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京城文身店
2014-11-05赵一帆
■本刊记者 赵一帆
如今,大街小巷的文身店越来越多,文身者不知凡几。在考虑文身之前您是否想过:当各种颜色随针刺进入皮下,一些健康隐患是否会同时出现?任何人都适合文身吗?文身色料的成分是什么?器具是否干净?如何消毒以避免感染?文身行业由哪个部门监管?带着疑问,记者以“想文身又不太了解”为由,暗访了京城几家规模不一的文身店。
色料无相关说明
在位于临近南三环路某地铁站地下一层的美甲文身店内,记者发现,虽说是店,但实际上只是一块不足3平方米的租赁柜台。一组沙发、一把椅子及一台文身机与柜台围成了简易的文身区域。由于当时没有顾客,一位三十来岁,自称是文身技师的女子主动向记者介绍起了她比较得意的文身作品,并询问记者准备文身的部位和图案样式。当得知记者只是“先了解一下”后,这位技师一改热情的态度,变得有些爱搭不理,甚至拿出手机开始玩游戏。当记者提出对文身色料的成分不太了解,希望看一下色料的外包装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这个你放心吧,我们用的都是进口的纯天然色料,完全没有问题。我在这干了好几年了,真有问题,人家早找我来了。包装也没什么好看的,看你也看不懂,都是英文。”当记者追问色料究竟用的哪些天然物质时,她却一时语塞。“你要文身就别那么多顾虑,全世界都用这一种色料,根本不会有问题!”这位技师非常不满地说道。
在木樨园桥附近一家临街的文身店,文身师正用电动文身机对着一位二十来岁小伙子大臂部位的鲤鱼图案忙碌着。不知是屋里太热还是被扎得太痛,小伙子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旁边的小桌上,放着六七个色料瓶和几个装着液态色料的小圆瓶盖。记者随意从小桌上拿起了其中一瓶黄色色料,发现这个不足10厘米高的小瓶内装满了鲜艳的明黄色液体,大概有20多毫升,摇动小瓶时,液体略感黏稠。瓶身标签为外文,没有涉及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的说明,更找不到批准文号、保质期、代理商信息等内容。据那位正在给文身图案上色的技师讲,这些色料都是找熟人从美国代购的,使用前要经过稀释,在质量上绝对有保证,请记者放心。“国产色料不是没有,但在颜色上不如美国货及日本货鲜艳,上色后的稳定性也没有进口货好,所以通常顾客也不差这几个钱,大都选择进口色料。”文身师介绍说。“其实国内也有很多生产‘山寨货’的小作坊,它们仿造的知名品牌的包装,一般人很难看出来,在价格上要便宜好多。”他补充说道。当问及色料具体成分以及正品和仿品的区别时,这位文身技师表示不太清楚。
消毒无统一标准
暗访中,所有文身店都声称在文身过程中有比较全面的消毒程序,使用的手套、针头等用具也都是一次性的,不存在交叉感染等问题,但在其他一些关键问题上却说法不一。
在位于东四环外朝阳北路上的一家文身店,文身师明确表示文身只是在表皮浅层上勾画线条及填充颜色,不会深入刺破表皮,甚至都不会出血,所以是比较安全的。“我们在开始给顾客文身之前都会用医用酒精擦拭皮肤,在文身过程中,也会用酒精纱布随时擦去流下来的多余色料;所有器具针头都是一次性使用,不存在诸如感染皮肤病、传染病的问题。”这位技师说道。
在与这家店相隔500米左右的另一家文身店,记者却听到了不同的说法:“文身哪能不刺破皮肤呢?之所以做一个相对较大的图案要耗时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就是因为刺破皮肤后的疼痛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忍受不了的,只能分阶段完成。文身机的电动针头会将皮肤刺出均匀、密集的小孔,虽然因手法不同,在线条及颜色的深浅上会有差异,刺入皮肤的深度也有变化,但出血是必然的,结痂是肯定的。”一名店员显然不同意之前那个文身技师的说法:“哪能用酒精擦啊!那就得疼死人了。我们通常都是用消毒湿巾来擦,虽然也比较疼,但还是在能够忍受的范围内。我们在这个圈子(指文身行业)里算是非常专业的了,完全按照美国标准,有什么问题都要跟顾客讲在前面,决不忽悠人。你去别的店看看,他们根本不给你消毒的,顶多就是文身之前用酒精擦一遍就完事儿了。”这位店员说道。记者问他什么是“美国标准”,他回答道:“我们老板是在美国学习的文身技术,老板说我们这里就是美国标准。”
谈及消毒问题时,还有一位店员介绍说,他们为顾客文身后,会给文身者涂抹抗菌消炎的药膏,然后再用保鲜膜将文身部位包裹起来,以隔绝空气中的灰尘污染。虽然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经记者仔细端详,发现这支所谓的药膏也没有必要的产品信息,店员的解释更是与前面那家店如出一辙:海外代购的,请放心使用。记者问其用什么稀释色料,对方明确表示是水。当问其具体是什么水,能否保证卫生时,他却说不出来。记者再次追问暴露在空气中的稀释色料是否会沾染灰尘,造成污染后,该店员已经表现得非常不满:“你到底是不是来文身的?那么多问题!桌上的色料你不可以动,不要打扰技师的工作,先跟我到这边来挑图案!”
