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珠山街道:最好的试验场

2014-11-04宋鑫陶

商周刊 2014年20期
关键词:珠山街道学院

宋鑫陶

9月的灵珠山正值葡萄采摘的季节,承接“金九银十”,秋高气爽的灵珠山也已进入一年中的旅游旺季。

位于青岛开发区西部的灵珠山街道是一片不大的区域,总面积只有40平方公里,灵珠山就占了近一半,该区的森林覆盖率也高达46%。经济的发展受制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但也成就了其发展的专一性。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灵珠山街道而言,旅游既是这里的不二选择,也是发展的最好出路。

青岛的“后花园”

7月29日,灵珠山旅游联盟在青石湾生态采摘园举办了灵珠山首届葡萄采摘季开园仪式暨野生动物世界荣升4A级景区揭牌仪式。灵珠山街道办事处主任丁晓冬向记者介绍,此次葡萄采摘季将一直持续到10月25日,而“旅游联盟”的成立则是该街道今年旅游发展的最亮点。

灵珠山原本叫小珠山。《胶州志》记载:“治南有大、小山,海疆名镇也。小珠千岩攒空两峰特起,万山皆在其下;大珠山绵亘百余里,东插入海,势如巨鳌,二山错立,天表云气,出没不绝,夏尤蓊蔚,望之累累若珠。”小珠山的主峰大顶海拔高约724米,是青岛市黄岛新区境内的最高点,所以人们也常说“小珠山不小,大珠山不大”。

群峰迭翠、怪石嶙峋,以及地处海滨的宜人气候,都让小珠山有了不小的名气和吸引力。其素有“东崂西珠,双珠嵌云”之说,更曾被前人列为胶州八景中的第一胜景。清朝文土周智於有诗赞誉道:“累累形胜若苍烟,九曲谁将一线牵,神女倦游何处,双珠抛在水云边。”

小珠山上建有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白云寺,是江北最大的佛教寺庙,而佛教也在黄岛、胶州等周边区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小珠山更名为灵珠山后,白云寺也改名为灵珠山菩提寺,原先的柳花泊街道办事处也在2010年更名为灵珠山街道办事处。

除了灵珠山、菩提寺,这里还有属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珠山国家森林公园、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以及齐长城等旅游资源,形成了所谓的“一山”、“一水”、“一园”、“一寺”、“一城”的旅游格局。2013年,灵珠山街道被环保部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并入选农业部全国首批“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靠着这一张张旅游名片,有人将灵珠山街道戏称为青岛的“后花园”。

组建旅游联盟

2014年2月12日,灵珠山街道办事处将辖区的专业合作社、农家餐馆、宾馆、高科技农业园、相关旅游单位等联合起来,组建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灵珠山旅游联盟”。通过组建旅游联盟,形成旅游从业单位的核心组织,正是为了促进该街道资源融合和功能互补,实现区域旅游的一体化发展,依靠各机构和单位的集体力量,将灵珠山的旅游业打造成一个知名品牌。

丁晓冬介绍,根据不同季节旅游产品特色,设计制作了相应的灵珠山旅游线路,推出“旅游护照”,将景区、动物世界、草莓园、蘑菇棚、生态园等全部纳入护照,实行联票经营;逐步形成以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野生动物世界为主体、以佛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支撑、以大南庄休闲体验园和青石湾精品采摘园等休闲区块为重要补充的珠山旅游经济圈,实现了从单个景区向旅游集群化的转变。

对于灵珠山街道而言,发展旅游既是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不得已的出路所在。“整个灵珠山街道的土地规划里,既没有工业工地,也没有商业用地,所以只能发展旅游,特别是我们的农业旅游。”丁晓冬介绍。所以,除了葡萄采摘园,不大的灵珠山街道里还有青石湾生态采摘园、东阿陀草莓采摘园、绿科现代农业观光园、西山蘑菇园、木厂口百果种植园、齐辰园艺、鸿瑞农业生态园等多家生态观光园。

