西临桂(今桂林)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卒于民国二年(1913年)。张建勋自幼受到诗书影响,其曾祖父、祖父都是清朝广西有著述、有影响的诗人。光绪五年(1879年)参加乡试,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会试通过,参加殿试。阅卷大臣翁同龢与李鸿藻各执己见,将自己赏识的列第一呈进。相持不下,协商再选,张建勋入选,以第一呈皇帝。光绪帝遂点张建勋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张建勋工诗文,尤善书法。
刘福姚,清同治三年(1864年)生出于广西临桂。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十五年(1889年)任内阁中书,十八年(1892年)殿试一甲第一名,成为广西最后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侍讲、贵州乡试正考官、广东乡试副考官、浙江乡试副考官、河南乡试副主考官、翰林院秘书郎兼学部图书局总务总校等职。
明清两代临桂县籍中进士242人,其中最显著者为陈宏谋。
陈宏谋,虽然只中进士而未中状元,却是清代官至太子太傅、东阁大学士(宰相),且影响深远的“一代大儒”。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春,中恩科乡试第一名举人;同年八月中会试第108名,殿试又中三甲进士第9名。乾隆年间,历官布政使、巡抚、总督,至东阁大学士(宰相)兼工部尚书。他是清代广西籍官员中官位最高(宰相)、任官时间最长(48年)、任官历经省份最多(12个省),政绩卓著而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一位清官、名臣。如今,坐落在桂林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的陈氏家祠、宗祠,仿佛还在传颂着“一代大儒”陈宏谋及其家族的千古传奇,同时也见证着桂林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
史志记载,明清两代广西中进士711人,临桂就占了242人;广西历史上“状元及第”9人,桂林占了7人,临桂又占其中一大半。而在清朝,广西一共中了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4位状元,全都出在临桂一县。尤其是在龙启瑞之后,“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的佳话,成为了我国科举史上的千古史话。徜徉在古靖江王城下,端详着正阳门上“三元及第”几个大字,许多文人墨客试图一解桂林(临桂)古代的“状元之谜”,却始终难以找到统一的答案。陈继昌,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中状元,他是中国古代科举史上的最后一名“三元及第”状元。在整个清代260多年,连中“解元、会元、状元”的只有两人,陈继昌是其中一人。而纵观整个古代中国,从隋朝实行科举制度“开科取仕”至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共l297年,能够“三元及第”的俊杰也仅仅只有l3人。现在,人们在桂林靖江王城正阳门上看到的“三元及第”3个大字,说的就是陈继昌的故事。
临桂县科举鼎盛的成因
探讨临桂县科举鼎盛的原因,涉及经济学、文化传播学、人们生存需求理论及地理学等理论。
首先,由于毗邻省城桂林,清代的临桂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不断推动及支撑着临桂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事业。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临桂县在清代时期,系广西商品经济发达县份。桂林府临桂县系广西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之地区,商业茂盛,位居全省之首。在清代,中国各种商派中,广东籍商人在桂林地区占据优势。雍正与乾隆年间,广东许多商人在桂林府内临桂、灵川等地经商。直至清代中后期,广东商人与广西本地商家联合从事商业现象更是发达。广西部分手工作坊产品依赖广东,不少商品由广东运来,广东商人来桂林地区经商者与日增多。到光绪时期,桂林城内外广东商贾远集。广东商人之外,桂林地区有江西商人。史料记载,江西商人糜集在临桂县。无论桂林城乡内外,经商者以江西商人居多。清代末期,桂林商业日趋发达,广东与江西商人控制着桂林的商业发展主流。另外,与广西交界的湖南,特别是邵阳、邵东商人,到桂林经商之人居多。湖南商人从外地贩运铁条、苏木等商品到广西,再从桂林运回白糖、棉花等土产到湖南,从中盈利高达3倍。此外,桂林地区采矿业在清代也有一定规模,《临桂县志》卷一六记录,临桂县内有炼铜厂,加工本地开采的铜矿,野鸡及水槽二各作坊出产铜、银等矿砂,雍正年间曾经采矿,采用“二八税收”制度,乾隆初年停止采矿。临桂县内铁矿,在大塘岭、灵江源、金带江等处,县衙门规定每座铁矿税银10两。嘉庆年间,长背岭一地,民间开有铁矿2座,税银20两。
其次,历代中原被贬官桂林之文人、官吏,将中原文化带到了桂林,加速了临桂文化发展。从传播学方面来看,传播科学系探索人们一切传播活动与传播经过产生、发展的规律与人及社会各种关系的学科,是探讨人类信息体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据史料记载,最早从中原到桂林为官者为南朝宋的颜延之。南朝宋少帝景平二年(424年),颜延之受当朝尚书令傅亮和徐羡之所排挤,以员外常侍贬为始安太守,始安郡治在桂林。颜延之在开创独秀峰山水文化的同时,还在独秀峰的读书岩中开创了桂林的修身文化,任职期间,他经常利用空暇时间到读书岩读书写作,并在独秀峰下教育纨绔弟子读书习文,开创了桂林儒学之风。后人为了彰显他开创的文教之风,将他在独秀峰读书的岩洞命名为读书岩,“宋元祐间,郡守孙览曰颜公读书岩”。独秀峰的历史从此与诗词文化、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外,唐宋以来大批文武官员居寓临桂(桂林),加速了临桂文化之风和文学实力的提升。