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到尘埃的生命之花
2014-10-31梁雪琪
梁雪琪
一
他们以捡垃圾为生,男的每天早出晚归,女的在“家”整理垃圾。而每到饭点他必定带吃的回家,两人有说有笑地吃饭。慢慢地,他们的“家”多了很多“家具”。一辆老式、锈迹斑斑的自行车,一个很小的柜子。女人把“家”收拾得整整齐齐,还养了些不知名的植物。那个“家”愈发有生气。
南方的夏季,台风时常光临。有一天雨下得很大。外出回来时,看见女人站在垃圾房前玩水,而他们那个“家”早就被风刮得不像话,完全不能避雨。我想了想,匆匆回家,拿了把大雨伞和一些吃的给她送过去。我把东西给她的时候,她就一直咧着嘴笑,嘴里喃喃说这些我听不懂的话。我笑了笑就回家去了。
自那以后,家里不用的书和报纸我会留着,带点吃的,总给他们拿过去。我知道,在这城市里要生活下来是多不容易。有次,他们刚好在。女人还是咧着嘴在笑着,男人却一本正经得给我鞠了个躬,然后憨厚地说了句,谢谢。我摆摆手笑着走了。
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了他们的故事。
女人原先有个殷实的家,儿子溺水死后疯了,被夫家遗弃,到处流浪。男人是农民工,家境一般,不幸的是在工地做事伤了手,干不了重活。离开工程队后,靠捡垃圾为生。遇到女人时是个下雨天,两个人在桥洞下躲雨。女人虽痴傻,却非常听他的话,懂得心疼他。于是,两个人就开始一起生活。他说,一世人,求什么呢。就图个知冷知热的人。说话时,他笑着看着她,眼里满满的温柔。女人依旧咧着嘴笑。
我心头热热的。这份爱,低到尘埃处,却那样真诚。
二
每次回家,我总要坐车,穿过大半个城市,到南区柳水巷的美食街吃馄饨。
多年前,那里还只是条小巷。女人在小巷里摆摊,卖馄饨。在一众小摊里一眼便能瞧见她。煤气,移动煤炉,旁边放着一个木桌子,用来放锅碗和原料,四张木桌子和椅子。这些和旁的人没什么区别。惹人注意的是,她家的桌子上铺着干净的碎花桌布,上面整齐地放着调料和纸巾,还有一盆塑料山茶花——地面上也保持干干净净的。
女人三十八岁上下,中等个儿,皮肤白皙,粗黑的头发总是编着大辫子,爱穿棉布衣裳。衣裳虽旧,却很干净,棉布衣裳上绣着些花儿,简单素雅。她特爱笑,那笑清清爽爽的,像春天的阳光。也爱招呼人,声音细软甜甜的,让人听着特舒服。她家的馄炖皮薄馅多,汤也鲜美。尤其是辣椒,做得特好吃。她家的摊儿就她一个人在忙活,有时候会有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跟前帮帮忙。她虽忙却不乱,手很灵活。
不知道是她家馄饨的缘故还是她的缘故,她的摊位每到吃饭的时候人都很多,大家也乐意等。
有天晚上,八点多了,我去她那里吃馄饨。冬天天冷,黑得快,吃馄饨的人不多。女人给我煮好馄饨,就走了出去。那个常来帮忙的小男孩在我旁边——那是她儿子,旁边放着一款老式的复读机,听英语用的。复读机有些破损,他正专心地拿着透明胶布缠着。
我问他,辰辰,怎么不换一个呢,班里的同学都不用这个了吧。他点点头,还能用,将就着用就行了。我说,怎么不让妈妈给你换一个呢,同学会不会笑话你。他说,妈妈把她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我,我觉得挺好的,不用羡慕别人的。
我当时心口处微微地震了一下,然后仔细地瞧着这孩子——他有些瘦小,皮肤也随他妈妈一般白皙,冬天的寒风把他的小脸刮得红红的。男孩不自觉地说了声,啊,真冷。这会儿,女人正好过来。听到这话,女人走过来捂着他的脸,说,马上就回去了,辰辰再等会儿。正准备捂他的手,男孩迅速把手移开,自己用力地来回擦,妈妈,你别捂我了,冷着呢!待会可要把你给冷着了。我自己搓会就好了,搓好了你再握。
女人不说话,握着他的手呼了呼气,然后就收拾东西回家去了。
后来听人家说,她家原在小镇上,生活也算一般。后来跟着她家男人来城里打工。再后来,她男人没了,家里四个老人都由她照顾着,爷爷中风瘫痪在床。她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和老人很是艰辛。
前年,因为城市建设,巷子被拆了,起了新的美食街。女人在老地方租了间店铺卖馄饨。生意越发好了,她雇了两个服务员——我知道她的日子有了起色。
他们的生活会好起来。毕竟,就算生活再苦,他们心存美好,不放弃希望,生活便不会辜负他们。
三
那天,回到小区楼下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一群人围在小区门口,我好奇地去凑个热闹。
一位老大爷不停地念叨着,辛苦养大的儿子啊,你怎么不要你爹了。旁边一位黝黑的小伙子不停地劝着,咱先回家再说吧。围观的人们开始指责那位小伙子。我鄙视地看了那个年轻人一眼,年纪轻轻就不懂得尽孝,活该被说。
出差半个月。
回家,刚到楼下,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让去小区门口取快递,我一听傻眼了,我住的是老小区,没电梯,而且这次买的是书架,店家发的快递只到小区门口。我把行李放在管理处,跑到小区门口,发现快递小哥居然是那个“不孝”黑小伙。他看见我露出了笑容,我礼貌地回应,签了字,寻思着怎么弄上去,他笑呵呵地说,不然我帮你搬吧。我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就扛着东西走进了小区,一边问我,你住几楼。
他不仅帮我把书架搬上去,还顺带帮我拿了行李,帮我安装好。
对于之前的不礼貌,我有些赧然。他倒是坦坦荡荡。我有些不解,这般热情的人不像是“不孝”之人啊。
听楼下王大妈说,她的仓库租出去了,就是上次在小区门口吵架的父子俩。准确来说,是那位老大爷。原来,他们并非父子关系。那位老大爷原是工厂职工,老伴去得早,下岗后一个人省吃俭用把唯一的儿子抚养长大,哪曾想,儿子娶了媳妇忘了爹,媳妇对她公公尽是冷嘲热讽,穿不暖吃不好。后来老爷子病了,脑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被媳妇赶出了家门。老爷子脑子不好使,以为儿子住在这个小区,来找儿子来了。可他儿子听说搬去其他城市了。那位小哥看他可怜,帮他租了个小仓库,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還常来看望老爷子,最近老爷子情绪稳定很多了,能想起很多事情来。
我讪讪地笑了。原来,我们都误会他了。
邻居们都尽量帮着照顾老爷子,他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
中秋夜,我拿着月饼下楼准备给老人家送去。发现,仓库的门口上,小伙子和老人家在喝着茶,月光下的这一幕,很温馨很动人。
(编辑/袁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