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保罗·欣德米特三首管乐作品
2014-10-30严岩
严岩
摘要:保罗·欣德米特作为二十世纪初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其代表性是带有革命象征的。他的《小室内乐曲》、《长笛奏鸣曲》、《圆号四重奏奏鸣曲》三首作品,在木管重奏、木管独奏、铜管重奏三种体裁形式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从欣德米特的作品风格及其艺术生涯的角度切入,尝试找寻隐藏于音符背后作曲家所要表达的音乐意象,并希望在对乐曲分析之后,能更确切地掌握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而由作品背景与乐曲上的分析来探讨欣德米特的创作手法,同时对这三首作品的演奏提供帮助。
关键词:保罗·欣德米特 管乐 《小室内乐曲》 《长笛奏鸣曲》 《圆号四重奏奏鸣曲》
保罗·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是二十世纪前半叶德国代表性的作曲家,他同时也是一位小提琴、中提琴演奏家、指挥家及教育家,亦被后世音乐评论家称为“二十世纪的巴赫”。欣德米特创作最主要的依据是由欣德米特自己所提出的“中心音调性”及和声理论。除了在音乐理论上欣德米特有独到的见解之外,自欣德米特1927 年到柏林音乐学院任教后,他开始研发一种可以直接走向大众的音乐体裁,以简单、实用为目的,称之为“实用音乐”(Gebrauchsmusik),藉由创作“实用音乐”的作品来吸引爱乐者,并达到音乐教化人心的理想。本文选取了欣德米特的《小室内乐曲》、《长笛奏鸣曲》、《圆号四重奏奏鸣曲》三首作品来进行分析,这三首作品既是欣德米特的得意之作,同时也是这三种体裁乐曲中的代表之作,通过对这三首作品的研习,我们能清晰地认识欣德米特的创作思路,从而对研究欣德米特的大型音乐作品,尤其是晚期音乐作品的音乐内涵及美学原理有很好的帮助。
一、生平简介
欣德米特1895年11月16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哈瑙(Hanau)。自幼喜爱音乐,后来进入法兰克福霍赫音乐学院(Hoch Conservatory in Frankfurt)学习作曲,在院期间展示了过人的演奏天赋,可以演奏多种乐器。由于家境贫寒,在院学习期间,经常在歌剧院、咖啡馆等场所演出维持开销。在他刚满20岁时就成为了法兰克福歌剧院首席乐师。1937年,因为长期受到纳粹的迫害,他被迫离开德国,先是暂居英国,随后在土耳其停留数年,在此期间任职于安卡拉音乐学院,并把西方的音乐教育制度带入这里。1940年,几经辗转的他终于到达大洋彼岸的美国,后来在数所大学中担任作曲教师。1946年,欣德米特成为美国公民。1953年,他决定永久定居瑞士,1963年11月15日,欣德米特在瑞士发病,后转至法兰克福,同年12月28日,病逝于法兰克福,享年68岁。
欣德米特一生创作作品非常丰富,主要有大型歌剧三部、小型歌剧五部、舞剧三部、音乐会演出用的声乐作品,还有为各种独奏乐器、教学目的和群众活动所写的大量乐曲。欣德米特为交响乐队中所有常规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贝司提琴、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巴松管、圆号、小号、长号、中音号、大号、竖琴、钢琴、管风琴)都创作了奏鸣曲,他还为这其中的部分乐器创作了大量的独奏协奏曲以及重奏协奏曲。其代表作有:《画家马蒂斯》、《钢琴奏鸣曲》、《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歌剧《世界的和谐》等等,此外,欣德米特著作中的《作曲教程》和《传统和声学》这两本书,对后世音乐学习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早期作品:《小室内乐曲》
