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现代服务业“营改增”的利与弊

2014-11-04范娟娣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利弊服务业营改增

范娟娣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开始了一系列税收体制改革。其中在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施行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对所处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将从“营改增”在现代服务业施行的现状出发,主要分析现代服务业施行“营改增”的利与弊,并提出企业应如何应对“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 服务业 利弊 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需求在不断增多,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占据市场的重要地位。为了完善税制改革,在国务院批准下,2012年1月1日,开始以上海市为试点,在其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领域开展“营改增”。随着“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试点的逐渐扩大,其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施行,有效避免了重复征税的现象,并细化了产业分工,优化了税收结构,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然而,“营改增”的改革方式,也给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消极影响,为其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解决现代服务业暴露出的“营改增”改革中的弊端问题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营改增”的相关理论概述

“营改增”的意思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业税主要是面对大部分服务行业征收的劳务税;而增值税则是对以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为主要内容的不同产业实现的增值额而征收的税。两税种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发挥了较为突出的作用,但随着两种税制局限性的出现,“营改增”政策得到实行和推广。“营改增”是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主要是是将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化入增值税的范围,其目的主要在于调整税制结构,避免重复征税的问题,并降低现代服务企业的整体税负,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现代服务业施行“营改增”的利弊影响分析

(一)“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企业产生的有利影响

1、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负成本

“营改增”是以降低税负为目的实施的税收政策,因此,“营改增”从总体上而言就是一项减税政策,有利于减少营业税征管中存在的重复征税现象,进而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自从现代服务业开始施行“营改增”以来,根据增值率测算的处于一般纳税人级别的现代服务企业,其在购买固定资产、货物、原材料及服务等产生的进项税都被有效抵免。上海市是首次施行“营改增”的区域,其大部分现代服务企业税负已得到较为明显的下降,有效降低了现代服务企业的税负成本,尤其在一些小规模的纳税企业中,其已由原有的营业税额比例的5%下降到增值税征收率的3%,有效减轻了其税负的成本与压力。

2、有利于促进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现代服务企业的经济核算涵盖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主要包含对生产消耗、生产成果、生产资金及财务成果的核算等。传统的营业税征收核算中主要对企业的净收入而进行核算和征收税款,虽然核算工作较为简单便捷,但容易出现核算不真实的问题。“营改增”政策的施行,要求现代服务企业不仅要对进项及销项进行核算,还要对增值税中的专用发票集体税额,其科学涵盖了现代企业经济核算的范围,对经济核算的指标体系科学贯彻,增强了经济核算的真实可靠性。现代服务企业在经济核算工作中,重视对企业内部的原始记录、计量工作,还对企业的清产核资、定额管理及场内计划定价等基础工作进行科学高效的经济核算,加之对企业日常采购与销售环节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有利于企业建立明细的增值税账目,促进经济核算的开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有利于促进产业细分,提高行业市场竞争力

以一家从事研发移动终端产品、物联网技术等的高新技术服务企业为例,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人力成本和产品价格不相吻合的矛盾。而“营改增”的施行,方便企业将一些标准件或嵌入式软件服务和运营模式等采用更多服务外包形式,增加进项抵扣,从而降低其自身税负。从客观方面来讲,“营改增”通过引导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务外包,有效促进了产业的细分,能使企业集中精力与财力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有利于增加产品出口量,提高企业及行业的竞争力,还有利于促进更多不同的服务业产生。

(二)“营改增”给现代服务企业带来的弊端危害

1、部分企业税负不降反增

从上文分析中可以了解到,“营改增”施行的目的在于减少企业重复征税的问题,降低企业的税收压力。然而,目前“营改增”还未在全国范围内的企业中广泛施行起来,仅在上海、北京、江苏、安徽、福建及沿海城市等的部分单位中落实,因此在很多城市或地区依然存在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的局面,“营改增”政策有效性的发挥受到较大的消极影响。例如有些企业并不缴纳增值税,有些企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不规范,由此造成这些企业无法有效进行增值税进项发票税额抵扣,增值进项税额无法抵扣,则对于企业税收的负担没有发挥作用,不能降低其税收压力。在现代服务中,存在较多的材料采购难以获得正规增值进项发票的问题,这些进项税额发票无法有效取得,导致了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增的后果。

2、对企业会计及财务核算产生不利影响

“营改增”施行后,给服务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造成了改变,最明显的改变是会计核算科目增多,核算要求提升。原有的营业税核算制度下的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核算,其对成本按实际发生列支、应纳税所得额按收入额或收入差额乘以税率计算的方式得出;增值税核算制度下,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分别通过应交税金来核算。而”营改增“施行后,会计处理有明显的变化,包含在收入核算、购入核算、成本核算以及原材料和库存商品的核算等。随着核算难度的增加,一些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完善的企业,就容易出现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与此同时,目前服务企业大多是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其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多开展混合多项的经营业务,而“营改增”要求混合经营行为在不能明确区分各类业务明细账时,税率要从高征收,这就给一些中小型服务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了较大的难题。endprint

3、造成企业产品的提价风险与价格垄断

“营改增”的施行,给服务产业的产业链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尤其体现在提价风险与价格垄断上。由于现代服务企业的自身特点,服务企业在产品的成本、人工服务成本的费用上占据较大的比重,企业没有过多的进行税额进行抵扣,因此税负压力难以得到缓解。在此情况下,企业就可能通过增值税的链条作用,通过提价的方式将税负转嫁给下级企业,能降低其行业的税负成本。然而此产业链中的提价行为却未充分受到价格监督体制的监督,一些企业为了转嫁税负,获取高额利润,出现投机取巧的行为,即垄断市场价格、扰乱市场秩序。这不仅会给服务企业带来一定的价格风险,还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三、现代服务业应对“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对策

(一)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降低税负压力

加强现代服务企业增值税发票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企业能取得足够的增值税发票进行进项税抵扣,以缓解企业税负压力。为此,现代服务企业在施行“营改增”政策后,要加大对增值税发票管理工作的重视,在征缴增值税时,一定要保证其开具的发票是正规发票机中取得,保证其发票的规范性与严密性;与此同时,针对增值税发票税额抵扣的标准规定,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发票的验证,保证发票的真实有效性。最后,企业还要加强对发票的空白票管理与纳税申报管理,以防出现伪造与虚开发票的不正当行为。

(二)完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改革税务管理方式

“营改增”的施行给现代服务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会计核算科目及会计核算难度都有了增加。为此,服务企业应该在自身企业管理的实际基础上,调整其会计核算体系,根据税种与税率标准设置明细的会计核算科目,以保证应缴纳税额的准确性。与此同时,服务企业的税务管理方式也应得到相应的改革,构建“营改增”政策下的新税务流程,有效规避税收风险。

(三)深入市场调研,制定合理价格

现代服务企业要向获得其竞争优势,首先需要从不断变化的市场行情中深入分析与了解消费者意愿,要全面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科学进行企业生产成本的计算中,确定产品价格,决不能在“营改增”政策的负面影响中越陷越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在我国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施行,在完善我国税收体制,缓解现代服务业税负压力,促进其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比拟的突出作用。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营改增”在施行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与不利影响。为此,现代服务企业应该正确认识“营改增”,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促进其优势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谢芬芬.“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影响[J].企业导报,2013;19

[2]吴明辉.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税收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2;6

[3]刘中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试点纳税人的影响与企业应对[J].商业会计,2013;7endprint

猜你喜欢

利弊服务业营改增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出国留学利弊谈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