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信息化建设与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分析
2014-10-31刘小虎汪兴
刘小虎 吴 蒙 汪兴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公共安全系统集成工程中心,安徽 合肥 23008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延续着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全面高速发展,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市“稳态结构”受到持续的冲击,城市人口、财富的快速积聚,对城市环境、资源、生态、基础设施、交通等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两者之间任何的不协调都会成为危及城市公共安全的危机隐患;同时,高度集中的人口和财富又为突发事件迅速放大进而升级为公共安全危机提供了土壤。而近年来日益频繁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更是对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提出了新的艰巨课题,城市居民对安全生产、生活的殷切期望使加强与创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在传统的公共安全管理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这一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中的共识。早在1999年7月于瑞士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论坛上总结的16条“日内瓦基本结论”中,就包括“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加强灾害风险的评估工作,以提高社区的减灾意识”。2005年1月,联合国在日本兵库县通过了《兵库宣言》和《2010-2015兵库行动框架: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明确提出“尤其需要加强社区在地方一级减少灾害风险的能力”。此后,世界许多国家都以社区作为推进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载体,将防灾减灾、事故预防、治安强化、应急管理的相关要素嵌入社区的结构与功能之中。
社区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地域集合,是居民社会关系与生活质量最直接的载体。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中,社区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社区管理机构一方面发挥政府对社区的管理、监督,同时也作为重要的服务窗口,提供便民服务,因此亟待“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1 传统公共安全管理局限
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当前我国公共安全体系总体趋势比较局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1 组织体系不健全
一是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编制少,专业技术人员少,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监管能力普遍不足。二是公共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整合不够。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是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沿用“条块”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去承担,没有建立一个统一权威的公共安全处理协调机构。三是社会参与不足。社会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环节比较简单,参与规模较小,参与方式比较单一。
1.2 防控不严
一是科学防范不够。基层群众诉求渠道不畅,利益纠纷解决不及时;技防设施相对落后,普及程度有限;风险信息的公开和预警不及时。二是政府监管缺位,公共安全执法力度不足。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往往走过场,对违法生产和经营的行为打击不力,事故责任追究不坚决。三是监管方式落后。部分政府部门习惯以罚代管,经常在公共安全事故出现后,进行“专项整顿”、“专项检查”等运动式执法,过后则一切故态复萌。
1.3 文化滞后
一是公共安全理念落后。依赖各安全监管部门对安全负责,居民自我防范意识较弱,参与度较低。而现实中由于各安全监管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制约,数据和信息系统并未对接,导致互相之间存在信息壁垒;二是公共安全教育培训落后。三是缺少制度保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规划、制度中很少涉及公共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只能依靠民众所属的单位、社区自发组织。
2 我国社区信息化的建设
近年来,各地普遍开展以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构建了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信息平台,在社区管理部门、社区服务机构与社区居民之间架起了方便的桥梁,开创了现代化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崭新模式。2010年10月18日,国家“十二五”规划颁布,其中第三十八章第二节指出:“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延伸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发展社区服务站等专业服务机构,有效承接基层政府委托事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2014年6月,安徽省出台《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对社区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具体的工作安排,即2014年选择芜湖、马鞍山、铜陵等条件成熟的市作为安徽省市级试点单位,建立市级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争取用3-5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任务,实现“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
社区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和建设的基础环节,是政府加强城市安全管理和为民服务的有效手段。它利用覆盖城市的信息网络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利用和综合服务,向居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提高社区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
3 社区信息化建设对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促进
终端设施和城市网络的发展以及物联网技术愈发成熟的运用,夯实了数据采集存储、数据分析、各单位协同工作等大数据工作的基础,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持,在社区信息化的建设中,所采集到的大量数据是传统安全管理所无法企及的,分析并利用这些数据,能够充分发挥情报信息的作用,将传统安全管理向“信息主导”安全管理转变,从而实现信息主导、准确预警、精确打击、整体防控的先进社区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城市公共安全决策科学化、提高城市公共安全工作效率。
3.1 社区安全综合管理与服务
目前,我国已开展“安全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减灾社区”、“社区警务”、“社区网格化”等涉及防灾减灾、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与准备、应急管理等一系列社区安全综合管理与服务的建设。
2006年9月,公安部下发《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从此我国的社区警务工作在国内全面展开。截至2009年9月,我国已建成6.1万个社区警务室,几乎覆盖所有城市社区。2013年11月,合肥市启动社区网格化管理,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虑居民的认同度、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按照自管小区、物管小区、单位小区等分类,根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合理设置社区网格,社区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
