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雪运动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研究方法设计

2014-10-31姜春平王丹丹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效益冰雪体育锻炼

姜春平,王丹丹,王 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健康为目的的体育锻炼等健身活动日益普及。在北方,冰雪运动随着冰雪经济、冰雪旅游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发展。体育学和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结果使人们充分认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冰雪运动促进心理效益的研究严重缺乏,不能使人们从理论上认识冰雪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身体锻炼促进心理健康效益进行归纳整理,提出冰雪运动促进心理健康效益的研究设想,为进一步研究冰雪运动促进心理效益提供理论支持。

1 身体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研究方式

身体锻炼是指为了提高身体健康状况有计划、有组织、重复进行的身体活动。身体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研究内容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对心理健康效益的作用。

1.1 运动方式

王景贤,等较为全面的概括了促进心理效益的运动方式[17],主要包括传统体育项目、健美舞蹈项目、球类项目以及其他体育项目等(见表1)。

表1 身体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运动方式

1.2 身体锻炼强度

身体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运动强度问题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强度适中的体育锻炼更有助于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会增加个体的应激行为不利于良好心理效益的产生。中等强度比高强度的锻炼对增强心境更有效。持续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比间歇性的运动更容易改善精神症状对于改善精神症状。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坚持每天30min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来获得成功的体验。[2;17;19]

1.3 身体锻炼时间

有人认为5~10min即可产生心理效益,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20~30min的运动就可以产生心理健康效益,也有人认为需要40min以上时间才有效果。有研究认为,40~50min的身体锻炼会使个体进入陶醉状态从而使大脑进行自由运转。Morgan通过实验研究,锻炼的时长要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范围就会使个体产生消极的不利的心境状态,通常认为一次身体锻炼20~60min有助于心理效益产生。[2,17]

1.4 身体锻炼频率

目前关于运动频率的研究结果争议比较大,有研究认为,每月1次的锻炼频率就可产生心理效益,也有研究表明需要每周3~5次的锻炼才能产生,大多数研究认同每周2~4次的锻炼可以有效减弱抑郁水平。有人通过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效益与锻炼过程时间的长短成正比。有人研究焦虑状态短时下降并且脑电图能量上升的人是在过去 2 年内有规则锻炼的人。[2,17]

1.5 身体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研究方法

身体锻炼促进心理健康效益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测量法、实验法以及观察法。目前测量法和实验法结合使用的研究较多,研究对象多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也涉及老年人、青少年及中小学生的研究。有关心理效益的测量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情绪、心理健康、自尊、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人格、主观幸福感等[2;17](见表2)。身体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实验法研究,通常采用运动项目、强度、时间、频率等为自变量,经过一定时间的身体锻炼后,或者在过程中测量心理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分析身体锻炼与心理指标间的关系。

表2 身体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主要测量方法

2 冰雪运动锻炼方式及其特点

2.1 冰雪运动锻炼方式

冰雪运动锻炼包含冰上运动和雪上运动两大类。冰上运动包括速度滑冰、短道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以及抽冰尜、溜冰、冰爬犁等冰上游戏项目。雪上运动包括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北欧两项、有舵雪橇、无舵雪橇以及打雪仗、堆雪人、雪上轮胎、雪上爬犁和雪地足球等雪上游戏项目。

2.2 冰雪运动锻炼特点

2.2.1 冰上运动锻炼的特点 冰上运动是一项户外或室内运动,要穿很窄的冰刀,对下肢的支撑力量和平衡能力要求很高;冰上运动为全身性运动,对全身的协调能力要求也很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运动感知觉;花样滑冰要求足蹬冰鞋在冰面滑行中配合音乐滑出各种图案,做出各种跳跃、旋转和造型动作,要求具备音乐艺术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功,包括对音乐节奏感、音乐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技术与音乐配合的艺术表现和抒发能力等。[22]

2.2.2 雪上运动锻炼的特点 高山滑雪是一种滑降运动,是由高处向低处进行的,地心引力是产生位移的主要动力来源,由于滑行者获得向下滑行的动力基本不需要自身蹬动滑雪板产生动力,所以个体自身的肌肉力量所产生的动能是次要的。高山滑雪这项运动极具挑战性,在滑行过程中,滑行者通过克服恐惧高速滑行,运用转弯、停滞、跳跃等技术动作来战胜较有难度的坡面,征服雪质艰难的地带而获得充满胜利喜悦的满足感,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等项目由于场地、专项技术等限制仅限于运动员从事,普通大众人群尚未得到广泛开展。打雪仗、堆雪人、雪上轮胎、雪上爬犁等游戏性项目,由于较少受到场地、技术的限制,同时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活动性和低危险性而开展的较为广泛,也更为大众所接受。参加雪上运动的频率越高,越能有效地增强个体抵御严寒的能力,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更有利于个体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以及判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2]

