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的艺术流派

2014-11-05文/边

音乐生活 2014年9期
关键词:演奏家古筝音乐

文/边 疆

两千多年来,古筝在我国盛传不衰,并与各地的语言、民歌、戏曲相结合,从而形成富有地方特色、演奏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以齐鲁琴曲的山东筝、中州古调的河南筝、韩江丝竹的潮州筝、汉皋古谱的客家筝、杭滩丝竹的武林筝、真秦之声的山西筝和广纳博采的学院筝较为著名。

山东筝盛行于鲁西南菏泽地区和鲁西聊城地区,在郓城、鄄城一带,素有“筝琴之乡”的美名。山东筝曲取材于山东琴曲和山东琴书,旋律刚劲有力、抑扬起伏,音乐抒情性较强。代表人物为黎邦荣、黎连俊、张为昭、赵玉斋、高自成和韩庭贵等。

赵玉斋(1924-1999),山东郓城人,古筝演奏家、教育家,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山东古筝学会会长,辽宁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会会长。少年时曾向民间艺人王澄海、王尔敏、樊西雨等学习古筝、坠琴。12岁从师于黎连俊学古筝,17岁从师于丝弦圣手殿玉专攻古筝、擂琴。1946年随师赴济南、天津、北京、南京、上海、武汉等地演出。曾在昆明从孙竹轩学南派筝艺。1951年在重庆杂技团任演奏员,1953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好评,同年执教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现沈阳音乐学院),任古筝、擂琴专业教师。1955年,借鉴钢琴十指弹奏技巧,在古筝上大胆解放左手,创新运用左右和弦交替、扫弦、琶音、点柱、扭弦等现代技巧,丰富了筝的表现力,创作现代古筝曲《庆丰年》,得到著名音乐家李凌的高度评价。1956年,参加第十一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来自世界84个国家的音乐家观看了他演奏的《庆丰年》《高山流水》等古筝曲,受到好评。同年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赴芬兰、瑞典、挪威等国访问演出。1957年,将传统的十六弦筝改进成二十一弦筝,并已在国内广泛采用。1958年,创意并参与研制“张力转调筝”成功。1984年后多次赴日本等国演出、讲学,被海内外媒体誉为“中国筝王”。40余年来,创作有《庆丰年》《难忘》等20余首古筝曲,改编、整理、挖掘筝曲数百首。演奏的十余首传统、现代筝曲录制成唱片,出版有赵玉斋古筝演奏专辑盒带,专著《筝曲选集》《古筝曲集》。培养学生众多,赵登山、叶申龙、王莉已成为古筝演奏家。山东筝的代表曲目有:《汉宫秋月》《美女思乡》《鸿雁捎书》《凤翔歌》《天下同》和《降香牌》等。尤其是发展了双手弹筝技巧和多声部的音乐手法,丰富和提高了古筝的表现力。

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金奖获得者袁莎

钢弦筝演奏

流传于南阳一带的河南筝,筝曲分为小曲和板头曲两部分,风格粗犷、泼辣高亢,富有意味深长之韵律。代表人物为魏子猷、曹东扶、王省吾和任清志等。

魏子猷(1875-1936),河南遂平人,擅长琴、筝、琵琶、笙、管、笛、箫等乐器,尤精于十三弦筝。是河南筝最早在北京的传播者,也是20世纪前期我国最著名的古筝演奏家和教育家。他盛年为官,当过县委、后辞去官职,1925年起寓居北京,积极提倡民间音乐,成立“道德学社”,以家庭音乐会形式从事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出娄树华、梁在平、程午加、史荫美、曹正等古筝、琵琶大师。曾编有《中州古调》曲集(工尺谱手稿),所传筝曲有《天下大同》《关雎》《百鸟朝凤》《平沙落雁》等十数首。其演奏艺术具有浓郁的河南民间音乐风格特点,以古朴浑厚的韵致见长,为河南筝派艺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05年,纪念魏子猷先生诞辰130周年,李俊彦先生咏筝赞道:“华夏古筝乐中师、东方瑰宝世界稀。春秋三千年华永,乐树长青满新枝。南筝北派遍神州,各领风采传不息。筝坛劲旅出河南,古调新曲焕英姿……

