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治理绩效提升的突破点

2014-10-31杨雪冬

人民论坛 2014年28期
关键词:协调性政府制度

杨雪冬

【摘要】 当下的地方政府创新处于新的起点上,面临着升级转型,应提高创新的规划性,改进创新的协调性,增强创新的针对性,重视创新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创新 消极情绪 【中图分类号】D630.3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政府的履职,推动了国家治理绩效的提高

地方政府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力量。中国是一个内外部关系处于快速变革,治理问题层出不穷、复杂多样的大国。在这样的大国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处于国家-社会,中央-地方、国内-国际的三维关系之中,承担着体现国家形象,贯彻国家意志,执行上级政策,反映社会诉求,直面各类矛盾的多重功能。然而,由于这些功能相互间存在着紧张关系,使得地方政府常常处于矛盾的焦点,成为社会舆论关注和批评的对象。尽管如此,各级地方政府的履职,推动了国家治理绩效的提高和改进。尤其是地方政策在诸多政策领域的探索创新,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实验功能、示范效应、减震效应。

地方政府创新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断推进的。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可以视为标志着政府创新进入新阶段。之所以这样说,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十八大之后,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地方政府创新设定了框架、目标和评价的原则;二是确定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改革创新基本原则,并且更加强调顶层设计下的试点探索、地方首创。这确定了地方政府创新要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路径。

需要警惕的三种消极情绪

当前,各级地方政府正在围绕中央的精神和要求,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和行为习惯,努力与中央保持步调一致。然而,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和各地差异化的具体情况,依然需要保持创新精神,坚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发挥改革试点的侦察兵和先遣队作用。

需要警惕三种消极情绪:一是畏难情绪。当下以及将来的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制度因素和复杂利益关系。如李克强总理所说,触动既得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一些领导干部见到问题绕着走,或者视若不见,或者有意无意地留给下任或者推给左邻右舍,自己只求任内无事,平安落地。

二是等靠要情绪。将遵守政治纪律理解为等待上级明确指示,即便是可以在职权范围内解决的问题,也要反复请示汇报,以求得到“尚方宝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把心思花在向上级要政策、要资源,而不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动员自身的资源,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

三是厌恶创新的情绪。这是一种非常有毒害的情绪,会严重扰乱政治运行的环境,也会使一些地方政府的言行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变化与要求。一些领导干部不仅自己没有创新意识,还干扰和打压下级干部的创新冲动,甚至堂而皇之地说制度已经完善,法制已经健全,创新没有必要;有的领导干部对于上级的要求过度解释,自我束缚。有的领导干部则缺乏创新能力,不知道如何探索和运用新方法新措施来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

政府创新的升级转型

当下的地方政府创新处于新的起点上,面临着升级转型,应该在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首先,提高创新的规划性。创新是由问题或危机驱动的,但并不等于说创新不能进行规划。随着治理问题的复杂化以及各项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更有必要提高创新的规划性,这样才能避免地方政府创新与制度框架之间产生冲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创新在制度改进过程中的实验功能和知识积累功能,从而使散落在各地的创新,形成制度突破的合理。要提高地方政府创新的规划性,地方决策者就要将顶层设计理念贯彻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既要充分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走向,也要了解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需求,提高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预判能力。

其次,改进创新的协调性。各地、各领域发展的不平衡,是激发创新的重要原因,但是创新要深入持续必须提高协调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动员资源,克服制度性摩擦阻力。提高创新的协调性,要重点理顺创新举措与现有制度政策的关系,创新者与创新团队的关系以及政府创新与社会接受程度的关系。目前,许多地方的创新之所以行之不远,或者半路夭折,除了因为创新者的变化外,更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创新与制度环境缺乏耦合,没有得到社会公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因此,要增强创新的协调性,就要更加重视地方政府与本地社会及上级政府之间的沟通。

第三,增强创新的针对性。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容易的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留下来的都是难题,硬骨头,因此创新的针对性更加重要。固然,这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精神,更要有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而科学分类,区别对待就是重要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改革要区分情况、分类推进。对于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要加快推进;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要加快研究提出方案,制订具体改革策略,全面统筹和审定后,适时推进;对于认识还不深入,但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对需要推进的制度性建设,需要修改完善的法律,要加强研究、尽快启动。

第四,重视创新的可持续性。创新是问题导向的,但是解决问题方式是多样的,以至于一些地方采取的是不惜代价的方法,将创新视为政绩工程。正如恩施市委书记说的那样,“经常以一俊遮百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为‘成功秘诀。安排基层做一些盆景、微缩景观” 。这样做,虽然能够短时间内创造出漂亮的样本、树立起光彩的模范,但往往难以维持,因人事变化而“人亡政息”。要增强创新的可持续性,除了要对创新进行科学设计外,还要重视创新的投入-产出,尤其是要扩大创新的社会基础,凝聚更广的社会共识。

(作者为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05月28日版。

责编/马静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协调性政府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一种基于非协调性跳频通信的高效密钥协商方法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