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定资产在管理与核算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4-11-04杨敏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对策分析核算

杨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人们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使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低下。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在管理与核算中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给界内相关人士提供相关的资料。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 核算 常见问题 对策分析

固定资产是国家固有资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以及事业单位的不断壮大,固定资产的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以及核算水平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固定资产实际的管理以及核算过程中,应该实时注意固定资产的管理以及核算,科学合理地做好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此外,还应该加强固定资产核算以及管理,不断强化人们的理财意识,将其推向社会服务型以及节约型理财的发展的高峰,进而实现固定资产的合理化管理。

一、固定资产在管理与核算中常见问题分析

(一)管理意识淡薄,执行力度不够

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都要有相关的管理制度作为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其不仅能够有效的监督固定资产的管理以及核算,还能够为固定资产提供安全可靠的发展平台。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以及核算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管理制度的实行不能够依靠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低下 ,进而导致固定资产在管理以及核算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以及报废销账、从管理部门到使用部门、维修、保养、核算以及考评等过程中都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管理制度,就是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执行力度不够,使其在管理以及核算的过程中有章不循的懒散状态,进而导致在固定资产在管理以及核算的过程中问题不断的涌现,得不到合理的解决。

(二)相关程序混乱,制度不合理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处理不能按照相关程序办理,其主要的内容可以总结概括为以下几点内容:

一是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核算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不能够正确地划分资产与费用支出以及损害与利益之间的分界线,由于在生产的时候,企业需从仓库中领用机械设备,而相关的维修保养费用不能够正确合理地划入费用当中,财务职能部门只是按照资产的标准进行入账管理,同时,使用的部门也不能够及时登记固定资产台账或者将其纳入核算的工作中,进而导致电子台账与实际的使用账面不能够相统一。

二是建筑工程中的固定资产的转交程序并没有真正地理顺他们之间的利害关系,由于在固定资产交付检验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相关交付程序的正常运转,进而导致固定资产的账面记录与实际的账面不相符。如某台固定资产设备,台账的记载是由供应商直接运送到车间使用部门进行安装,如果另外一个生产部门急需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调整,这就会导致账面记载于实际不相符合,给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核算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是内部调整手续不全,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可知道:固定资产在内部的调整应该及时的办理相关的手续,并根据相关的移交手续对其进行调表记载入档。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部门不能够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根据自己的便利,将固定设备进行随便的移用,这就会造成固定资产在盘点时出现账面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严重者会造成资产的丢失,为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是固定资产在管理以及核算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对设备修理时需要增值的不增值,每次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时,其费用是相当高的,比财务账面的记载会高出很多,如果不增加台账上的维修费用记录,就会造成实际比台账上的记载高出很多倍,造成资产价值的贬值,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资产损失。所以在实际的台账记载中应该结合资产的实际情况,真实的反映以及记载真实的价值。

五是固定资产在报废的时候,应该及时的将其进行合理的处理以及清理。在实际的生活中存在很多财务记载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发生。如,大批废旧的不能够正常工作的资产进行处理的时候,虽然在财务账面上已经将其进行处理,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还是会存在,不能够将其进行处理,这就造成账面的混乱。在对其进行废品报废的时候,由于时间的过长,账面的不清楚记录,进而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失,造成企业固定资产的浪费。

二、固定资产在管理与核算中常见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管理意识,加强执行力度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在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强化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加大执行力度,最大限度的做到有章可循。如在一个大型的国有企业中,拥有的固定资产高达数十亿,如果没有相关的制度进行约束、管理,就会造成局面的混乱。所以在实际的管理以及核算过程中,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从固定资产的交付、固定资产的使用、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的保养以及固定资产的维修等环节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将其纳入企业经济责任制度的考核管理中;然后,建立网络管理体系,实行全民参与、全员管理的制度。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遵循相关部门主管的指导,加强人们的管理意识,使各职能部门能够将设置的资产管理制度能够切实的落到实处,通过财务职能部门的备案记载,建立各部门单独的固定资产登记账本,并定期的对台账进行核查更新。此外,财务部门也应该及时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并将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如实的记录,如固定资产的使用、使用情况、使用年限、工作情况等;财务职能部门也应该对固定资产的专门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方面的指导,加强培训,从本质上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核算的水平,实现企业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程序

从微观的角度出发,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以及核算水平,应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实施措施:endprint

一是应该严格地将资产的资本与受损利益的分界线进行合理的划分,对于只是名义上维修固定设备的,而实际上不能对其进行维修的不良行为,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从本质上坚决杜绝,并加以控制管理监督一旦发现应该在处罚的基础上,监督其进行退货处理,并重新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对于建筑工程在固定资产进行转移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制止,在工程管理以及相关机动部门在这一项工程完工后,应该召集所有的职能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的审核以及验收,通过向财务职能人员的对资产的价值进行专业的核实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列出相关的明细,并签订1式4份的验收协议,分别交由财务职能部门、工程相关负责人、机动部门负责人以及使用职能部门,并建立独立的账号以及卡。

二是内部在调整固定资产的时候,应该按照相关的资产调动程序以及办理手续,如实的填写办理手续,在调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关的手续或者不能够按照正常的程序对其进行调动,管理人员坚决不能徇私舞弊,不能资产调动;如果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有账面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发生,就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按照相关资金制度的责任考核制度,责令办理手续的不正当行为。由于企业的人员流动较大,调出的人员不能够随意将资产带走,若在人们不在意的情况下,将其偷偷带走,应该将资产追回原单位,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处置。

三是将企业的资产进行私自的租用或者借予他人使用,并将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按照相关规定应该收取租金或者将其收回。对于大修增值的部分来说,在计划前应该经过相关负责人的同意审批,通知各大相关维修单位,如实地进行记录并将其报给财务职能人员,以便财务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维修的费用,并将账面的记录与实际产生的费用进行一致调整,如应该增值的需对其进行增值记录、应该调整的对其进行调整、应该报废的对其进行报废,及时地做好如实的记录。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来说,应该做好报废资产的善后处理。同时在报废资产在没有相关负责人的同意或者批准的时候,应该及时将其放入报废仓库中,不能徇私舞弊,将其化为己有,应该同意整理将其交由财务管理或者处理,这个过程应该要经由相关领导的审核批准。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能够在这个单位报废而转移到别个部门进行使用,尤其是运输的车辆或者压力机器之类的。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变更,对固定资产在管理与核算中常见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不仅是人们对其发展的要求,还是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以及核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可以使用上述对策来解决其中的问题,进而实现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以及核算水平的目的,发挥固定资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广喜.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纵横,2012,10(12):169

[2]运海红.固定资产在管理与核算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会计,2011,07(12):43-45endprint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对策分析核算
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研究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