在完成法兰克福霍赫音乐学院学业之前,保罗·欣德米特就因为出色的小提琴演奏被尊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最杰出的小提琴家之一。他的许多早期作品为自己的乐器而编作。在他的独奏音乐会上或者作为重奏的一员时,这些作品组成了常备曲目的一部分。欣德米特也为弦乐器演奏家朋友继续编写“定制的”曲目,其中就有阿马尔四重奏团(Amar Quartet)里的音乐家。他把《小提琴奏鸣曲》(Op.31)献给阿马尔四重奏团的首席小提琴手Licco Amar(Op.31 No.1)和第二小提琴手Walter Caspar(Op.31 No.2)。不过欣德米特也遗留了数目可观的管乐器作品给后世。就像在弦乐编曲中的情形一样,他经常以特定的乐器演奏者或者重奏为对象,编写其他类型的室内乐。
欣德米特的《小室内乐曲》(Kleine Kammermusik, Little Chamber Music, Op. 24 No. 2)的题词是“献给法兰克福管乐协会”。法兰克福管乐协会是由法兰克福歌剧院管弦乐团成员组成的重奏组。在编写《小室内乐曲》时,欣德米特曾任该管弦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所以这又是一个他为与之有私人交情的音乐家编写作品的例子。法兰克福管乐协会在该作品完成后的几周就进行了首演。
1925年2月,时任《法兰克福报》的著名音乐评论家保罗·贝克尔(Paul Bekker)唤起大家对欣德米特的注意,他提醒大家关注欣德米特能为更多种类的乐器进行作曲的技能。保罗·贝克尔还说到:“欣德米特从本质上与他同时代的作曲家相异。他完全不是在编曲,他是在创造音乐。他就是一把活生生的小提琴或者中提琴,要么就是把小鼓。他不是为这些乐器而编曲,而是为自己,他把自己变成了乐器,通过它们而活”。
这首《小室内乐曲》为木管五重奏的形式,共有五个乐章。欣德米特仅仅在五天之内就谱出了这首十四分钟长的室内乐曲。在此曲中,他将五种乐器的个别特色及音响对比处理得淋漓尽致,充满了幽默及炫技的乐段。此曲特征为强烈活泼的节奏,加上不协和和弦扩大了传统的和声。至于创作时间方面,根据格拉夫音乐字典(Grove Music Online)指出此曲创作于1922年 ,可是牛津音乐辞典(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却表示此曲创作于1923年。但可确信的是,此曲为欣德米特早期作品,并由朔特出版社(Schott & Co)出版。
乐曲第一乐章为快乐地,以适度的快速四分音符演奏。首先单簧管以轻快活泼的节奏构成第一主题,而圆号与巴松管以平行大三度的半音阶音型作为伴奏。接着,由双簧管流畅的呈现三连音音型的第二主题,但其伴奏为摘取自第一主题的顽固音型,长笛随后在双簧管上方以平行小三度加以强调第二主题。过门乐句则由单簧管及长笛相互模仿构成。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再现之后,出现由巴松管演奏的短小尾奏,结合第二主题与过门动机,之后突然恢复原速,并以第一主题的动机快乐地结束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为3/4拍圆舞曲,全部极轻柔地。此乐章由三个小主题构成,曲式为A+B+C+B+A+尾奏。四小节的前奏由巴松管与圆号呈现,单簧管紧接着主奏主题A,短笛在高八度反复一次主题A。接着出现由双簧管主奏之主题B。特别的是,由圆号主奏之主题C实为两拍子,欣德米特将其融入单簧管及巴松管的三拍子伴奏中,造成特殊的效果。
第三乐章为三段体,平静且简单的八分音符。开头由单簧管与长笛奏出两拍子的平行三度主要主题。中段的主题为三拍子的旋律,在长笛、单簧管与圆号两小节为单位的顽固节奏伴奏下,由双簧管缓缓的吹出中段主题。此乐章结束前,主要主题由双簧管与单簧管奏出,但圆号伴奏音型却为中段主题伴奏之节奏。
第四乐章比较短小,以快速的四分音符演奏。此乐章不到一分钟,但在活泼的节奏间,各插入了长笛、巴松管、单簧管、双簧管和圆号的短小独奏片段,随即进入第五乐章。
第五乐章非常活泼,以附点二分音符为主,曲式为三段体。构成主要主题的小乐句是由缺少三音的E和弦开始,为空心的和声。接着,巴松管奏出级进的低音,由双簧管与单簧管奏出被切分后的主题变奏。中段主题由长笛主奏,并反复了三次。第三段先由主题切分变奏呈现,接着再现主要主题,尾奏则融合了主要主题及其大七度的切分变奏,以ff力度精彩的结束全曲。
