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蓝莓产业发展新探
2014-11-05赵旭黄秉杰
赵旭 黄秉杰
摘 要:近年来,胶南市凭借其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独特的地理优势与自然环境,牢牢把握市场机遇,大力发展蓝莓产业,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以实地调研为基础,深入了解胶南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现代农业,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胶南蓝莓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胶南;蓝莓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057-02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对蔬菜、水果等副食产品的需求量迅猛增加。蓝莓作为一种新型水果渐渐进入人们的消费视野并得到快速认可,在客观上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面对现实,胶南市必须充分利用地处沿海、濒临青岛的独特优势,大力扶持蓝莓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方便。
一、胶南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一)蓝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胶南地处山东半岛的东南部,隶属于山东青岛,整个市域位于东经120°、北纬36°,具有海洋性气候特质和偏酸性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蓝莓种植,全市适宜蓝莓栽培面积达到18万亩。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桔属浆果类灌木,蕴藏着大量花青素,具有延缓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缓解视疲劳的特殊作用。被誉为“21 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风靡欧美及日本。
最近几年,胶南市把发展蓝莓种植作为调节农业结构的有力抓手,将蓝莓产业看作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加以发展。截至2012年6月,全市蓝莓总规模达4.75万亩,种植面积遍及17个乡镇(街道)、136个村,到盛果期,可实现产值47.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22亿元,是目前全国县域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蓝莓主产区。胶南计划到2014年发展到10万亩的种植规模,初步估计,按照这一计划,到盛果期,总产量为将达到万吨,产值10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50亿元。
(二)以蓝莓生产加工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
随着蓝莓市场声誉的提升和产业化的推进,以蓝莓生产加工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沃林现代农业(青岛)有限公司和青岛杰诚食品有限公司是胶南市实力最为雄厚的两家蓝莓企业,他们集种植、加工、营销、研发于一体,其销售网络已经延伸到中国东部很多大城市,有力地打出了胶南蓝莓的名气。尤其在蓝莓种植方面,两公司所属各蓝莓基地全部采用有机肥,杜绝化肥、农药的使用,着力打造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品牌。可以说,两大龙头企业无论是在蓝莓种植、技术研发方面,还是在市场开拓方面都为胶南蓝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三)蓝莓加工产业步伐加快
以杰诚公司和沃林公司两大企业为例,其发展目标已不再仅仅局限在蓝莓种植上,为了提升竞争力和知名度,两企业在产品加工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正在加快实现专业化和标准化。由于起步较晚,像蓝莓酱、蓝莓酒等加工品现在产量较少,尚未形成规模化,但发展速度已明显加快。
(四)发展模式上以“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主
胶南市的蓝莓产业采用“企业引进为主,农民种植为辅”的策略,调研发现,胶南市的种植散户很少,该市大部分的种植基地均为企业所有。合作社和种植散户的种植面积只占胶南总体种植面积的小部分,而且由于组织不严密、农民缺乏专业知识和领导才干等原因,使得有些合作社基本处于“有名无实”的境地,而种植散户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产品销售方面困难重重。
二、胶南市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蓝莓深加工能力不足
前面已经提到,胶南蓝莓产业主要的盈利方式就是鲜果销售。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首先,由于胶南2000年才开始引进蓝莓种植技术,起步较晚,最近几年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种植面积的扩大上,并未对深加工过多重视。其次,蓝莓方面最先进的技术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手里,中国目前正处于探索研发阶段,所以精加工品发展较慢,产量不足。
(二)蓝莓产业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胶南实行“企业+合作社+散户”的蓝莓发展模式。调查发现,由于缺乏专门的研发、营销团队和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合作社和个体户在蓝莓种植及销售方面劣势明显,长此以往,难以为继。
(三)蓝莓销售网络尚不完善
虽然以杰诚和沃林两大公司为龙头的企业在销售网络上做了很大努力,但是截至目前,其产品的销售渠道仍集中在有限的几个东部城市如青岛、上海、广州等,这与建立全国性销售网络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而合作社和个体户的销售渠道更窄,甚至有些个体户只能沿路摆摊,其价格要比超市便宜很多。目前胶南蓝莓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要想大范围地开拓市场,还需要多方努力尤其是政府的大力支持。
