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乡镇债务问题迫在眉睫
2014-11-03小小酥
小小酥
老债积压,新债不断,债务不断,“找钱”和“欠债”不可调和,乡镇欠条竟成了地方“流通货币”,可笑还是可悲?这是一个摆在全国很多乡镇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着力解决的问题。
“老债”积欠日久 ,“融资平台下乡”催生新债 ,多数乡镇几无化债能力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乡镇欠条成了地方“流通货币”,在化债过程中来缩小债权人个数或平衡债务。
债务就像雪球,越滚越大,越积越多,急需解决。
首先,理顺乡镇债务,打好债务清偿的基础。乡镇债务难以及时清除与债务本身琐碎,债务涉及面广,债务处理不完善存在很大关系,所以在债务清理前必须要理顺乡镇债务的具体明细。村镇两级应引起高度重视,改变过去流水记账、随处记账的坏习惯。一方面组成专门小组,进行专门审计,逐笔账目细查,特别是对于账户资金和项目金额适用不匹配,以及一些应收未收和应缴未缴的款项,此外,应对欠条上主要事项进行打包,深解原因,另一方面,要专事专项,专人专事。资金牵涉很多人切身利益,也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村镇两级在管理资金和债务上,不仅是要有专门的财会人员,及时培训学习,更要保证钱账分离,很多乡镇债务账目不清,深究在于村级存在钱账混乱,私人挪用等情况,这就直接造成了乡镇难以统计审计,对很多债务不清不楚。
其次,多方位的偿还旧账,是债务清偿的重点。旧债不偿,新债不断的恶性循环,势必对政府和整个队伍的形象甚至行政执行力造成严重影响。债务清理,重要的一步就是对旧债的偿还。我们不能走过去那种通过融资这种单一的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解决旧债问题。融资要的不仅仅是好的平台和项目,其后续的投入和监管造成的资金压力更不能忽略,光靠融资只是在变相的滚大债务这个“雪球”。对于旧债,要分清别类,针对产生不同的原因进行具体解决。比如乡镇一般的接待支出,就应该严格规范支出接待标准,从严把关;对于那些因债权人过高偿还要求的债务,就要协商调解,及时偿还;还可以扩宽乡镇经济发展渠道和方向,不一定非要去找新的发展平台,融资项目,像对一些农业大镇,可以向市场化和规模化发展,对乡镇的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以典型农户带动全镇经济,增加全镇财务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为偿还旧债创造经济条件。
最后,规范融资平台,不增加债务清偿新压力。乡镇融资平台融资成本偏高,项目缺乏回报,偿债严重依赖土地,自身缺乏经营管理与盈利能力,管理机制也不健全,此外政府的担保这些弊端无形中混乱了整个融资环境。融资确实可以创收,也是现今经济发展有效途径,但是乡镇融资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一味追求高规格的融资项目,也不能任何项目都不拒。融资项目的选择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进行,压缩融资成本,尽力摆脱过去那种以土地为生存的融资平台;在融资过程中,细节需要把握清楚,经营投入产出比必须明确,项目回报率、回报周期,项目市场存活率和发展潜力等都要有充分的摸底调查,因地制宜是融资选择的唯一标准。融资是创收不是增压。比如成功的长阳模式并不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我们在融资时要做的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总结,细心发展。
乡镇债务是个长久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牵涉面广,复杂程度高,解决手段艰难,需下大力气,下苦功夫,但是我们不能不解决,随他而去。让乡镇债务不再是一张张欠条,让乡镇债务问题烟消云散,关乎大局,关乎发展,关乎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