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上的应用

2014-11-04陈敏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应用

陈敏

摘 要 主要分析了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上的应用,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农药减量技术应用的重要性,针对目前水稻病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和归纳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加强农药减量技术应用的对策。希望通过分析能帮助相关农业单位提高水稻病虫防治工作水平和质量,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农药减量技术;水稻病虫防治;应用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02

水稻病虫防治是一项十分复杂且重要的工作,病虫防治工作包括很多方面,而农药减量技术作为整个水稻病虫防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病虫防治工作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水稻的生长质量,关系着周围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甚至会影响人们生命健康。因此,探讨、分析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相关农业工作人员重视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才能优化农药的使用剂量,提高整个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应用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1 农药用量过大产生的后果

1.1 造成大量的农药浪费现象

某地的耕地面积有30 366 hm2,其中水旱田的面积有24 360 hm2并且农作物的种类多且种植较为全面。每年都有突发的病虫害,病虫防治工作中农药的用量需求大。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地在2013年的农药的使用量达到1 000多t,但是实际的用量大概只用到总量的80%,剩下的基本上都被浪费掉。

1.2 农药的使用不合理

在对农药进行选择时,部分农户会选择剧毒的农药,主要是因为对农产品上农药的残留造成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对农药的选择只重视农药对病虫的防治工作。但是这样会造成病虫对农药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会导致病虫防治效果不大,还会造成农药使用成本的增加。同时,农药会残留在农作物上,对人体造成危害。

1.3 造成农业生态坏境的污染

我们在对农作物进行病虫防治工作的时候,喷晒的农药只有不到30%的量被农作物吸收,病害虫吸收的只有极小的一部分,而剩下的大部分农药残留在土地里面。经过雨水的冲刷流入江河或是直接渗入到土壤中中渗入到地下水中,都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并且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不能被分解,从而对农作物的生长带来隐患,对人体或是其他作物造成不利的影响。

2 造成污染的原因

2.1 耕地面积的限制

本地区所处的位置地形为山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通常的情况下会通过大量的施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化肥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农作物实现增产,农药的作用是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因此,想要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就会增加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2.2 科学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着局限性

我国现有的农业种植模式还是小规模经营,这种模式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因此,合理的科学技术很难得到全面的应用。除了这方面的原因之外,还因为今年来农村中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造成了农业生产人员大都是年龄较大的老人,而老人则习惯性的依据自己生产经验通过增加农药的用量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3 相应的农药用量实验

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气候等方面的影响,水稻的病虫害也发生改变,例如,水稻的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以及稻飞虱等水稻疾病连年发生并且还在不断的上升。但是农户仍然还在使用单一的吡虫啉以及不断加量的针对治螟的药物,从而导致了这些病害虫对农药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为病虫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并且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我们对农药减量技术进行了试验。

首先,选择了2块水稻田作为示范区和农民经验田,作为试验对照区域。2块实验田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基础设施完善,如,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等;2)没有安装杀虫灯以及使用引诱剂;3)两块实验田的水稻试验品种和试验面积是一样的;同时,示范区的农药只使用35%的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而对照区登的农药使用常规的农药,施药时间共5次并由农户自己定制时间且每次的农药使用量大致相同。一个月后进行调查。

试验用药量及次数:示范区用药为3次,每次的用药量为0.5 L/hm2;对照区用药次数为5次,每次的用药量为14 L/hm2。通过对30 d后的结果分析可知:影响水稻病虫害防治因素有很多方面。示范区在药剂的选用、喷晒药剂的时间等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选择高效、药性好且低毒以及杀虫范围广的农药进行对病害虫的防治,能够对水稻病害虫进行有效的控制,传统的农药由于使用时间长,病害虫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因此没有新的农药效果好。对照区的试验,参照的是农民常年的生产经验,在对农药的选用和喷晒的时间存在很大的偏差,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而且还没有达到预定效果。购买农药的费用,示范区由于比对照区少两次,因此节约了大部分的购药成本,而且效果提高了20%以上,损失率控制在5%。

