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界沟煤矿“紧急避险系统”
2014-10-31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41)
浅谈界沟煤矿“紧急避险系统”
胥海艳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41)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
界沟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监测
一、“紧急避险系统”在整个矿井中的基本建设
(一)监测监控系统
界沟煤矿现使用的是KJ70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2007年11月投入使用,系统在地面中心站配备了双回路供电和不小于2h的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中心站供电电源及设备具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通讯线路安装了避雷设施,并可靠接地;主机为双机热备份,24h不间断运行;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在5min内能投入正常工作;联网主机配备了防火墙、短消息报警平台等网络安全设备。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等要求,现共安装监控分站20台、甲烷传感器48台、风速传感器7台、一氧化碳传感器16台、烟雾传感器7台、温度传感器14台、负压传感器6台、机电设备开停传感器22台、风门开闭状态传感器11套、声光报警器11台、断电执行器25台、馈电开关传感器25台。地面中心站实行24h值班,并做到了与矿调度所联合值守。安全监控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满足装备齐全、运行正常、闭锁可靠、处置及时、上传稳定的要求。
(二)人员定位系统
界沟煤矿现使用的是KJ128A型矿用人员管理系统。2011年10月投入使用,系统在地面中心站配备了双回路供电和不小于2h的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中心站供电电源及设备具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通讯线路安装了避雷设施,并可靠接地;主机为双机热备份,24h不间断运行;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在5min内能投入正常工作;联网主机配备了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终端通过浏览网页实现信息共享,便于各级管理部门实现远程监管。根据《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等要求,现共安装检卡系统一套(含井口检卡仪1台,多媒体显示器、音箱各1台)、传输分站11台、读卡分站25台、标识卡1556张,配备了标识卡搜索仪2台,以便于对井下携卡人员进行搜寻。矿调度所设置了人员定位系统地面中心站,并配备显示设备,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人员定位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满足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三)通信联络系统
界沟煤矿现使用两套通讯设备,在矿井安全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
1 行政交换机 。采用ZXJ10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用于办公楼、生产单位及宿舍楼通信,与铁通公司并网出局。
2 生产交换机。采用KTJ-256型数字程控交换机,主要用于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矿领导及各科室值班调度。
二、“紧急避险系统”在避难硐室内供电系统、监测及通讯
(一)供电
矿井供电回路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即使避难硐室不在避险状态,监控分站、读卡器、传感器等均处于工作状态。矿井事故发生后,避难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如果矿井供电回路完好,直接使用该套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安全性最好。
1 供电电源及配电方案。正常动力及照明:避难硐室两路专用AC660V电源线路分别引自邻近变电所660V不同母线段专用馈电回路,经不同馈电开关给安全监控电源箱、人员定位电源箱及660V/380V变压器配电。避难硐室照明电源引自本硐室外专用照明综合保护装置。
事故照明:当井下事故发生后,如正常照明电源未损坏,继续采用AC127V正常照明电源,如正常照明电源损坏,将利用硐室内配备的便携式LED矿灯和荧光棒照明。并在硐室两侧密闭门上方配置矿用本质安全型信号灯用于硐室指示。
事故动力:当井下事故发生后,如正常动力电源至少尚有1路未损坏,可继续采用来自变电所AC660V正常动力电源,如正常两路动力电源均遭受破坏,蓄冰箱的电动——人力两用风机切换到人力驱动模式,监测监控将采用多参数气体测定器定时对生存室内及避难硐室外气体进行抽样检测。
2 设备选择及布置。本矿井为高瓦斯矿井,所有配电及用电设备均选用具有有效期内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矿用隔爆、隔爆兼本安或本安产品。在避难硐室外通道上设置低压开关2台、磁力启动器2台;在避难硐室的机电硐室内设防爆电源箱。低压电缆一律选用铜芯,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煤矿用阻燃电缆执行标准》MT818的规定,电缆接入硐室前采取穿管防护措施。
3 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由变电所引出的馈电线上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采用检漏保护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电源箱馈电回路,设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与漏电闭锁保护装置。
避难硐室外设局部接地装置与辅助接地装置,硐室内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线和局部接地装置与矿井主接地极连成一个总接地网。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超过2Ω。
(二)监测、通讯、定位与监视
1 环境监测。紧急避险设施环境监测装置可用于采集和显示避难硐室内、外灾害气体浓度,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气等,使硐室内避难人员随时掌握和判别灾害环境,并根据硐室内配套救生设备及时采取自救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逃生人员的安全。
本矿井设有KJ70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避难生存室内设置监测监控分站,通过传输总线就近接入安全监控系统井下临近分站,配备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监测传感器及多参数气体测定器,在突发紧急情况下人员避险时,能够对过渡室内多种气体及温度,气瓶室内的氧气、温度进行检测或监测。并在地面调度室监控中心站、生存室监控分站上实现超限报警与显示。当发生险情,监测监控系统遭受破坏后,启动避难硐室内多参数气体测定器对避险设施内外的环境参数进行超限报警与控制,让内部人员掌握外部环境,以便确定是否选择离开避难硐室逃生。
2 通信联络系统。本矿井井下设有有线调度通讯系统,在避难硐室生存室内设2部带有免提功能的本安型有线电话分机(为专用线路不得接其他分机)。避难所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实现非灾变期间井上调度室与避难硐室之间的通讯。
3 定位。本矿井设有KJ128A型矿用人员管理系统。在避难硐室内、外两侧均设读卡器,通过总线接入邻近分站,实现对出入避难硐室人员的实时监测、定位与管理。
[1]朱焕然,李善红,张福楼.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 2012(05):174-176.
TD82-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