(四)农民参与度不够
调查表明,目前加入到蓝莓种植行列的农民只占少数,而且从事与蓝莓相关工作的农民也并不多,主要是一些农村妇女参与蓝莓的采摘工作。由此可见,政府并未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参与度明显不足。
(五)胶南蓝莓知名度不高
目前,胶南地区一直在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蓝莓基地,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但总体而言,胶南蓝莓的知名度并不高。以青岛地区为例,很多人连蓝莓都没听过,更不用说胶南的蓝莓产业。
三、加快胶南蓝莓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蓝莓加工度与附加值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胶南市必须审时度势,借助濒临青岛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政策环境,牢牢抓住蓝黄战略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大科技力量投入,尽快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蓝莓深加工体系,深度开发蓝莓精深加工产品,进行蓝莓果汁、果酱和蓝莓色素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形成一系列蓝莓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社和个体种植户
目前,各级政府应面对现实,给予合作社和散户更多支持,在政策方面提供低息贷款,提供种植补贴,在具体实践上采取向合作社派驻技术员,帮助合作社和散户联系销路等方式。这样既可以优化胶南蓝莓产业的发展结构,又能解决农民积极性和参与度不足的问题,使得当地农民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蓝莓产业的发展中来,进一步促进胶南蓝莓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准确市场定位,拓宽销售网络
蓝莓作为一种新兴的保健型高档水果,与其他传统的大众型水果不同,其价格相对较高。所以,蓝莓产品的市场定位应该是中高收入人群。一方面,在国内要立足于大中城市,因为只有大中城市才有更加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成本优势,迎合国外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旺盛需求,积极抢占国外市场。
(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在此,要以现有的蓝莓生产企业为基础,集中力量加强龙头企业与高标准基地的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建设优质蓝莓生产基地,实施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强质量卫生监控,加快有机、绿色蓝莓产品的建设与认证工作。同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打造鲜果生产和深加工综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最后,还要利用龙头企业的有利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做大品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五)坚持绿色理念,加大宣传力度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胶南必须始终坚持纯“绿色食品”的发展道路,把无农药、无化肥、纯天然摆在突出位置。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户,都要坚持“有机蓝莓”的绿色理念,树立产品信誉。同时,当地政府也应当参与监督,保证所有蓝莓种植的有机化。在此基础上,胶南可以大力宣传自己的绿色理念,博得消费者认可,从而将胶南“有机蓝莓”的牌子打出去,确保蓝莓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endprint
摘 要:近年来,胶南市凭借其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独特的地理优势与自然环境,牢牢把握市场机遇,大力发展蓝莓产业,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以实地调研为基础,深入了解胶南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现代农业,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胶南蓝莓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胶南;蓝莓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057-02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对蔬菜、水果等副食产品的需求量迅猛增加。蓝莓作为一种新型水果渐渐进入人们的消费视野并得到快速认可,在客观上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面对现实,胶南市必须充分利用地处沿海、濒临青岛的独特优势,大力扶持蓝莓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方便。
一、胶南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一)蓝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胶南地处山东半岛的东南部,隶属于山东青岛,整个市域位于东经120°、北纬36°,具有海洋性气候特质和偏酸性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蓝莓种植,全市适宜蓝莓栽培面积达到18万亩。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桔属浆果类灌木,蕴藏着大量花青素,具有延缓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缓解视疲劳的特殊作用。被誉为“21 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风靡欧美及日本。
