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编
2014-11-03
报业类上市公司发展战略变革
大众报业集团半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任义忠在2014年3月(上)《青年记者》刊文,认为报业类上市公司正由单一的传统纸媒运营商向全媒体运营商和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转变,战略变革成为报业发展的关键词。传统纸媒业务:转型升级。一是继续挖掘报业潜力。要充分发挥优势,全面提升传播能力和市场对价能力,牢牢把握传统媒体经营与新媒体经营的平衡:二是向“以用户为核心”转变。实现传统报业向基于媒体信息服务的媒体社区平台转型。三是优化区域结构和产品结构。四是互动式营销模式变革。报纸由线下的单一媒体营销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整合营销和互动营销转变。新兴媒体业务:产业转型。未来几年,新兴媒体业务在报业类上市公司业务结构中的比重将会大幅上升。一是巨资涉足互联网增值业务。二是积极培育网络媒体。三是拓展户外媒体领域。四是进入影视领域。五是尝试大数据营销业务。多元化业务:业务拓展。一是搭建文化产业投资平台。二是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经济。三是涉足小微金融服务领域。总体来看,非报产业收入目前在报业类上市公司总收入中的比重较低,对利润的贡献非常有限,还不能成为媒体公司重要的收入利润来源。同时,不论是传统的媒体经营,还是非报产业的多元化拓展,都要向专业化、规范化管理转变。在多元化经营方面,报业类上市公司还需要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人才结构等因素的局限,并通过建立健全内部风险管控体系,有效防范盲目多元化和过度多元化的经营陷阱,实现跨行业稳健发展。
党报评论如何数字化生存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2014年第3期《新闻战线》刊文,以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办的微信公共账号“人民日报评论”为例讨论了党报评论的数字化生存。卢新宁认为新媒体的挑战第一阶段来自消息源的多元化,第二阶段则蔓延到了评论领域。近年来,主流媒体的评论,遭遇了网络评论的“热核聚变”。这决定了实践者必须对新媒体的变化保持敏锐感知。首先,耍转变语态,主动接近新媒体传播场。《人民日报》评论以多品种、多品牌、多形态的产品集群,对接新媒体舆论场的各种需求。其次,创新形态,主动进入新媒体传播场。“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上线,进一步提升了党报评论的新媒体指数。它是微报纸,是一个扩大影响的第三方平台;它是微社区,是一个全新的互动型评论社区:它还是微刊物,是一种全新的主流声音传播形式。然而,传统主流声音要进入新媒体舆论场,还需从价值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新媒体能力”。第一种能力,体现在坚守恒定的价值体系。当前的评论竞争,不仅比速度和平台,更比角度和深度,是一种价值观的较量。第二种能力,体现在创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必须不断丰富自己在互联网科技、新形态传播上的知识,掌握大数据时代的论证方式,更新云计算时代的传播理念。第三种能力,体现在构建完备的话语体系。实际上,主流媒体有着丰富的“语料库”。我们党在长期文宣工作中形成的表达传统,我们的时代在不断变化中积累起来的表达方式,都可以为我所用,成为突破刻板语态的丰厚资源。
互联网的下一个十年:在四种“子网络”的演进、互动中生长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在2014年第3期《新闻与写作》刊文,认为过去20年,互联网在中国的所有变化实质上都是“连接”的演进。前Web时代的关键是终端的连接,Web1,0时代的重点是内容的连接,这也意味着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登堂入室,此后网络媒体迅速成为了整个传媒格局中的重要力量。Web2 0时代的核心是人的连接,这导致了社会化媒体的兴盛。这三个阶段,产生了互联网上三种主要的“子网络”
终端网络、内容网络、关系网络。但今天互联网上正在发生的变革,将使第四种“子网络”开始普及,那就是在线购物、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金融等构成的服务网络。放眼下一个十年,可以预期的是:互联网的起点——终端网络未来还将完成一次大“爆炸”,其导火索是物联网。物联网会造就一个“泛终端”时代,它将使一切带传感器的物体都有可能成为终端,包括“人”。大数据、语义网等技术则将使互联网上的内容连接、关系连接向智能关联发展。服务网络的新跨越也正在展开
在线购物改变的不仅仅是购物活动本身;在线教育不仅是优质教育资源翻越校园围墙的过程,更是围墙内的教育体制变革的过程:在线医疗服务将更多地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在线支付挑开了互联网金融战的序幕。互联网是在这四种“子网络”的演进、互动中不断生长的一个生命体。要在互联网时代生存,我们必须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参与这个生命的成长、跨越的过程,而一切的前提是,要有变革自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