曹东扶(1898-1970),河南邓县人,古筝演奏家、民族音乐学家,前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筝曹派艺术创始人。7岁如私塾,13岁自学古筝,19岁入邓县初级师范学校学习。20岁时唱奏俱佳,精古筝、琵琶、三弦、坠胡、扬琴等乐器。1936年,组织人员对大调曲子进行全面整理,在曲牌、唱腔、伴奏诸方面均进行了补充、改进、规范,并挖掘出一批珍贵的板头曲。1948年,发起成立大调曲子研究社,倡导革新。1950年,组织南阳地区“曲艺改进社”,曾和王省吾等人记录板头曲30余首。1953年,参加中南五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独奏古筝、琵琶。创作并改编的筝独奏曲有《闹元宵》《变体孟姜女》《采茶灯》《刘海与胡秀英》等,丰富了古筝的表现手法,影响深远。由他订谱并演奏的琵琶曲《高山流水》三弦曲《打雁》和《思情》是弹拨乐精品,至今仍为此专业学生必修曲目。1954-1962年,先后执教于中央音乐学院、河南开封师范专科学校、河南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培养了李婉芬、何宝泉、丁伯苓、丁新秀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1962年任河南省歌舞团艺术顾问。出版有《河南鼓子曲》《河南大调曲子集》等专著。其子女曹永安、李汴整理出版有《曹东扶筝曲集》及修订本。并录制出版了《中国古筝泰斗曹东扶筝曲集》盒带。河南筝的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天下大同》《闺怨》《苏武思乡》《高山流水》和《山坡羊》等。

流传于粤东的潮州筝,以演奏丝弦乐为主,分套曲和小曲两类筝曲,曲调柔美秀丽,音韵典雅缠绵。代表人物为林永之、苏文贤、郭鹰、高哲睿和徐涤生等。

林永之(?-1925),广东省揭阳县人。20世纪20年代初在北京中国大学读书时,积极传授潮州筝艺术。所传筝曲有《昭君怨》《寒鸦戏水》《粉红莲》《平沙落雁》《小梁州》《登楼》和《锦上添花》等,对南筝北传颇多贡献。所用手抄本筝谱(工尺谱)亦流传北方。

苏文贤(1907-1971),广东省潮安县人,1926-1938年旅居泰国时,经常参加旅泰华侨音乐组织的演出活动,表演潮乐合奏和筝独奏。1938年回国后,参加当地“民间乐馆”(业余音乐组织)的表演和教学活动。1949年参加潮州民间音乐团,1956年在全国音乐周上参加潮州音乐合奏《柳青娘》《粉蝶采花》等曲目的演出。1960年在广州音乐专科学校任教。所传筝曲,经人整理为《潮州筝曲》。

郭鹰(1914-1998),广东朝阳人,学名明坤,别号琴筝馆主。13岁开始学习潮州筝、椰胡,师从塾师庄以莅先生,1931年到沪谋生,后拜画家江寒汀为师,在音乐与绘画的艺术领域齐头奋进。1941年在兰心大戏院举办古筝独奏音乐会,是潮州筝首次在上海公开演出。1950年创办上海潮州国乐团,任团长。1952年入上海民族乐团,为古筝独奏演员。1953年灌制《寒鸦戏水》唱片,享誉海内外。1960年应聘在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录唱片,享誉海内外。1960年应聘在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任教,桃李满天下。1987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郭鹰演奏的潮州筝曲选》一书,1992年上海筝会成立,郭鹰被推举为会长。潮州筝的代表曲目有:《寒鸦戏水》《粉红莲》《柳青娘》《昭君怨》和《浪淘沙》等。

流传于广东梅县一带的客家筝,筝曲有大调、串调和小调三类,其特点是音韵古典大方,曲调委婉质朴。代表人物为何育斋、罗九香和饶竟雄等。

何育斋(1881-1943),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广东大埔人。早年曾学过二胡、三弦,后来学筝。约1920年,在广州组织“潮梅音乐社”,1930年在上海组织“逸响社”,传授客家筝曲。首创“工尺谐声字谱”,即用广东“客家语”古音唱读传统工尺谱字,以这种古音读法体现客家音乐的风格特点。曾整理、改进客家筝演奏手法,编有《弹筝八法》,编辑整理《中州古调》《汉皋旧谱》《词曲拾遗》《小曲汇存》等筝曲集(均系稿本)。学生有杨芸英、李廷松、孙裕德、凌其阵、罗九香、何松等。罗九香较全面地继承了他的客家筝派弹奏技艺。

