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慧心·悟道·践行

2014-11-04张玉萍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敬畏名师生命

张玉萍

有这样一个哲理故事:

有一个探险家,到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他雇佣了当地的土著人为向导及脚夫。那群土著人的脚力过人,尽管他们背负着笨重行李,但仍然是健步如飞。在整个队伍的行进过程中,总是探险家先喊着须要休息。

到了第四天,探险家一早醒来,便立即催促打点行李,准备上路。土著人却拒绝行动。经过详细的沟通,探险家终于了解到,这群土著人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一个神秘习俗:在赶路时,竭尽所能地拼命向前冲,但每走上三天,便须要休息一天。

探险家对于这项习俗好奇不已,向导很庄严地回答道:“那是为了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我们赶了三天路的疲惫身体。”

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路上拼命地赶路,很少跳出忙碌的生活,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想一想我们的灵魂是否跟上了我们的脚步?

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庸医危害的是人的健康,而庸师危害的则是人的灵魂!”

那么教师应该拥有怎样的灵魂?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

两位教师上同一节课苏轼的《赤壁怀古》,他们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怎样理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尽”字,当学生讨论过后,老师给出了不同的结语:一个说“尽”是尽头的“尽”,苏轼认为一个人无论取得什么样的丰功伟绩,都会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另一个则认为,“尽”是“不尽”的意思,苏轼在赤壁仍然能够想起周瑜、诸葛亮,说明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不会被历史淹没,而是千古风流,后人颂扬。

那么面对十六七岁的青年,学生应该怎样理解“尽”,不管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无论什么样的课程形式,课程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在北大学习的日子里,我们在专家的引领下驻足回望,憧憬未来,我们体会着专家的教育实践,领略着名校名师的教育教学风采,感悟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智慧。我们试图在教育专家的言行中寻求一些答案,我发现,这些“名师”“大家”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情感,那就是“敬畏”,拥有一颗“敬畏”之心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

首先,名师不仅敬畏知识,更敬畏文化。物理特级教师陶昌宏老师说:“与物理握手,就是与科学握手。”著名学者王岳川教授在他的书中写到:“科技发展或许可以认为,当一种更新的科技出现时,原来的技术就过时了。但人文科学却不一样,在人类历史上只要出现过的,对人类产生过巨大的贡献和滋养作用的思想,就可以永远地存在下去,人文思想的不断积累,才使中国3 000年的优秀文明像一坛老酒,余味无穷。”为什么陶老师的物理课能“返璞归真”?为什么王教授甘愿单枪匹马游走于世界各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因为他们的心中对知识和文化不只是喜爱,而是有一种敬畏之情。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做到敬畏知识,敬畏文化,就能把教师职业当成事业,就能主动、自觉地进行专业发展,就能不断地去耕耘,永无止境地去寻求知识的本质和文化的内涵,在教学中积极弘扬,帮助学生体会和感悟知识和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其次,名师不仅敬畏事业,更敬畏生活。数学特级教师张思明老师说:“携教育理想,行进在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教师要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格的魅力赢得师德的表率,因为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会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作为一名教师,在社会高度关注高考分数的情形下,我们怎样做才能不随波逐流?我们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处理好学生的近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课堂怎样能做到不仅仅关注知识,更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张思明老师告诉我的答案是:“没人拦着就是最好的支持。”郑日昌教授告诉我的答案是:“我一直埋怨没有一双好鞋,直到我看到一个没有双脚的人。”我想,我们不能消极等待教育环境的改变,我们应尽自己所能为教育改革铺路,我们每一节课都应该思考,所传授的知识能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在课堂上焕发亮丽的光彩,才能让学生因为老师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当我们把教学当做一种“信仰”时,就会发现我们的每一段人生经历都在为教学作准备,这就是敬畏事业、敬畏生活的力量。

最后,名师不仅敬畏生命,更敬畏自然。语文特级教师韩军老师带着自己对生命的诠释重新解读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父父子子,生生死死,这不仅是生命链条的死亡告别,更是生命链条的心灵传递,喟叹生命中赞美了父爱,喟叹生命之轻中饱含珍爱生命之情,韩老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用他的“悲悯仁爱”和“自然统一的有道法则”修炼了听者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因为只有懂得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教师才能理解什么是“以人为本”,什么是“教育公平”;才能在实践中处理好学生的近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在行动上尊重学生,知道怎样关爱学生;才能让我们的教学闪动着对生命的赞美和生活的热爱,让学生体味生存的价值,尊重生态和谐,理解生命的意义。

所以说对于名师名家而言,教育不仅仅是事业,而是一种信仰,我原来一直在追求“一生一课”,而教育家做到的不仅仅是“一生一课”,而是“一课一生”。

心以致诚,行以致远。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如何让我们携一颗“敬畏之心”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今天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北京101中学提出了“守正出新”的发展原则,这样的发展原则引发我们更加理性地思考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如何实践。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方式侧重于个体应学习到哪些知识,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为主且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则侧重于个体可能学到哪些知识;前者强调理性知识、间接经验的重要性,后者重视默会知识、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前者注重基础,但缺乏创造,后者富有激情,但容易脱离实际,二者就好比一棵大树,前者是大树的根基,但却缺乏枝繁叶茂,缺乏生机和活力,后者是大树的枝叶,看似郁郁葱葱,但根基不稳,营养不足,是一种“虚假”的繁荣。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培育“根深叶茂”的大树 ,这就须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守正创新”,“正”是“新”的基础,“新”是“正”的发展,“守正”要求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过去,“创新”告诉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教学的优势基础上大胆创新,要想培育“根深叶茂”的大树,“守正创新”的理念就应该贯彻到我们每一节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北大学习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守正创新”?

2013年1月,我在美国进行教育考察的时候,听圣地亚哥教育学院的教授自豪地说:“美国学生的创造力远超过于中国学生。”同时我们也被问及“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基础远比美国学生扎实”,我们都在寻找对方的答案。走进圣地亚哥圣西诺高中的历史课堂,倾听着40分钟美国学生对二战期间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中的两个问题的积极探讨,回望我们的传统课堂,我感慨美国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和课后的实践作业,但也同时发现美国课堂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课堂知识容量和我们课堂比较相对少一些。或许答案是这样的,谁能将基于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和基于美国现代、后现代教育理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谁就走在世界教育改革的前列,谁就站在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中国梦”要求我们基于中国文化,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以培育大树为目标去摸索“本土化”的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那么,目前我们轰轰烈烈的“学案导学”方法是否真正做到“守正创新”,中国式“翻转课堂”怎样才能做到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勇于实践,承担起这份责任。

席勒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我们穷尽一生的摆渡,不只是看那彼岸的灯火辉煌,更重要的是理解途中的跌宕起伏。作为一名教师,让我们珍藏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知识、敬畏文化,让我们的教学炉火纯青,返璞归真;敬畏事业,敬畏生活,让我们的教育塑造人格,滋养心灵;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让我们的教育立足发展,回归本质。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的“守正创新”,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开启智慧,在开启智慧中净化心灵。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endprint

猜你喜欢

敬畏名师生命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一些敬畏
名师简介
敬畏一粒米
名师简介
敬畏先烈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敬畏 果决 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