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
2014-11-06张书献
张书献
在当今以竞争的、市场为导向的、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一些中学(包括部分小学)开始尝试与国际教育接轨,改变原有那种单一化的办学模式,探索实行“走班制”,力争办出自己的特色来。作为一种新兴的班级管理模式,我们应该对此予以高度关注。
★“走班”的方法与措施
按层“走班”
前期准备。走班前,要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使其明白“走班”是动态的,是为更好地分层教学,而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树立自信心,增强成就感;还要根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各种学习品质,帮助学生做好定位。
分班标准。小学主要按兴趣分班,按能力分层。每周定期打破原有行政班级,甚至年级的界限,进行“走班”,开展第二课堂或综合实践活动。如山东省济南市实验小学锦东校区。中学主要是学生先按兴趣选最适合自己的老师和最想学的科目(选修课)进行个性发展;学校再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分层编班,因材施教。山东省济南市回民中学等学校就是采取这样形式进行“走班”的。
定期调整。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先让某几个年级、某几个学科“走班”,每学期调整一次。
兴趣“走班”
小学方面。如成都电子科技大附小,上午集中开设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下午则实施“走班”学习。所开课程:基础学科拓展类以语文、数学、外语为主;科普类有小小工程师班、无线电遥测遥控班、计算机爱好者班、天文爱好者班等;艺体类有声乐班、器乐班、舞蹈班等;气质类有礼仪接待、形体训练班等;语言类有英语班、小语种班等;书画类有书法、绘画等;棋牌类有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等。
中学方面。如,《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规定高中新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和必修、选修两个部分构成。该方案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各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科目。每个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又分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选修课实行“走班制”。
“走班”管理
考勤管理。针对调皮生乘机逃课的现象,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高中部的应对办法是:学生们“走班”到位后,每个教室门口都会挂出一张考勤单。如高一·七班的考勤单上写着:班长卢震,科目地理,老师刘晓春,上课班级一·七,节次五,应到53实到53。课后,班干部再把考勤单交到相应的老师的手上。
作业管理。每个教学班都有一两名来自不同行政班的科代表。这些科代表可以负责本行政班同学的课堂纪律、作业收缴,以及及时反映本班同学的学习状态、对教学的意见等,协助科任老师和班主任做好本班的教学工作。
学分管理。普通高中学生每学年必须在每个学习领域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要修满规定的学分。比如,2010年秋季,成都市政府公布了《成都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学生3年要必修学分116个,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社区服务2个、社会实践6个;选修学分在28个以上。这样,学生至少要修满144个学分才能毕业。
★“走班”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明显
学生心情愉悦。由于学生选的是自己喜欢的老师(或喜欢的科目)所以心情更愉悦,更有自信心,更专心用功,融入课堂学习速度快,另外交往范围比较大,因此课堂效果比较好。
教师自觉提升。由于“选师走班”,教师变为被选择者,自我会产生无形的压力。如果知识底蕴不丰厚,教学理念不先进,教学程序不科学,教学方法不艺术,开发不出学生喜欢的课程,就意味着被冷落,甚至被淘汰。所以,为了让学生多选自己的课,每一位教师都会自我加压,自我提升,自觉专业化成长。
教室独具特色。“走班制”所散发出的新鲜活力从每一座特色学科教室中可以窥见一斑。比如,在青岛58分校国际部,有的语文教室精心布置了“小作家专栏”、“中国文字演变”、“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等充满文学气息的栏目。有的数学教室,从数学名人名言、中国数学发展史到圆周率等数学基础知识,通过有趣的展览方式,呈现出来,充满了中国数学元素等。
资源区域共享。新的普通高中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成都市教育局鼓励跨校合作,校际之间学分互认,学生可以跨校走班学习。因此,全市普通高中在市区县教育局的统一管理下,密切校际之间,以及与职业院校、社区之间的合作,实现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共享,获得了较好的课程效益。
局限犹在
教室不足。要想很好地落实“走班”教学,需要充足的教室作保障。所以,对一些学校来说,目前硬件设施还不健全。
师资紧张。目前,如果所有的年级所有的科目都实行走班制,对一些学校来说,师资力量缺口较大,并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
课程冲突。由于教室和师资不足,所以有的学校如果将所有选修科目纳入走班,却无法保证学生所选科目上课时间不冲突,因此部分选修科目只好作罢。
不过,“走班”开了好头,理应有好的结局。这中间,就是努力改进、完善的过程。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