4 防治病虫害,提高生态、经济效益

农药和化肥如果使用不当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相关的防治措施,不断地调整农业的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采用新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用以降低对农药、化肥的使用率,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4.1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运用生态农业的模式,通过提高水稻和相关农药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达到减少使用农药的目的。并且还要对水稻生态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进而 实现水稻增产以及提高水稻质量的目的。

4.2 实现病害虫有效的防治

病害虫有效的防治技术主要的方法是对水稻的种植方式进行改进以及对病害虫实现合理、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采用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水稻防病害虫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实现农业由传统的生产模式转换为生态模式,减少农药的使用,不仅可以促使农业现有的生产模式的转变并且还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发展。

4.3 提高当地生态农业的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农作物高效生长,而且还能实现对生态农业环境的保护。创新的生态农业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农业模式在耕种、防虫技术上的缺陷,而且还可以对水稻的栽种模式进行优化,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进行合理的规划,提高水稻的产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分析了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上的应用,通过对传统的水稻病虫防治手段和新的水稻病虫防治方式进行对比,发现农药减量技术在对水稻病虫的防止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并提出了只有科学的进行水稻种植和对水稻病虫进行防治,才能达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从而实现改变现有的水稻病虫防治中农药的使用量过大的情况。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技术应用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昀)

摘 要 主要分析了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上的应用,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农药减量技术应用的重要性,针对目前水稻病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和归纳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加强农药减量技术应用的对策。希望通过分析能帮助相关农业单位提高水稻病虫防治工作水平和质量,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农药减量技术;水稻病虫防治;应用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02

水稻病虫防治是一项十分复杂且重要的工作,病虫防治工作包括很多方面,而农药减量技术作为整个水稻病虫防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病虫防治工作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水稻的生长质量,关系着周围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甚至会影响人们生命健康。因此,探讨、分析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相关农业工作人员重视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才能优化农药的使用剂量,提高整个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应用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1 农药用量过大产生的后果

1.1 造成大量的农药浪费现象

某地的耕地面积有30 366 hm2,其中水旱田的面积有24 360 hm2并且农作物的种类多且种植较为全面。每年都有突发的病虫害,病虫防治工作中农药的用量需求大。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地在2013年的农药的使用量达到1 000多t,但是实际的用量大概只用到总量的80%,剩下的基本上都被浪费掉。

1.2 农药的使用不合理

在对农药进行选择时,部分农户会选择剧毒的农药,主要是因为对农产品上农药的残留造成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对农药的选择只重视农药对病虫的防治工作。但是这样会造成病虫对农药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会导致病虫防治效果不大,还会造成农药使用成本的增加。同时,农药会残留在农作物上,对人体造成危害。

1.3 造成农业生态坏境的污染

我们在对农作物进行病虫防治工作的时候,喷晒的农药只有不到30%的量被农作物吸收,病害虫吸收的只有极小的一部分,而剩下的大部分农药残留在土地里面。经过雨水的冲刷流入江河或是直接渗入到土壤中中渗入到地下水中,都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并且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不能被分解,从而对农作物的生长带来隐患,对人体或是其他作物造成不利的影响。

2 造成污染的原因

2.1 耕地面积的限制

本地区所处的位置地形为山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通常的情况下会通过大量的施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化肥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农作物实现增产,农药的作用是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因此,想要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就会增加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2.2 科学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着局限性

我国现有的农业种植模式还是小规模经营,这种模式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因此,合理的科学技术很难得到全面的应用。除了这方面的原因之外,还因为今年来农村中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造成了农业生产人员大都是年龄较大的老人,而老人则习惯性的依据自己生产经验通过增加农药的用量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3 相应的农药用量实验

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气候等方面的影响,水稻的病虫害也发生改变,例如,水稻的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以及稻飞虱等水稻疾病连年发生并且还在不断的上升。但是农户仍然还在使用单一的吡虫啉以及不断加量的针对治螟的药物,从而导致了这些病害虫对农药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为病虫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并且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我们对农药减量技术进行了试验。