最近几年,胶南市把发展蓝莓种植作为调节农业结构的有力抓手,将蓝莓产业看作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加以发展。截至2012年6月,全市蓝莓总规模达4.75万亩,种植面积遍及17个乡镇(街道)、136个村,到盛果期,可实现产值47.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22亿元,是目前全国县域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蓝莓主产区。胶南计划到2014年发展到10万亩的种植规模,初步估计,按照这一计划,到盛果期,总产量为将达到万吨,产值10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50亿元。
(二)以蓝莓生产加工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
随着蓝莓市场声誉的提升和产业化的推进,以蓝莓生产加工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沃林现代农业(青岛)有限公司和青岛杰诚食品有限公司是胶南市实力最为雄厚的两家蓝莓企业,他们集种植、加工、营销、研发于一体,其销售网络已经延伸到中国东部很多大城市,有力地打出了胶南蓝莓的名气。尤其在蓝莓种植方面,两公司所属各蓝莓基地全部采用有机肥,杜绝化肥、农药的使用,着力打造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品牌。可以说,两大龙头企业无论是在蓝莓种植、技术研发方面,还是在市场开拓方面都为胶南蓝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三)蓝莓加工产业步伐加快
以杰诚公司和沃林公司两大企业为例,其发展目标已不再仅仅局限在蓝莓种植上,为了提升竞争力和知名度,两企业在产品加工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正在加快实现专业化和标准化。由于起步较晚,像蓝莓酱、蓝莓酒等加工品现在产量较少,尚未形成规模化,但发展速度已明显加快。
(四)发展模式上以“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主
胶南市的蓝莓产业采用“企业引进为主,农民种植为辅”的策略,调研发现,胶南市的种植散户很少,该市大部分的种植基地均为企业所有。合作社和种植散户的种植面积只占胶南总体种植面积的小部分,而且由于组织不严密、农民缺乏专业知识和领导才干等原因,使得有些合作社基本处于“有名无实”的境地,而种植散户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产品销售方面困难重重。
二、胶南市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蓝莓深加工能力不足
前面已经提到,胶南蓝莓产业主要的盈利方式就是鲜果销售。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首先,由于胶南2000年才开始引进蓝莓种植技术,起步较晚,最近几年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种植面积的扩大上,并未对深加工过多重视。其次,蓝莓方面最先进的技术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手里,中国目前正处于探索研发阶段,所以精加工品发展较慢,产量不足。
(二)蓝莓产业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胶南实行“企业+合作社+散户”的蓝莓发展模式。调查发现,由于缺乏专门的研发、营销团队和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合作社和个体户在蓝莓种植及销售方面劣势明显,长此以往,难以为继。
(三)蓝莓销售网络尚不完善
虽然以杰诚和沃林两大公司为龙头的企业在销售网络上做了很大努力,但是截至目前,其产品的销售渠道仍集中在有限的几个东部城市如青岛、上海、广州等,这与建立全国性销售网络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而合作社和个体户的销售渠道更窄,甚至有些个体户只能沿路摆摊,其价格要比超市便宜很多。目前胶南蓝莓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要想大范围地开拓市场,还需要多方努力尤其是政府的大力支持。
(四)农民参与度不够
调查表明,目前加入到蓝莓种植行列的农民只占少数,而且从事与蓝莓相关工作的农民也并不多,主要是一些农村妇女参与蓝莓的采摘工作。由此可见,政府并未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参与度明显不足。
(五)胶南蓝莓知名度不高
目前,胶南地区一直在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蓝莓基地,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但总体而言,胶南蓝莓的知名度并不高。以青岛地区为例,很多人连蓝莓都没听过,更不用说胶南的蓝莓产业。
三、加快胶南蓝莓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蓝莓加工度与附加值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胶南市必须审时度势,借助濒临青岛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政策环境,牢牢抓住蓝黄战略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大科技力量投入,尽快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蓝莓深加工体系,深度开发蓝莓精深加工产品,进行蓝莓果汁、果酱和蓝莓色素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形成一系列蓝莓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社和个体种植户
目前,各级政府应面对现实,给予合作社和散户更多支持,在政策方面提供低息贷款,提供种植补贴,在具体实践上采取向合作社派驻技术员,帮助合作社和散户联系销路等方式。这样既可以优化胶南蓝莓产业的发展结构,又能解决农民积极性和参与度不足的问题,使得当地农民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蓝莓产业的发展中来,进一步促进胶南蓝莓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准确市场定位,拓宽销售网络