3 冰雪运动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研究设计

由于现有的冰雪运动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少,因此,借鉴其他运动项目促进心理效益研究的方法和冰雪运动锻炼项目特点,设计冰雪运动促进心理效益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3.1 研究方法

冰雪运动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研究方法应采用测量法和实验法结合的方式,研究对象应以从事冰雪运动锻炼不同年龄段的爱好者和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为主体。冰雪运动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实验法研究应采用运动项目、强度、时间、频率等为自变量,经过一定时间的身体锻炼后,测量心理健康、情绪、自尊、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人格等心理指标,运用数理统计法分析身体锻炼的形式、时间、频率、强度等与心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3.2 研究设想

使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及自编量表测量冰雪运动锻炼的形式、时间、频率和强度;使用心理量表测量锻炼后的心理指标;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研究冰雪运动锻炼的不同形式、时间、频率、强度与心理指标间的相关性,揭示冰雪运动锻炼与获得心理健康效益的规律(具体研究内容见表3),为在全民健身中积极推广冰雪运动锻炼形式和推动冰雪经济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如研究一次性冰雪运动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研究,可以选择30 min打雪仗的锻炼形式为自变量,以锻炼前后的情绪效益、自尊水平、主观幸福感等为因变量,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研究不同锻炼形式对心理效益的影响。如高山滑雪和抽冰嘎对一般自我效能的影响。总之,研究可以采用不同形式、时间、强度和频率作为单个自变量,也可以作为多个自变量,与一个或多个心理指标为自变量间的关系,既可以采用单因素研究,也可以采用多因素的研究。

表3 冰雪运动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的主要研究设计

4 结语

通过研究其他运动锻炼形式促进心理效益的研究成果,借鉴其研究形式、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结合冰雪运动锻炼的内容,选取不同年龄段的冰雪运动锻炼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测量法和实验法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实验法可以选取冰雪运动锻炼形式(高山滑雪、抽冰嘎、打雪仗、雪上轮胎等),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频率作为自变量,以冰雪运动锻炼前后的焦虑、抑郁、心境状态、自尊、自我观念、人格等作为因变量,设计研究方案,揭示冰雪运动锻炼不同形式、不同锻炼强度、不同锻炼时间和不同锻炼频率对心理效益的影响,为指导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干预工作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1] 姒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1):62 -66.

[2] 周成林,赵洪朋.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取得的突破与问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3):257 -261.

[3] 邓荣华,颜 军,金其贯.运动增进心理健康的机制及运动处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3):107 -110.

[4] 李 林,陈丽娟,季 浏.运动处方与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与科学,1998,19(2):62 -64.

[5] 颜 军,等.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237 -240.

[6] 毛志雄,王则珊.北京城区中老年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情绪维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增刊):5 -10.

[7] 李 丹.不同锻炼方式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 何 颖,季 浏.不同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及其心理中介变量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5):32 -35.

[9]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 何 颖,徐 明.大学生体育锻炼与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1):65 -68.

[11] 周成林,于 晶,谢 虹.不同锻炼方式对老年人心理效益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51 -53.

[12] 曾 芃,曾 芊,张 琴.运动处方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效应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3):62 -66.

[13] 谭燕秋,沈鹤军,徐 清.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境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6):92 -93.

[14] 黄志剑,姒刚彦.活动类型和强度对大学男生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7,17(5):80 -84.

[15] 刘海燕,童昭岗,颜 军.不同时间、强度的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125 -129.

[16] 庞庆军,李银萍.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90-91.

[17] 王景贤.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综述[J].体育世界(学术),2010(1):76-77.

[18] 林修全,黄子杰.体育锻炼与心理效益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校医,2009,23(5):607 -610.

[19] 徐海波.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老年人短期心理效益影响的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5,27(2):112 -118.

[20] 徐叶彤,李艳红.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6):79-80.

[21] 殷恒婵,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24(6):37-39.

[22] 冰雪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3] 刘淑惠.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4] 斯图尔特?比德尔.心理学在锻炼及与健康相关的身体活动中的应用[J].体育科学,2000,20(4):71 -74.

[25] 付 舒,毛志雄.身体锻炼与生活满意感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26(5):615-619.

[26] 晏 宁,毛荣建,毛志雄.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30 -32;73.

[27] 扈卓然.身体锻炼类型、时间带对女大学生锻炼心理效益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3):21 -23.

[28] 张力为,梁展鹏.运动员的生活满意感:个人自尊与集体自尊的贡献[J].心理学报,2002,34(2):160 -167.

[29] 张润红.高校健美操心理效益研究[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76 -78.

猜你喜欢

效益冰雪体育锻炼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冰雪幽默来袭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