人员无健康证明
随着暗访的不断深入,记者对文身的流程也逐渐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分别与几位文身技师的交流中,记者也多次提到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文身的问题,得到的回答全都是“没问题、可以做”。
记者:“我是过敏体质,我担心文身的色料会使皮肤出现过敏反应。”
技师:“色料都是经过测试的,没有问题。”
记者:“我来文身之前,用不用先到医院做个体检?”
技师:“不用,文身是非常安全的,任何人都能做。”
记者:“那你怎么知道我没有皮肤病、传染病、肝炎和艾滋(病)?你就不怕我传染给你吗?”
技师:“我戴上手套口罩就没事了吧……你真有传染病?你别吓唬我啊……”
记者:“那你有健康证明吗?万一你有病,传染给我怎么办?”
技师:“你到底什么意思?我没病,我很健康。文身又不是做手术?有必要说得这么邪乎吗?”
记者:“文身不就是给皮肤做手术吗?都扎出血了,怎么能没有传染疾病的风险?”
技师:“……要不你再考虑一下做不做吧,我从业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像你这么磨叽的。”
培训无完善体系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的文身店都开设了文身学员培训业务,且常年招生。其费用因培训时长不同,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闲聊中,记者也询问了文身技师的培训问题。据了解,目前国内还没有所谓正规的培训机构及完善的培训考核体系,文身技艺的传承大多是靠“师父带徒弟”来实现的,学员培训也是文身店盈利的重要手段之一。
“虽然这个行当对学历及个人素质没有要求,但至少应该具备一些美术功底。很多圈儿里比较有名气的文身大师都有很强的绘画基础,不会画画,没点审美能力,就干不了文身师。圈儿内的名气是凭自己的一件件精美作品积累起来的,说白了就是靠一个好口碑。我师父就是圈儿内比较有名气的……”谈起自己的工作,这位二十来岁的文身男技师还颇有些职业荣誉感。“学习文身技术之初,我们都要先在纸上临摹图案,再用塑胶的模拟皮肤来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师父说你可以了,你才能实操。起初也主要是给师父打打下手,做一些小图案,或者局部填色之类的基础工作。”
“当然,这个圈子里也有些人为了赚钱而不顾其他。”说到这里,这位文身师话锋一转:“有些人看到文身成本低、利润大,花点钱买台文身机,上网下载些图样,租个小屋就敢开门营业。这些人多半是在文身店干过一段时间,对文身的手法及流程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在这些小店文身,虽然价格比较低,但通常不具备卫生条件,画工也差。再加上使用劣质色料,不消毒、针头反复使用,很容易感染,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监管无明确部门
“这么说,文身圈子里也算是鱼龙混杂了。难道做文身生意不需要什么资质吗?听你的意思,谁想干就能干?去哪里办营业执照呢?”记者进一步问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应该是没人管吧?据说文身不算美容,也不算化妆,都说我们是‘边缘行业’。”文身师似乎对此也不甚了解。
记者随即拨打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投诉举报电话咨询,工作人员表示文身行业的监管并不属于工商部门负责,应该归属于美容行业。记者又咨询了卫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也表示该行业并非美容范畴,所以不属于卫生部门管辖。“目前因为没有一个主管部门或者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所以文身这个行业十分混乱,其很大程度上只能靠文身师的自我约束和职业道德来保障安全。我们算是北京城为数不多的大规模文身店,但我们也只是注册了美容店,才领取到了营业执照。文身究竟算不算美容,这事谁也说不清,我觉得至少应该划入医疗美容范畴吧。”一位文身店老板不无感慨地说道。
通过查阅资料,记者得知,国家于2002年颁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及该办法在2009年的修订版中,均没有将文身类机构列入医疗美容范畴;中华医学会于2002年发布的《医疗美容项目(试行)的通知》中,也没有将文身纳入其中。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文身项目作出过专门规定,文身师也没有职业资格或等级评定,文身从业者更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和许可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