通过社区信息化的建设,信息的共享和通畅使得政府、辖区企事业单位、居民共同参与、共驻共建社区安全综合管理与服务,特别是对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地等涉及社区中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及弱势群体的单位加强了安全管理与服务。
3.2 社区危险源辨识与排除
社区危险源辨识、风险控制是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信息化中的社区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各类传感器和摄像头等前端感知设备,对环境设施、居住设施、消防设施、卫生设施等社区设施采集数据从而实行远程监控,针对社区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性辨识,降低伤害的发生的可能性,如电梯运行安全监控、社区边界视频监控、社区停车智能监管等。
2012年,安徽省公安消防总队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研发“安徽省消防安全数字网格化管理系统”,形成了“层级明细、权责清晰、制度完备、责任可溯”的消防安全精细管理体系,截止到2014年7月,系统累计提交近200万份消防安全隐患检查记录表。2011年,南京500家重点单位纳入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系统可以对联网单位建筑的报警系统的故障信息进行及时处理,提高建筑内消防设施的完好率。目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等省均正在开展和推进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建设。
通过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社区建立危险源辨识体系,排除了安全隐患,而规范化的伤害记录能够提供详实的统计分析样本,为实现社区安全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3.3 社区内居民预警告知与应急反应
现代城市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更强、频率更快、破坏性更大、牵连性更广、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多等新特点,社区安全保障工作呈现以对突发事件预警告知与应急反应为重点的趋势。
2009年以来,上海市各区县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气象信息的接受和传递,市气象局将有关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给各区县的气象应急网络管理员,然后由管理员再通知相关单位和居委会。各居民小区的信息员通过短信、电话、广播等方式提前告知居民做好预防工作。2006年,上海市徐汇区建立了社区精神疾病防控预警系统,预警在信息报告员、社区医务人员和区疾控精卫分中心3个层面进行报告,根据预警对象和信息内容不同,将预警等级划分3级,分别为疑似预警(1级)、复发预警(2级)和(易)肇事肇祸预警(3级)。
通过突发事件预警告知与应急反应机制,使社区应急管理工作能够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高效运转,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并减少其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的保护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3.4 安全培训与安全意识
安全培训是指向社区居民提供所必需的安全培训,以达到并保持理想的安全水平的动态过程。安全培训在安全社区的建设中十分重要,选择合适的安全培训项目来进行推进,是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的的必要保障。
通过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能够由政府指导,对社区居民开展在线安全培训,使居民足不出户即可方便普及安全知识,避免了召集全体居民统一培训的时间安排困难、培训现场主持等难题,且为特殊群体如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了便利。社区居民安全培训培养了居民的安全意识,使其真正认识到安全社区的目的和作用,从而将自己作为安全促进工作的主导者而不是旁观者,真正投入到安全促进工作和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中来。
4 社区信息化建设方向
社区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辖区企事业单位、居民的相互配合、交汇融合,在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组织机构问题。社区信息化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部门和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协调各方意见,建设统一的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平台原则上在市级层面建设部署,在街道或整合后的社区层级进行应用,符合“平台向上建、服务向下移”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社区公共安全。
二是利用资源问题。社区信息化是一项社会基础性工程,资源资金的投入量将非常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发挥投资效益,有效避免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加强规划衔接、盘活存量资源、完善系统接口,提高资源整合度和兼容性,纳入公共安全服务工程,发挥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三是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社区信息化建设,社区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基层社区工作者和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居干”、大学生“村官”在社区公共安全服务信息化普及应用中的作用。现有社区工作者的能力也需要提升,使其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社区公共安全服务需要。
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是长期的,社区信息化的建设将在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极大地保障社区居民生活生产安全,从而推进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使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真正深入群众。
[1]范宝俊.中国国际减灾实录[M].北京:中国当代出版社2000.
[2]联合国网站[Z].http://www.un.org/zh.
[3]新华网.胡锦涛: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Z].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2/19/c_121100198.htm.
[4]邓正刚.构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安全体系[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
[5]彭彦强.中国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国际经验与对策[J].中州学刊2009( 3).
[6]吴宗之.论安全社区建设与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制[J].中国应急管理2009( 8).
[7]人民网.绿色社区创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益尝试[Z].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49054/49131/3486189.html.
[8]人民网.中国的减灾行动[Z].http://zj.people.com.cn/GB/187016/206645/13482096.html.
[9]栗涛.浅谈我国社区警务建设的几个问题[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2,11( 4).
[10]张国芳,张伟波,沈文龙.社区精神疾病防控预警模式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