钢弦筝演奏

罗九香(1902-1978),广东大埔人,广东汉乐古筝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出身于商贾家庭。1921年毕业于潮州金山中学。曾任乡村教师两年。1925年,从师于广东汉乐宗师何育斋学习古筝及民间音乐。后任广东省财政厅第五科办事员。1930年,何育斋在广州创办潮梅音乐社,罗九香经常参加该社演出活动。1954年,经戏剧家欧阳予倩推荐,任大埔县民声汉剧团(后并入广东汉剧团)古筝、三弦演奏员。1956年,与饶从举、饶淑枢作为客家音乐的代表,随广东代表团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演出。1959年调天津音乐学院,担任广东汉乐古筝的教学。1960年始,长期执教于广州音乐专科学校(现星海音乐学院)古筝专业。1962年,曾与潮州筝名家苏文贤赴西安参加第一届全国古筝教材会议。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史兆元、何宝泉、陈安华等一大批学生。主要演奏曲目有:古筝独奏曲《出水莲》,古筝、琵琶、扬琴合奏曲《单点头·乱插花》《玉连环》《昭君怨》等,均由中国唱片社录制成唱片。演奏技巧精湛,注意左手功力,提倡神似魅力,追求儒家风范,演奏风格典雅,韵味隽永。在民间享有“南派筝王”、“客家筝代表”等美誉,是客家音乐承上启下的杰出人物,为创造和发展客家筝乐做出重大贡献。客家筝的代表曲目有《单点头·乱插花》《出水莲》《蕉窗夜雨》《崖山哀》《玉连环》和《熏风曲》等。

流传于浙江的武林筝,兴起于杭州,盛行于上海,又称杭筝。以丝竹乐、套曲和民间小调为主,风格淡雅含蓄,曲调流畅华美。代表人物为蒋荫椿和王巽之等。浙江筝派的“摇指”是王巽之首创的,右手拇指在一根弦上长时间快速托劈演奏,效果似拉弦乐器的长音。

王巽之(1899-1972)原名王其昌,号逊之,浙江杭州人,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自幼习民族乐器,17岁考入杭州甲种工业学校,1928年,入杭州国立艺术院雕塑系学习半年。同年,任职于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后任国库署副署长。20世纪20-30年代,经常在上海、杭州参加音乐活动,曾任上海储蓄会俭德国乐团国乐指导。1945年曾与程午加、郑石生等组建“华光国乐会”。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执教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担任古筝、三弦等课程的教学。20世纪50-60年代初期,曾率学生整理了《月儿钩》《霸王卸甲》《浔阳夜月》《将军令》等筝曲,并编撰了上海音乐学院第一部《古筝教程》(共七册)。先后培养了孙文妍、张燕、项斯华、范上娥、王昌元等古筝演奏家。是浙江筝艺流派的奠基人。浙江筝的代表曲目有:《四合如意》《高山流水》《将军令》《月儿高》和《海青拿天鹅》等。

流传于陕西关中一带的陕西筝,又称秦筝,特点在Fa、Xi两个游移音上,演奏时要弹成微升Fa,微降Xi,声音凄楚悲切,犹如妇人哭诉,演奏体现在左手食、中、名三指合力按弦与大指单独按弦交替进行。代表人物为周延甲、曲云等。