仅宋代到桂林为官的著名文人就有: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此人于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至淳熙二年(1175年)知广南西路静江府(今广西桂林),淳熙二年正月转任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周去非(1135—1189),字直夫,浙东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地理学家,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初,曾“试尉桂林﹐分教宁越”,在静江府(今广西桂林)任官。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他晚年到过桂林,北宋时桂林叫临桂县,米芾当过临桂县尉。
方信孺(1177—1222),字孚若,号紫帽山人,福建莆田人。于南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年)来桂林,担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及转运判官。方信孺有隽材,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见而异之。其工诗词,著有《南海百咏》、《南冠萃稿》、《南辕拾稿》、《曲江啸吟》、《九疑漫编》、《桂林丙》三集、《击缶编》、《好庵游戏集》刊行于世。《宋史·方信孺传》对方信孺“年少奉使,而以意气折金人”作了高度评价,方信孺出使金国时大义凛然,不辱使命,面对敌人的威胁,视死如归,置生死于度外,事迹遍见古今史籍,其大智大勇、忧国忧民、立志报国的精神被广为传颂。
张孝祥,乾道元年(1165年),以张浚为首的主战派失势,张孝祥受到牵连被贬为静江(今桂林)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虽然不到两年时间,但张孝祥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减赋税,修水利,赈灾荒,“治有声绩”。由知静江府擢升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治桂有声绩。
上述这些从中原及外省地区被贬官至广西桂林的著名诗人、画家、地理学家、政治家,在桂林为官期间,将外省与中原文化带到了桂林,把诸子百家优秀思想传播至南方边远地区,进一步加速了临桂教育、科举事业的发展。
再次,唐宋以后,桂林官学逐步发展,推动了临桂科举事业之繁荣。人们对学校学习之需求,建立在生活基本满足之上。隋唐时期,桂林部分解决了生活温饱的民众,需求将自己的儿子送入学校学习。为了满足人们学习的需求,桂林兴私塾,办州学。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文帝杨坚调令令狐熙为桂州总管,令狐熙到桂林后开设学校,大力推行教育;到了唐大历年间(766—780年),独秀峰下建有桂州学校,成为当时广西较早的官学,学风日渐浓厚。宋代扩建府学,聘请名师讲学,著名理学家朱熹就曾被邀作过《重修静江府学记》。唐代李昌巙在独秀峰读书岩前建立了桂林第一所府学,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桂州知州孙览在唐代府学旧址建立“五咏堂”,把颜延之的名作《五君咏》刻在堂内,使得“游者忘归”。清代,广西地方官员按照清朝廷要求,加强了地方学校建设。例如,巡抚如宜思恭、郝浴、陈元龙、谢启昆等官僚,对桂林府学及临桂县学均投资扩建,使广西省府所在地桂林地区之地方儒学署已经建设成完整体系。同时,由于参加科举考试人数增加,桂林府学的入学名额中,官府财力供应学费学额也有所增加。清代,桂林府学生员最初名额仅为20名,后又增加禀生40名,增生40人(生员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为“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为“增生”,不供给粮食;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文科之外,武学名额有20人。官府财政拨款以外,一些富人、地主捐献了学田近百亩,学田所得收入能够资助贫困学生。康熙年间,广西民众生活安定.,需要入学读书人数增加。桂林官吏黄良骥与临桂学校教授高熊征等人决定,从桂林府学中将临桂县学单独分离出来。从此,经过雍正、乾隆、嘉庆诸朝桂林知府、临桂知县投资大力修建,临桂县学规模日益扩大,增建了明伦堂、崇圣祠等建筑,还将历代地方名人塑像建在县学内,以便学生学习朝拜。同时,逐年增加临桂县生员名额。乾隆年间以后,名额多达70多人,其人数之多,在广西各大州县中为第一多。当时广西的其他县学的生员名额,如桂平、全州等,一般系30名。至清代,桂林府学得到皇帝的御书赐匾,其成就和影响为广西之首。据史载,桂林古代的大小书院有13个之多。其中,最为著名的为桂林第一所书院——宋代的宣成书院,它与清代的秀峰书院、经古书院、桂山书院等均为桂林有名的书院。浓厚的文化教育之风,使“粤西以贤达称者代不乏人”。清朝,桂林的明靖江王城被选作贡院,即科举乡试(省试)的考场。一时,各地前来赶考的秀才云集桂林。据县志载,秀才们居住的科第堂(即现桂林西华门旁的西华里),很快就成了“读书一条街”。为帮助秀才们赶考,不少百姓开起了客栈,如高升客栈、三元客栈、贡院客栈、及第客栈、文长客栈、登科客栈等等,都是当时名头响亮的招牌。从客栈的名字,人们也不难感悟到当时桂林文风之盛。
临桂,南朝宋属始建国。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在苍梧、郁林境内设桂州,始安县属之。隋、唐属桂州、始安郡。唐至德二年(757年),因“附郭桂州”,将始安县改名临桂县。五代至清,临桂县名未变。五代南汉属桂州,宋属静江府,元属静江路,明清属桂林府。以上州、路、府治均设在临桂县。可见,临桂县地理位置对临桂县科举盛况,起了一定作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