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比较分析①
2014-11-01符黄德黄海能邓元央黄华东李传玉覃成箭罗起胜
符黄德,黄海能,邓元央,黄华东,李传玉,覃成箭,罗起胜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fuhuangde@126.com)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等特点,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1]。目前治疗少量出血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方式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2],但临床上对于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尚存在众多争议。立体定向穿刺手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微创手术,能较好地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进一步了解立体定向穿刺术的治疗效果,本文对立体定向穿刺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68例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患者入院后主治医师向患者本人或患者直系家属充分告知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各自的利弊,由患者本人及患者直系家属自己根据意愿选择。其中行立体定向穿刺术治疗的为立体定向穿刺组(34例),行内科保守治疗的为内科保守治疗组(34例)。立体定向穿刺组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4.7±5.8)岁;平均出血量为(28.6±3.8)ml。内科保守治疗组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2.8±6.5)岁;平均出血量为(26.7±4.2)ml。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立体定向穿刺组在局麻下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根据CT扫描定位,利用立体定向原理,以血肿中心距头皮最近点为穿刺点,采用三孔硅胶细软引流管置入血肿中心,缓慢抽吸陈旧性血性液体后固定引流管。自引流管向血肿腔注入尿激酶2~5万u,每日查看引流情况并记录,常规引流5~6d后拔出引流管,常规复查CT,监测颅内血肿量及脑水肿情况,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情况,术后第7d拆线处理。
内科保守治疗组入院后均予以甘露醇、呋塞米脱水降颅内压等治疗,病程中常规复查头颅CT,监测血肿吸收情况及脑水肿程度,关注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情况,调整用量。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观察的指标主要有:①平均住院时间;②平均治疗费用;③日常生活能力(ADL)。
1.4 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病人随访3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为6级:Ⅰ级:独立活动无需帮助、指导;Ⅱ级:能活动,但需帮助指导;Ⅲ级:需具体帮助方能完成活动;Ⅳ级:无活动能力,需他人搬动或操持代劳;Ⅴ级:植物状态;Ⅵ级:死亡。将ADL分级中的Ⅰ~Ⅲ级归为“预后良好”,Ⅳ~Ⅴ级归为“致残”,以此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疗效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pidata 3.0双轨核查录入,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方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立体定向穿刺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方式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比较 ()
表1 两组治疗方式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比较 ()
组别 平均住院时间(d)平均住院费用(万元)立体定向穿刺组14.70±1.80 1.25±0.47内科保守治疗组 25.80±2.30 2.14±0.53 t 22.161 7.326 P<0.001 <0.001
2.2 两组治疗方式的疗效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立体定向穿刺组的良好率为41.18%,明显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的1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方式的疗效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3],且随着社会老龄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但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式一直存在争议[5],过去手术治疗常采取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治疗,对患者的伤害较大,且疗效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影像学检测设备的发展,微创手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立体定向穿刺手术的安全性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结果表明,立体定向穿刺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组相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手术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达到或超过内科保守治疗效果的趋势,与国内以往的研究具有一致性[7]。原因在于立体定向穿刺术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势,立体定向穿刺后,在血肿引流及自身吸收的共同作用下,患者恢复更快,预后较好,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对于治疗病情缓和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一项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6]。
立体定向穿刺术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立体定向穿刺组的良好率明显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机制可能与患者进行立体定向穿刺术后,积血得以清除,减轻其对脑组织的压迫[8],降低脑组织继发性损伤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致残率也随之下降。立体定向穿刺组的病死率与内科保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是由高血压脑出血的性质决定,高血压脑出血往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存在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
综上所述,立体定向穿刺术对比内科保守治疗在治疗少量出血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预后,明确立体定向穿刺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意义,结果表明立体定向穿刺术具有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致残率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Zhao JZ,Zhou LF,Zhou DB,et al.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aspiration versus key-hole craniotomy for spontaneous putaminal haemorrhage:a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s[J].Hong Kong Med J,2009,15:274-279.
[2]覃海涛,陈宏谋,卢先富,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少量大脑半球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2,40(3):311-313.
[3]崔润梅,王俊海.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与微创治疗临床对照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8):44-45.
[4]叶锋,张宗平,王微,等.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1):41-42.
[5]Liu L,Shen H,Zhang F,et al.Stereotactic aspiration and thrombolysis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ellar hemorrhage[J].Chin Med J(Engl),2011,124(11):1610-1615.
[6]李浩,张帆,刘文科,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适应证分析及疗效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3):240-243.
[7]张毅,方永军,侯文.立体定向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0,23(3):169-170.
[8]张超,谢延风,但炜,等.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10):62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