农业一直是该街道发展的重点和根本保障,而依托农业发展旅游,是未来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出路。所以,在发展柳花泊芋头、生态采摘园等特色产业的同时,灵珠山街道也在不断开拓书写旅游文章。

发挥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优势,灵珠山街道先后引进了青石湾现代林业生态示范园、荣春生态园、红林谷生态园等生态旅游度假项目,而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旅游和农林观光游的开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推崇。

虽然这里没有规划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但并不妨碍该街道招商引资,只是他们引入的项目需要落户在其他区域或周边街道。数据显示,2013年,灵珠山街道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6.7亿元,同比增长16%;新引进财源企业532个;实现合同外资1745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042.1万美元,首次突破一亿美元关口;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9325万美元。

今年上半年灵珠山街道重点储备了总投资过亿元人民币及千万美元的在谈项目10余个,包括了总投资17.9亿元的永旺大型购物中心、总投资4000万美元的融资租赁、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的数字化教育旅游产业园、总投资2000万美元的被动屋,以及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软通动力跨境电商等项目。

创新社区学院模式

“旅游联盟的成立是我们(灵珠山街道)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创新思路,在社会治理创新上,今年街道的另一大亮点是社区学院的成立。”灵珠山街道办事处信息调研督查室的负责人特意打开自己的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他安装的“游山游水”的客户端,“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进行景区门票预订、风景欣赏、农家宴订餐、农业园区果蔬订购、自助导航等多个功能,手指轻轻一划,就可以实现自助旅游。”这个APP程序正是在社区学院的指导下研发完成的。

上世纪初,因为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而开了我国纺织高等教育先河的教育家张謇就提出了“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职业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正是在践行这一理念的基础上,2014年3月27日,灵珠山街道办事处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创建的灵珠山社区学院正式成立。这是青岛市实施区校合作建立的首个社区学院,也是我国首个高职院校和街道办事处共建的社区学院,它的成立主要是为了服务当地,但也立足校地相长,希望能探索出一条校地互动的共同发展之路。“高校希望服务地方,但往往找不到很好的着力点,我们也需要高校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指导,帮助老百姓提高相关技能,实现就业。”双方一拍即合。

记者了解到,在该社区学院成立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灵珠山旅游和农业资源优势,安排旅游学院的专家长期进驻社区学院,协助街道成立了灵珠山旅游联合会,通过整合涉旅企业和旅游资源,聚集了旅游产业的各类相关要素,促进其横向联合和优势互补。

据悉,双方的合作领域包括了师资、科研、服务社区劳动力转移、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技能培训、社区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创建了“小马支教”的助学模式、建起了便民书屋、启动了社区大讲堂系列教育培训计划,之后还将共建社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教师研修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农校合作基地、劳动课基地等。

“培训基地可面向社区居民和辖区内其他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依托青职学院‘青岛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36所这一平台,组织开展维修电工、化学检验工、化工总控工、美容师等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等,还可以为他们开展远程网络教育。”而在教师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上,青职学院将会聘任街道辖区内相关单位专家为学校兼职教师,灵珠山街道也将会为青职学院的教师提供企事业单位挂职与技术服务。对于社区学院的未来发展,丁晓冬觉得,“前期肯定是‘摸着石头过河,后期则会在深度和广度上慢慢拓展。”

尝试和期待

青岛6区4市,仅市内辖区的街道办事处就有上百个。灵珠山街道不大,人口也只有1.3万,而早在10年前这里的人口就已经有1.2万。的确,没有工业和商业,就难以吸引外来人口的进入。

可“船小好掉头”,小有小的优势,灵珠山街道借此将自身当做了“最好的试验场”,旅游联盟和社区学院的成立便是今年该街道的创新和试验,在丁晓冬看来,“人口少,基数小,试验起来就比较容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尝试。”

身处西海岸经济新区,灵珠山街道对中韩自贸区的落户也充满了期待。“如果落户青岛,势必会促进旅游和其他产业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珠山街道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热闹的街道
笨人干不出最笨的事
热闹的街道
学院掠影
街道等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