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營銷擴張 輕產品品質 凡客式微 究竟需要反思什麼?
2014-11-03史瑩
史瑩
案例重現
2014年6月30日,公路快運企業天地華宇集團宣佈,收購原凡客旗下的快遞企業如風達,後者將作為天地華宇旗下的快遞品牌獨立運營。
如風達優良的配送服務曾是凡客的一塊招牌,在如今各大電商紛紛佈局自建物流的大環境下,失去物流支撐的凡客如何重塑輝煌,令業界擔憂。
凡客消失在頭條區已經很久了。2010年火熱的凡客體之後,凡客的壞消息就接踵而至:從服裝擴張至3C失敗告終,估值一路走低,市場份額縮水已成常態……而如今,凡客曾經旗下的全資公司如風達也宣佈徹底脫離凡客,投身中信產業基金控股的天地華宇集團懷抱。愛反思的凡客董事長陳年,究竟需要反思什麼?
這幾年反思,已經成了凡客創始人陳年近年來的保留節目。從2011年的公司管理層決策失誤,到2012年的品類擴張過快,再到2013年的盲目追求規模和增長率,陳年似乎總能為凡客的迷失把準脈。但經歷了3年的反思和改造,陳年還是沒能找回當初那個凡客。那個我們曾以為會成為中國優衣庫或者無印良品的凡客,如今似乎正在成為下一個PPG。
幸運的是,在遭遇了資金鏈斷裂、拖欠供應商貨款、裁員等一系列的陣痛後,凡客終於在2014年初迎來了甘露——由雷軍領投的1億美元融資,並打出了像小米學習的口號。然而如今已經過去半年的時間,這些舉措目前還未能將凡客誠品從沒落泥潭中拉出來。
曾經的無限風光
2010年「凡客體」橫空出世,並迅速掀起了全民造句的狂潮,一度成為當年最熱門的網路事件。凡客的品牌被網友們一遍又一遍,自發地傳播著。令人尖叫的文案,配合著韓寒、王珞丹的青春形象,這一切為凡客注入了年輕、文藝又特立獨行的基因,使其受到一二線城市白領和高校學生的喜愛。與其他還在拚款式的傳統服裝品牌相比,凡客已經開始為品牌「講故事」了。
凡客也是用戶體驗的先行者。為了做好最後一公里的服務,2008年就開始組建自己的物流公司如風達。從北京、上海、廣州三座城市的5個網站,到如今覆蓋28個城市的150個網站,如風達的擴張速度與它的配送速度同樣高效。加上先試穿再簽收的獨特體驗,快速退換貨的售後流程,物流優勢也為凡客聚攏了一大批忠實用戶。
在成功行銷和優質服務的支撐下,凡客的銷售額每年翻番增長,2010年,已經達到2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銷售額。勝利的喜悅籠罩在陳年頭頂,在做2011年計畫的時候,他提出了衝擊百億銷量的目標。突破「服裝品牌」的定位,不斷地擴充品類,從化妝品、家居用品到數碼產品,凡客成為了一個什麼都賣的電商平台。
陳年當過編輯,曾用自己的人文情懷幫助雷軍將卓越網做得風生水起,但他卻並不懂服裝。用陳年自己的話來說「賣服裝比賣書賺錢多了,於是,我們就拿了400萬元去訂做襯衫,其他的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於是我們所見到的凡客,並不像一家服裝企業,而是一個純粹的互聯網企業。從服裝電商到綜合平台,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刷新銷量,進而再獲得更多的融資,最後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這才是凡客最初預設的發展路徑,也是投資者和市場對它的期待。
品類瘋狂擴張走向另一個轉折點
2010年左右,凡客在市場的東風下一路狂奔,一面完善如風達的管道,一面進行品類擴張。最多的時候,凡客有30多條產品線,除了服裝、百貨,甚至連拖把都賣,反正開一條產品線就能多5000萬元的銷售額。