周延甲,1934年生,笔名易风、任之琦,山西闻喜人。秦筝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秦筝学会会长兼《秦筝》杂志主编。1951年入县文化馆。1953年考入西北艺术专科学校附中后升入西安音专(现西安音乐学院),从师于曹正教授学习古筝。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1960年,编订《古筝迷胡曲集》《儿童筝曲15首》等资料。1974年,研制成功二十五弦五声音阶踏板转调筝。1983年,倡导创建了陕西秦筝学会并创办了《秦筝》杂志。1985年,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1986年晋升副教授,1991年升为教授。1992年,应邀赴香港演艺学院、蔡雅丝古筝学院演出并讲学。1993年,编创或记谱的《道情》等十首陕西筝曲入选《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一书。1995年,参加“中国南北古筝名家演奏会”演出并应邀赴香港参加“京港台筝乐大师演奏会”。30余年来,培养古筝学生200余人,20余人参加省级比赛获奖、9人参加国家级比赛获奖。发表论文有:《榆林古筝考察报告》《谈筝的摇指技巧》《筝的轮、刮、琶技法》《秦筝归秦,贵在实践》《继承和发扬秦筝陕西流派演奏艺术传统》《秦筝和陕西流派》等。创作古筝曲有:《秦桑曲》《百花引》等。出版有《姜女泪》《绣金匾》《凄凉曲》等筝曲盒带。秦筝的代表曲目有《香山射鼓》《姜女泪》等。

学院筝流行于北京等大城市,筝家广纳百川,博采众派之长,继承传统,不断出新,使筝艺发扬光大,远播国内外。代表人物为曹正、李婉芬、焦金海、王中山等。学院筝的代表曲目有:传统的《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和创编的优秀独奏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协奏曲《临安遗恨》等。

曹正(1920-1998),原名郭成光,字缉光。辽宁新民人。古筝演奏家、音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北京乐器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古筝研究会会长、西安市秦筝学会顾问。1936年从师于娄树华先生学筝,1945年从师于梁在平先生学筝(梁在平先生,1925年起在北京从魏子猷学筝,1947年赴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中华古筝学会”会长,享有“台湾古筝之父”的美誉)。1947年,在徐州熏风筝社教授古筝,并于同年11月在徐州举行了最早的古筝独奏音乐会,演奏了《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十首乐曲。他使古筝从为民间戏曲、曲艺伴奏的从属地位,上升到可以独奏的主导地位。1948年,任教于南京国立音乐院,成为我国第一位开设古筝专业课的教师,为古筝进入高等音乐学府开了先河。此间向夏一峰学弹古琴。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任教于沈阳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1964年始长期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1981年被评为教授。曾去山东、河南、广东潮州等地采访各派筝家,学习和研究各派筝艺。1981年出席香港亚洲音乐节,1985年赴美国玛利兰大学讲学。早年即设计筝演奏的指法符号,并将工尺谱译成简谱和五线谱。他的演奏技艺娴熟、风格古朴、刚柔并济、韵味隽永。擅长演奏的曲目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河南八板》等,并录制成唱片流传海内外。发表有《筝话》《谈筝的技术及其革新》等论文。专著有《古筝演奏法》。

李婉芬(1937-2001),女,陕西绥德人,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教授。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首任会长。1952年进入中央歌舞团工作,195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罗九香、曹东扶等学习古筝,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位古筝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中国音乐学院成立时,调入该院任教。在多年的古筝演奏和教学实践中,对摇指技巧进行系统化研究,在总结前人基础上首创无桩摇指的演奏方法,使古筝“延音”手法获得重大突破,对古筝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做出了贡献。她还在基础训练中率先引进南方的点指功,对提高北京地区筝技起到了积极作用。先后师从她的优秀学生主要有焦金梅、李萌、林玲、王中山、张玉金、高武钢、刘巧君、赵群、陈蔚等人,其中有的已成为我国音乐院校的古筝教授,也有的成为颇有影响的古筝演奏家。她曾经在北京民族乐器厂的古筝培训班为业余学生授课,并远赴澳门讲学,为普及古筝艺术,传播中国民族音乐尽心尽力。发表有《筝技点指》《筝技摇指》《论“曹筝”筝艺的演奏特色》等多篇论文,影响广泛而深远。她设计的“龟鹤齐寿”牙雕精品古筝,用于筝的首尾装饰,雕刻出龟鹤山、灵芝山、寿桃、石榴、佛手等,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意。2000年,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古筝大师徐振高、雕刻家钟亚民合作完成,被列入“第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榜。次年这台象牙筝以6万元的天价被古筝演奏家王中山收藏。

猜你喜欢

演奏家古筝音乐
演奏家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第一次弹古筝
音乐
笛子演奏家
第一次弹古筝
笛子演奏家
音乐
另类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