蓝莓作为一种新兴的保健型高档水果,与其他传统的大众型水果不同,其价格相对较高。所以,蓝莓产品的市场定位应该是中高收入人群。一方面,在国内要立足于大中城市,因为只有大中城市才有更加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成本优势,迎合国外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旺盛需求,积极抢占国外市场。
(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在此,要以现有的蓝莓生产企业为基础,集中力量加强龙头企业与高标准基地的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建设优质蓝莓生产基地,实施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强质量卫生监控,加快有机、绿色蓝莓产品的建设与认证工作。同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打造鲜果生产和深加工综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最后,还要利用龙头企业的有利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做大品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五)坚持绿色理念,加大宣传力度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胶南必须始终坚持纯“绿色食品”的发展道路,把无农药、无化肥、纯天然摆在突出位置。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户,都要坚持“有机蓝莓”的绿色理念,树立产品信誉。同时,当地政府也应当参与监督,保证所有蓝莓种植的有机化。在此基础上,胶南可以大力宣传自己的绿色理念,博得消费者认可,从而将胶南“有机蓝莓”的牌子打出去,确保蓝莓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endprint
摘 要:近年来,胶南市凭借其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独特的地理优势与自然环境,牢牢把握市场机遇,大力发展蓝莓产业,渐渐成为全国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以实地调研为基础,深入了解胶南蓝莓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现代农业,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胶南蓝莓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胶南;蓝莓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057-02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对蔬菜、水果等副食产品的需求量迅猛增加。蓝莓作为一种新型水果渐渐进入人们的消费视野并得到快速认可,在客观上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面对现实,胶南市必须充分利用地处沿海、濒临青岛的独特优势,大力扶持蓝莓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方便。
一、胶南市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一)蓝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胶南地处山东半岛的东南部,隶属于山东青岛,整个市域位于东经120°、北纬36°,具有海洋性气候特质和偏酸性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蓝莓种植,全市适宜蓝莓栽培面积达到18万亩。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桔属浆果类灌木,蕴藏着大量花青素,具有延缓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缓解视疲劳的特殊作用。被誉为“21 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风靡欧美及日本。
最近几年,胶南市把发展蓝莓种植作为调节农业结构的有力抓手,将蓝莓产业看作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加以发展。截至2012年6月,全市蓝莓总规模达4.75万亩,种植面积遍及17个乡镇(街道)、136个村,到盛果期,可实现产值47.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22亿元,是目前全国县域种植面积最大、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蓝莓主产区。胶南计划到2014年发展到10万亩的种植规模,初步估计,按照这一计划,到盛果期,总产量为将达到万吨,产值10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50亿元。
(二)以蓝莓生产加工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
随着蓝莓市场声誉的提升和产业化的推进,以蓝莓生产加工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沃林现代农业(青岛)有限公司和青岛杰诚食品有限公司是胶南市实力最为雄厚的两家蓝莓企业,他们集种植、加工、营销、研发于一体,其销售网络已经延伸到中国东部很多大城市,有力地打出了胶南蓝莓的名气。尤其在蓝莓种植方面,两公司所属各蓝莓基地全部采用有机肥,杜绝化肥、农药的使用,着力打造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品牌。可以说,两大龙头企业无论是在蓝莓种植、技术研发方面,还是在市场开拓方面都为胶南蓝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三)蓝莓加工产业步伐加快
以杰诚公司和沃林公司两大企业为例,其发展目标已不再仅仅局限在蓝莓种植上,为了提升竞争力和知名度,两企业在产品加工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正在加快实现专业化和标准化。由于起步较晚,像蓝莓酱、蓝莓酒等加工品现在产量较少,尚未形成规模化,但发展速度已明显加快。
