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反思文化创建有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2014-11-04范丽琴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研组公开课特色

范丽琴

在哈尔滨市推进十百千万教育改革发展工程,打造特色品牌学校的宏大背景下,我们把“反思特色文化”作为学校的特色来创建,借此把“打造有效课堂,强调反思文化”落到实处,因为无论是打造什么样的特色和品牌,课堂效率是保证。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围绕构建有效课堂所确定的一系列措施应运而生,反思文化、有效观课和议课、高效公开课和校长走课就充分彰显了学校特色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关于反思、观课、议课、走课的一些理论和常识在很多的著作中均有涉及,在此只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首先,力争让“教学反思”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

学校从2009年11月开始,就进行“反思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有效性实践应用的研究。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其立足点是构建学习型组织,培养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反思型的教师队伍,打造并完善学校的“反思”文化。

“反思法”课题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同课异构,典型引领,特色定位。

●同课异构——对照比较,同伴互助,优势互补

同一备课组两个老师上相同课题的公开课,然后进行课后反思,在此环节中,我们采取三个梯度来进行,首先是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其次是师徒结对逐渐铺开,然后是资深教师研讨观摩。课上,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前去听课,听课之后,相关领导与教研组其他人员一起参与集体研讨进行课后反思,通过实践,我们确定了进行自我反思的四种有效方式。

◎个人每天撰写“反思日记”,意在对自己每天的教学行为有一个连续性的记录,确保反思的长期性和针对性。

◎组内采取“同伴互助,组内研讨”方式,意在强调组内研讨和沟通,提出课堂上的共性问题,共同讨论和解决,以求得最有效最合理的解决方式。

◎业务领导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则,切实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堂效率。学校领导分组、分学科进行听评课,按照“听必用心,评必有效”和“听一节,评一节”的要求,与上课教师一起认真研讨,力争让优点更为明显,让缺点不再出现,从而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

◎专家亲临课堂,点评指导。我们定期邀请市、区教研院、进修校教研员等相关专家莅临我校课堂,课后,上课教师诚挚恳请专家给出意见,往往专家的指导性意见令听者茅塞顿开。

●典型引领——榜样示范,反思经验,整体提升

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而课堂走到深处是文化。为了进一步让“反思法”课题深入开展,让教师的业务能力显著提高,我们打造了一批典型课堂和典型教师,强化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突出典型在组内的引领作用。

针对典型课堂,强调“盯、观、跟”:盯的是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观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跟”可以理解为跟踪进度,跟踪效益,跟踪发展。

针对典型教师,我们注重甄别和筛选,强调要具备严谨的教风、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特别是在启发引领学生方面要有自己独到之处;具有奉献“肩膀”的精神,让学生登“高”望远;具有容人之心,让学生在民主的课堂上大胆发表见解。

针对典型教研组,我们强调团队建设,强调合作精神,发挥集体的优势,攻坚克难。有明确的分工,吸纳有个性的,宽容有缺点的。

●特色定位——教学有法,以学定教,保障底线

反思文化的提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无非是打造名师,而名师的界定又和自我的教学特色密不可分,很多老师上了不计其数的课,但是,回过头来仔细回味,好像缺少自我特色,有创造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灵性,有特色也才有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基于此,我们通过“反思法”课题、“典型课堂”引领,让有特点的教师提炼特色,让有特色的教师形成风格,让有研究能力的教师走向专业,最终达到有效课堂的目的。我们提出特色定位的原则——教无定法,课有定则,以学定教。

其次,利用“观课议课”树立高效而科学的教学理念。

听课是学校的重点常规工作,议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师理念构建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领导的评课、同事的议课更是树立教师高效科学教学理念的途径。

●评课把握尊重点,让教师的信心更为牢固

我们经常采取“评议分开”之法,完全可以一举两得,此法包括“公开评”和“私下议”。在公共场合,明确该教师的优点,公开是“评”,是下结论,做判断,给教师以鼓励和自信,特别是在教研组、备课组,指出该教师的成功和特色。私下是“议”,是深挖不足,展开对话和交流,促进反思,求得进步。

●评课把握关注点,让教师的眼里不只有知识

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发生质的变化,由以前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变成现在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眼里不仅有知识,更要有学生,关注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只有明确这样的思路,才能培养真正的人,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强化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才能让学生吸收知识,自觉训练技能,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有学习能力的自主学习者,引导学生主动求知,自觉探索,这些也是学校校训“有志有恒、自学自强”的传承体现。

●评课把握生成点,让课堂的经典成为共享

我校在评课观课环节,把课堂生成点归纳为六点。第一,质疑点。学生对某种观点提出质疑。第二,闪光点。互动中出现的思维闪亮。诸如,独特见解,求异思维,等等。第三,失误点。回答问题时的知识上的偏差和错误。第四,争论点。学生在分组讨论中针锋相对、彼此不相容的观点。第五,燃烧点。师生在某一情境中实现了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第六,意外点。课堂出现偶发事件。观课中,各个领导和教师针对这些生成点各负其责,认真观察,详细记录教师面对六个生成点时的态度和做法。评课中,各抒己见,针对观察点、生成点讨论引导学生思维走向开放的技巧和智慧。

最后,围绕“有效课堂”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任何一种教育理念只有落实到实践中才有意义,今天的课改,不缺少理念,缺少的是落实理念的策略和方法。学校围绕“高效课堂”建设,我们继续强化三种形式的“课堂教学”。endprint

●让“公开课”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公开课,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引领作用,筹划备课组长引领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高三教师汇报课,新教师研讨课,课题研究反思课等活动。加大年轻教师培养力度,实施“师徒结对子”培养计划,高一高二学年每周实行雷打不动的随机抽课调讲制度,高三学年实行日常的“推门课”制度,这些都保证了学校每节课堂的高效扎实。确保工作的重点是教学,关注的焦点是学生,思考的核心是课程。

●让“有效观课”成为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关键点

任何一所学校,其观课议课一定是教学常规的一部分,我们学校为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基本素质,从听课入手,转变观念,结合“反思法”课题研究,制定《哈尔滨市第24中学观课量表》。

教研组每个人观课的任务分工明确。各个教师针对自己的观察点进行系统观察,认真归纳,这其中也包括课后的评课,听课是基础,观课是过程,评课是延续。所以,每节公开课结束之后,参与者各抒己见,有阐述,有质疑,有统一,有争辩,有肯定,有发展。

●让“走课”成为校长日常工作的一项内容

学校共计46个教学班,如果我每天必须保证听三节课,一个学期下来,也不能听全所有教师的课,长此以往,也就无法清晰掌握足够的事实来提高学校整个教育过程的水平。基于此,我采取的方式为“走课”,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美国,走课是在课堂环境中,校长以不具威胁性的方式观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法。

为了使我的“走课”常规化,具有目的性,而不沦为巡岗查堂,我特意确定几个原则。首先,让老师明确,“走课”是一个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让老师习以为常,使“走课”形成制度化。其次,每次走课都确定目的,比如,这次重点是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这次主要看学生积极性如何,教师调动的方式如何;这次重点看学生思维训练的效果好不好。事实上,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说,“走课”无非就是为了和教师一起来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只有带着问题才会有所发现和思考。自然,“走课”之后,要进行分析和归纳,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和部署,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对话。

实践证明,学校反思文化的构建,评课方法的灵活,观课制度的建立,走课措施的施行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打造学校的有效课堂,而有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归根结底,为了教学相长,我们全力以赴、竭尽所能。其核心要义是: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让名师在课堂中产生,让有效课堂成为彰显办学特色的有力平台。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研组公开课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完美的特色党建
第一次公开课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