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雅的绽放

2014-11-03刘飞燕

创作评谭 2014年6期
关键词:印象派观者画家

刘飞燕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出现了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这几个艺术流派的出现打破了西方绘画一贯的“酱”色调,以五彩斑斓的颜色闪耀着观者的眼睛。因为他们的光芒,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了这期间的另一艺术社团——纳比派。纳比派1891年出现在巴黎,于1899年解散,在艺术长河存在的时间极短。

爱德华·维亚尔(1868年-1940年)和皮埃尔·博纳尔(1867-1947年)是纳比派最有才华、最具代表的两位画家。由于纳比派在很多美术评论家的著作里只是被笼统的介绍,被称为“亲情主义”的画家维亚尔更是一度被忽视。直到2004年,巴黎大厦宫国家画廊为维亚尔举办了作品回顾展,人们才重新认识了维亚尔和他的作品。维亚尔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家庭,一生大部分时间和母亲、姐妹居住于巴黎,终生未娶,他多以表现温馨的室内景和肖像著称于世。其作品不仅能使观者感受到他对色彩的超强感知力更能在他作品中读懂他对身边一切事物的热爱。

纳比派主要理论家莫理斯·德尼提出该派的主要特色——两种变形:客观的变形,它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素;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挥。他们主张要从美和装饰的角度出发对自然界进行“重新安排”,认为印象派过于强调视觉的真实,不赞同古典的模仿和写实观念,注重创造诗意现实。维亚尔是最能体现纳比派特色的画家之一。

如果以音乐术语来表述绘画流派差异,印象派属高音类,因艺术家们认为对自然的一切描绘都必须“在现场”完成,记录下来的场面是在那一瞬间看见的东西,所以画家要是希望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画面,就没有时间去调配色彩,必须疾挥画笔把颜色直接涂上画布,多考虑整幅画的总体效果,较少顾及枝节细部,因此其画面色彩充满激情,让人看了总有嘹亮和亢奋感。维亚尔的油画则属于和弦类,他是把对色彩的感性认识和现实景象进行诗性主观情感上的再创作,很多时候维亚尔并不会对景写生,他的作品所表达的都是自己内心的想法,把单纯的色块附着于想表达的物象上,再加以朴素的色调,给人带来装饰,简约的感受,他的画面色彩平缓,没有太大的波动。这种色彩的表达可能和画家的性格及外在环境也有很大关系,维亚尔性格相对内向,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生长环境让维亚尔的内心觉得知足和幸福,因此其画面总是充满着温馨和爱的氛围。

纳比派很多画家认为对景写生常会被自然所诱惑,摆脱不了视觉的真实,如果有了实景,可能会被对象牵着鼻子走,这样就没有了自己的主见,通常画出来的东西也只能是对自然的重复描摹而已,他们总是专注于对物象的长期情感投入并加以描绘。观赏维亚尔的画面,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沉浸其中。他的画面大多以灰调呈现在观者眼前,给人以沉静、优雅之感,细读他的作品会发现画面中的色彩都在安静中舞蹈,灰色里总会跳跃出若隐若现的星光,颜色在整个画面中流动和互相浸透,画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色彩在和谐的氛围中让观者觉得心绪安静、柔和,给人以无限遐想和回味。如1895 年的《穿蓝色衣服的女人和孩子》, 虽然只有右前方一块钴蓝色占据着画面, 但它的同类色渗透到了远处的墙上和墙上的画中, 甚至深紫色的布料上也沾染了星星点点的蓝;位于画面中心的那点中黄也忽而串到墙上变成了橘黄和土黄, 忽而往外串到近处靠椅和人物蓝色的衣服里;红色也有着类似的布局和变化。这样的色彩特点在他晚期作品中愈发明显和成熟。

形式美感之产生多半缘于形象结构和色彩组织的艺术效果。维亚尔的绘画特别讲究画面的构成,对于物象也是有着自己独到的处理方法,与印象派在短时间摄取事物表面的色彩和形态相比,可谓是匠心独运。

在维亚尔的绘画历程中,东方浮世绘艺术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构图打破传统的透视和因空间关系造成的虚实、远近关系,作品中体现出平面化特点,平面化的空间里不需要考虑太多的色彩层次和冷暖变化来表现“三维”的空间,仅需把色彩进行一些大小的分割,然后把它放在画面中需要的位置,在平面化的构成对比中寻求统一和协调。他描绘现实不用中心透视法,而是依据主观和装饰性的观念所带出来的形式,体现出一种富有节奏和情趣的美。如1892年的《裁缝工作间》,作品以平面的形式与分层的图案结合起来,用一块暖黄色花墙纸为背景,从画面左边的深色布匹到最右边站立女子裙装上两条黑色的条纹图案,让观者可以感受到隐藏于画面中一条富有节奏,犹如五线谱的优美线条,它横向地贯穿于整个画面,使原本比较平板的构图因这条上下跳跃的线给人以音乐的节奏美感。画中同穿红色系的一个女子和女童,因所占色块的大小、高低不同,形成一个对比而又相互呼应的形式美法则。画面整体以暖黄灰色调呈现,灰紫的墙纸花纹及画中一个穿灰紫条纹长裙的坐式女子都与暖黄灰调形成一种色彩上的互补,作品给人一种节奏优美,温馨、快乐的气氛。因此看出,画家为适应画面整体构图的需要善于运用图案和色块消除空间透视,引起观众的联想。他并不着重表达对象的外在面貌和具体环境以及光影的表达,而是呈现其精神状态及其放置画面中的整体美感。维亚尔这种绘画特征在1892年创作的《公园》《保姆和孩子在公园》《轻抚一只狗》《毽球游戏》等系列作品都有明显体现。

维亚尔是一个情感细腻且敏感的画家,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读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中亲情的重视,他母亲是他经常表现的对象。如画母亲缝纫、烹调、梳妆、打扫卫生等,从他对母亲的各种场景、动作的描绘可以看出,他对家人行为举止上的观察、刻画可以说是细微极致。在他的画笔下母亲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入画。他所有作品的创作素材都来源身边最真实的人物、景象,没有矫揉造作的动作,华丽的场景。缝纫室、餐厅、卧室、楼下花园等等都进入了他的画面,他以旁观者的姿态,观察着他身边的人和物,用他朴素的色调,诠释他对艺术的理解。

在一个百花争艳的艺术年代,维亚尔的绘画艺术犹如一朵兰花,优雅绽放。他的作品始终给人一种轻松、畅达、不求名利的真我感受,他那质朴的绘画方式,温馨的画境,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当下各种艺术现象、流派充斥着人们眼球,难以判断艺术标准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也正是一朵优雅绽放的兰花吗?

猜你喜欢

印象派观者画家
端午节观龙舟赛
名家/[法国]毕沙罗
酷炫小画家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拍卖
什么叫做“现代印象派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