這次瘋狂擴張所帶來的危機很快顯現出來,2011年凡客的最終銷售額為39億元,與百億目標相差甚遠,而且為凡客帶來了6億元的虧損和14億元的庫存。糟糕的財務數字也讓凡客上市的預期落空。接下來的一年裏,凡客開始了艱難地清理庫存,它拋棄了家電、數碼等高毛利的行業,而回到自己的起點——服裝,到現在只剩下服裝、箱包、家居等八大品類。
在凡客2013年的年會上,陳年對外宣佈第四季度的現金流好得「一塌糊塗」,庫存週期也降至30天以內,但是這樣優秀的現金流卻是以「虧本甩賣」的方式獲得的。凡客的網站上滿屏「29元起」的廣告,甚至還有「9元區」、「10元區」。凡客的形象在「29元」的價格錨定效應下從曾經的「文藝范兒」、「精緻白領」徹徹底底變成了「沒品的廉價貨」。
營銷噱頭華麗核心競爭力缺乏
2011~2013年,陳年已經反復三次對凡客進行反思,幾乎每次都能切中要害,但卻是年年反思,年年虧損,只能靠融資輸血來度過危機。而2014年陳年反思的結果是,向小米學習,把產品做好。的確回頭看來,凡客7年來越走越遠的癥結就在於產品。
凡客曾经一直忙著打廣告塑品牌,忙著搭建大平台和找投資人融資,卻唯獨沒有想過做產品。凡客的高管,大多還是當年從卓越網或其他互聯網公司而來,更擅長的是互聯網運營,而來自傳統服裝行業的人少之又少。正因為這樣,凡客在對服裝生產的整個流程上都缺少足夠的控制力。
凡客的代工廠設在服裝製造產業密集的珠三角和長三角,還有重慶、越南等地,可就是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凡客也沒有設立專門的採購部,大部分採購和生產人員都常駐在北京,只是在要量產的時候才會到工廠來。而來的人,由於對生產本身也不熟悉,草草看一眼,在質檢環節沒有足夠的重視。於是,凡客的品質問題開始頻頻爆發,衣服縮水、變形、褪色,鞋幫和鞋面分家,甚至斷裂。
凡客一直以來想要成為優衣庫那樣的快時尚品牌,而優衣庫掌門人柳井正一再強調「服裝就是資訊本身,這種資訊來自於設計,也來自於品牌本身。」設計或許是比產品品質更能影響品牌形象的要素,這卻是凡客的又一短板。
除了帆布鞋有一支成型的設計團隊,凡客其他品類的服裝基本上都是靠買手採購樣品。一直到2013年6月凡客才建立起自己的版房,而此前諸如版式設計這種服裝的關鍵環節一直是草率地交給代工廠。
即使有了自己的「專業版房」,凡客生產出來的服裝在版型上也依然受到詬病。由於缺乏設計能力,凡客甚至不如同樣是做服裝電商起家的裂帛、韓都衣舍等「淘品牌」有號召力。
這也許和凡客最初是靠標準化更強、品類更少的男裝起家有關,凡客想要學習優衣庫靠走基本款圈定用戶,卻只學到了最淺層次的表面。優衣庫儘管款式相對較少,但是在面料科技研發上卻有著強大的實力,開發出了AIRTECH、DryT-Shirt、BRATOP等一系列有著非常高技術含量的服裝,備受追捧。
凡客選擇了與優衣庫同樣的材料合作商東麗公司,但合作開發的衝鋒衣卻飽受詬病。當陳年身著衝鋒衣被暴雨淋撒的照片傳到微博上時,卻引來了一陣質疑——衝鋒衣的核心點難道是防雨?
凡客曾經是乘風而來,扶搖直上,但是正如陳年自己所說因為虛榮,過於追求規模和增長,讓凡客忘記了自己做好產品的本質。意識到問題後的陳年開始準備開始回歸到產品本質,獲得了雷軍1億美元的投資,以及開始向小米學習,對於這場為時已稍晚的補救行動最後的結果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是肯定的是在互聯品牌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這場翻身之路註定不會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