首先,选择了2块水稻田作为示范区和农民经验田,作为试验对照区域。2块实验田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基础设施完善,如,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等;2)没有安装杀虫灯以及使用引诱剂;3)两块实验田的水稻试验品种和试验面积是一样的;同时,示范区的农药只使用35%的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而对照区登的农药使用常规的农药,施药时间共5次并由农户自己定制时间且每次的农药使用量大致相同。一个月后进行调查。

试验用药量及次数:示范区用药为3次,每次的用药量为0.5 L/hm2;对照区用药次数为5次,每次的用药量为14 L/hm2。通过对30 d后的结果分析可知:影响水稻病虫害防治因素有很多方面。示范区在药剂的选用、喷晒药剂的时间等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选择高效、药性好且低毒以及杀虫范围广的农药进行对病害虫的防治,能够对水稻病害虫进行有效的控制,传统的农药由于使用时间长,病害虫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因此没有新的农药效果好。对照区的试验,参照的是农民常年的生产经验,在对农药的选用和喷晒的时间存在很大的偏差,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而且还没有达到预定效果。购买农药的费用,示范区由于比对照区少两次,因此节约了大部分的购药成本,而且效果提高了20%以上,损失率控制在5%。

4 防治病虫害,提高生态、经济效益

农药和化肥如果使用不当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相关的防治措施,不断地调整农业的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采用新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用以降低对农药、化肥的使用率,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4.1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运用生态农业的模式,通过提高水稻和相关农药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达到减少使用农药的目的。并且还要对水稻生态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进而 实现水稻增产以及提高水稻质量的目的。

4.2 实现病害虫有效的防治

病害虫有效的防治技术主要的方法是对水稻的种植方式进行改进以及对病害虫实现合理、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采用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水稻防病害虫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实现农业由传统的生产模式转换为生态模式,减少农药的使用,不仅可以促使农业现有的生产模式的转变并且还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发展。

4.3 提高当地生态农业的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农作物高效生长,而且还能实现对生态农业环境的保护。创新的生态农业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农业模式在耕种、防虫技术上的缺陷,而且还可以对水稻的栽种模式进行优化,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进行合理的规划,提高水稻的产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分析了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上的应用,通过对传统的水稻病虫防治手段和新的水稻病虫防治方式进行对比,发现农药减量技术在对水稻病虫的防止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并提出了只有科学的进行水稻种植和对水稻病虫进行防治,才能达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从而实现改变现有的水稻病虫防治中农药的使用量过大的情况。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技术应用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昀)

摘 要 主要分析了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上的应用,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农药减量技术应用的重要性,针对目前水稻病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和归纳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加强农药减量技术应用的对策。希望通过分析能帮助相关农业单位提高水稻病虫防治工作水平和质量,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农药减量技术;水稻病虫防治;应用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02

水稻病虫防治是一项十分复杂且重要的工作,病虫防治工作包括很多方面,而农药减量技术作为整个水稻病虫防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病虫防治工作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水稻的生长质量,关系着周围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甚至会影响人们生命健康。因此,探讨、分析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相关农业工作人员重视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才能优化农药的使用剂量,提高整个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应用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1 农药用量过大产生的后果

1.1 造成大量的农药浪费现象

某地的耕地面积有30 366 hm2,其中水旱田的面积有24 360 hm2并且农作物的种类多且种植较为全面。每年都有突发的病虫害,病虫防治工作中农药的用量需求大。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该地在2013年的农药的使用量达到1 000多t,但是实际的用量大概只用到总量的80%,剩下的基本上都被浪费掉。

1.2 农药的使用不合理

在对农药进行选择时,部分农户会选择剧毒的农药,主要是因为对农产品上农药的残留造成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对农药的选择只重视农药对病虫的防治工作。但是这样会造成病虫对农药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会导致病虫防治效果不大,还会造成农药使用成本的增加。同时,农药会残留在农作物上,对人体造成危害。