(四)发展模式上以“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主
胶南市的蓝莓产业采用“企业引进为主,农民种植为辅”的策略,调研发现,胶南市的种植散户很少,该市大部分的种植基地均为企业所有。合作社和种植散户的种植面积只占胶南总体种植面积的小部分,而且由于组织不严密、农民缺乏专业知识和领导才干等原因,使得有些合作社基本处于“有名无实”的境地,而种植散户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产品销售方面困难重重。
二、胶南市蓝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蓝莓深加工能力不足
前面已经提到,胶南蓝莓产业主要的盈利方式就是鲜果销售。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首先,由于胶南2000年才开始引进蓝莓种植技术,起步较晚,最近几年又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种植面积的扩大上,并未对深加工过多重视。其次,蓝莓方面最先进的技术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手里,中国目前正处于探索研发阶段,所以精加工品发展较慢,产量不足。
(二)蓝莓产业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
胶南实行“企业+合作社+散户”的蓝莓发展模式。调查发现,由于缺乏专门的研发、营销团队和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合作社和个体户在蓝莓种植及销售方面劣势明显,长此以往,难以为继。
(三)蓝莓销售网络尚不完善
虽然以杰诚和沃林两大公司为龙头的企业在销售网络上做了很大努力,但是截至目前,其产品的销售渠道仍集中在有限的几个东部城市如青岛、上海、广州等,这与建立全国性销售网络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而合作社和个体户的销售渠道更窄,甚至有些个体户只能沿路摆摊,其价格要比超市便宜很多。目前胶南蓝莓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要想大范围地开拓市场,还需要多方努力尤其是政府的大力支持。
(四)农民参与度不够
调查表明,目前加入到蓝莓种植行列的农民只占少数,而且从事与蓝莓相关工作的农民也并不多,主要是一些农村妇女参与蓝莓的采摘工作。由此可见,政府并未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参与度明显不足。
(五)胶南蓝莓知名度不高
目前,胶南地区一直在努力建设全国最大的蓝莓基地,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但总体而言,胶南蓝莓的知名度并不高。以青岛地区为例,很多人连蓝莓都没听过,更不用说胶南的蓝莓产业。
三、加快胶南蓝莓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蓝莓加工度与附加值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胶南市必须审时度势,借助濒临青岛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政策环境,牢牢抓住蓝黄战略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大科技力量投入,尽快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蓝莓深加工体系,深度开发蓝莓精深加工产品,进行蓝莓果汁、果酱和蓝莓色素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形成一系列蓝莓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
(二)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社和个体种植户
目前,各级政府应面对现实,给予合作社和散户更多支持,在政策方面提供低息贷款,提供种植补贴,在具体实践上采取向合作社派驻技术员,帮助合作社和散户联系销路等方式。这样既可以优化胶南蓝莓产业的发展结构,又能解决农民积极性和参与度不足的问题,使得当地农民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蓝莓产业的发展中来,进一步促进胶南蓝莓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准确市场定位,拓宽销售网络
蓝莓作为一种新兴的保健型高档水果,与其他传统的大众型水果不同,其价格相对较高。所以,蓝莓产品的市场定位应该是中高收入人群。一方面,在国内要立足于大中城市,因为只有大中城市才有更加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成本优势,迎合国外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旺盛需求,积极抢占国外市场。
(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在此,要以现有的蓝莓生产企业为基础,集中力量加强龙头企业与高标准基地的建设,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建设优质蓝莓生产基地,实施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强质量卫生监控,加快有机、绿色蓝莓产品的建设与认证工作。同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打造鲜果生产和深加工综合发展的全产业链。最后,还要利用龙头企业的有利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做大品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五)坚持绿色理念,加大宣传力度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胶南必须始终坚持纯“绿色食品”的发展道路,把无农药、无化肥、纯天然摆在突出位置。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户,都要坚持“有机蓝莓”的绿色理念,树立产品信誉。同时,当地政府也应当参与监督,保证所有蓝莓种植的有机化。在此基础上,胶南可以大力宣传自己的绿色理念,博得消费者认可,从而将胶南“有机蓝莓”的牌子打出去,确保蓝莓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