1.3 造成农业生态坏境的污染

我们在对农作物进行病虫防治工作的时候,喷晒的农药只有不到30%的量被农作物吸收,病害虫吸收的只有极小的一部分,而剩下的大部分农药残留在土地里面。经过雨水的冲刷流入江河或是直接渗入到土壤中中渗入到地下水中,都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并且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不能被分解,从而对农作物的生长带来隐患,对人体或是其他作物造成不利的影响。

2 造成污染的原因

2.1 耕地面积的限制

本地区所处的位置地形为山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通常的情况下会通过大量的施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化肥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农作物实现增产,农药的作用是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因此,想要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就会增加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2.2 科学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着局限性

我国现有的农业种植模式还是小规模经营,这种模式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因此,合理的科学技术很难得到全面的应用。除了这方面的原因之外,还因为今年来农村中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造成了农业生产人员大都是年龄较大的老人,而老人则习惯性的依据自己生产经验通过增加农药的用量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3 相应的农药用量实验

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气候等方面的影响,水稻的病虫害也发生改变,例如,水稻的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以及稻飞虱等水稻疾病连年发生并且还在不断的上升。但是农户仍然还在使用单一的吡虫啉以及不断加量的针对治螟的药物,从而导致了这些病害虫对农药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为病虫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并且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我们对农药减量技术进行了试验。

首先,选择了2块水稻田作为示范区和农民经验田,作为试验对照区域。2块实验田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基础设施完善,如,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等;2)没有安装杀虫灯以及使用引诱剂;3)两块实验田的水稻试验品种和试验面积是一样的;同时,示范区的农药只使用35%的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而对照区登的农药使用常规的农药,施药时间共5次并由农户自己定制时间且每次的农药使用量大致相同。一个月后进行调查。

试验用药量及次数:示范区用药为3次,每次的用药量为0.5 L/hm2;对照区用药次数为5次,每次的用药量为14 L/hm2。通过对30 d后的结果分析可知:影响水稻病虫害防治因素有很多方面。示范区在药剂的选用、喷晒药剂的时间等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选择高效、药性好且低毒以及杀虫范围广的农药进行对病害虫的防治,能够对水稻病害虫进行有效的控制,传统的农药由于使用时间长,病害虫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因此没有新的农药效果好。对照区的试验,参照的是农民常年的生产经验,在对农药的选用和喷晒的时间存在很大的偏差,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而且还没有达到预定效果。购买农药的费用,示范区由于比对照区少两次,因此节约了大部分的购药成本,而且效果提高了20%以上,损失率控制在5%。

4 防治病虫害,提高生态、经济效益

农药和化肥如果使用不当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相关的防治措施,不断地调整农业的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采用新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用以降低对农药、化肥的使用率,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4.1 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运用生态农业的模式,通过提高水稻和相关农药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达到减少使用农药的目的。并且还要对水稻生态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进而 实现水稻增产以及提高水稻质量的目的。

4.2 实现病害虫有效的防治

病害虫有效的防治技术主要的方法是对水稻的种植方式进行改进以及对病害虫实现合理、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采用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水稻防病害虫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实现农业由传统的生产模式转换为生态模式,减少农药的使用,不仅可以促使农业现有的生产模式的转变并且还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发展。

4.3 提高当地生态农业的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农作物高效生长,而且还能实现对生态农业环境的保护。创新的生态农业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农业模式在耕种、防虫技术上的缺陷,而且还可以对水稻的栽种模式进行优化,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进行合理的规划,提高水稻的产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分析了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上的应用,通过对传统的水稻病虫防治手段和新的水稻病虫防治方式进行对比,发现农药减量技术在对水稻病虫的防止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并提出了只有科学的进行水稻种植和对水稻病虫进行防治,才能达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的,从而实现改变现有的水稻病虫防治中农药的使用量过大的情况。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提高我国农药减量技术在水稻病虫防治技术应用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