欣德米特“把自己变成乐器”的天赋在作品《小室内乐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小室内乐曲》这部作品反映出他即使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乐器时,也能以精湛的艺术技巧编写乐章的天赋。尽管该作品的特点是节奏轻快,韵律简明,乐章也没有超过操作的极限。在反复的独奏过渡中,欣德米特强调出管乐的声音特征,其中刻意夸大了一些声音,使每一种乐器都能在一个特定的乐章中,在短时间内展示自己。
三、中期作品:《长笛奏鸣曲》
据欣德米特的太太格特鲁德(Gertrude)在1936 年12 月4 日一封写给出版社的信中提到:“昨晚保罗以一种梦游者的方式突然开始写起《长笛奏鸣曲》而且持续工作到今天早上。它在所有室内乐作品中似乎是最灿烂的作品。所以明天如果你们收到的是长笛奏鸣曲而不是书的章节(当时欣德米特正在写作《作曲技法》)时,请怜悯这位可怜、受尽折磨的音乐家”。当时欣德米特所完成的是第一乐章,而他继续在12 月7 日完成第二乐章;12 月16 日完成最后一个乐章。此外,格特鲁德又描述:“作曲家写作他唯一的《长笛奏鸣曲》是为了娱乐及放松”。由上面的呈述可以推论《长笛奏鸣曲》的写作必定受到《作曲技法》的影响,而采用新的理论观点来创作。
欣德米特于1936 年12 月完成了这首《长笛奏鸣曲》,但此时由于纳粹的迫害以至于他的作品无法在德国演出。1937 年欣德米特应邀前往美国参加第八届华盛顿当代音乐节,在音乐节的活动中将首演欣德米特的中提琴协奏曲《天鹅之歌》,而他本人亲自担任独奏的部分。另外还有一场室内乐音乐会,演出的曲目多是欣德米特最新的作品,而《长笛奏鸣曲》就是其中的一首,由法国长笛家乔治·巴吕雷(George Barrère)担任首演,欣德米特对首演当日的表现非常满意。
此曲以新古典主义风格写成,从各乐章的曲式结构中可以发现欣德米特采用奏鸣曲式、二段体及回旋曲三种曲式来创作,虽然有固定的架构,但音乐内容却是新颖的手法。在中心音理论的主导下,《长笛奏鸣曲》的每个乐章都有其中心音,并且是一种半音关系,而奏鸣曲式的主题也以此关系来作安排。欣德米特对于传统的和声并未完全舍弃,在乐曲中使用连续的六和弦、七和弦加上终止式来装饰过门乐段,但和弦音的组成方式则作些改变。主题素材以不同的形式应用在各个乐章,如摘取主题片段来作连接;改变主题的中心音或节奏;将主题简化等等,这些作法使乐曲因为有相同的素材而具一致性,但却不枯燥而富变化。欣德米特还以以线性对位的方式写作旋律,使横向线条的重要性大于垂直的和声,声部进行时所产生的不协和声响,则制造出特殊的听觉效果。在节奏的使用上,贯穿各乐章的主要节奏型,除了形成律动外,也成为《长笛奏鸣曲》的风格特色。
四、晚期作品:《圆号四重奏奏鸣曲》
欣德米特还为与之有私交的一个重奏组编写了《圆号四重奏奏鸣曲》。1952年11月28日,他在写给自己的出版商和好友威利·施特瑞克(Willy Strecker)的信中说到:“我为萨尔茨堡圆号手们写下这篇奏鸣曲,你不用为它花费过多,我只求它能出版,这可是一部好作品啊”。
第一乐章被标为“赋格”。节奏十分缓慢,在所有声音的连续中,简短的主题发展着,模仿一刻不停。总的来说是2/2拍的第一主题令人印象深刻,接着是6/4拍的极具舞曲旋律的第二主题。在一个韵律节奏感自由转换中,圆号以2/2拍重返第二主题,听先前的三拍子形成对比。相反地,在该乐章临近结尾处,最初的二拍子主题以6/4拍重现。在该奏鸣曲的最后一个乐章里,欣德米特还改编了一首古老的德国情歌——“Ich Schell mein Horn”。
从《小室内乐曲》到《圆号四重奏奏鸣曲》之间相隔30年。这30年来欣德米特由刚开始被歌颂为优秀德国作曲家之一,到被废诽谤为“堕落者”来到美国,最后结束流亡,以美国公民的身份返回欧洲。从这些个人以及职业生涯的大起大落里,欣德米特更加重视结识重奏组的必要,对某些音乐家,欣德米特为他们编曲以示尊敬和支持。
欣德米特最初搬迁到瑞士,然后去了美国。正是在流亡生涯的第一站瑞士,一封1938年11月20日写给威利·施特瑞克的信中欣德米特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在这段时间集中精力于编写一个奏鸣曲系列。“得知我已经在为一整套的管乐器编曲时,你一定会很吃惊吧。”欣德米特已经致力于为奏鸣曲系统地编曲,大部分是以一种极具旋律的乐器为主,钢琴伴奏的形式。从1935年开始,到了1938年之后愈加致力于此。他向出版商解释说到:“编写这一整系列的这类乐章是我一直以来的打算。首先在这些乐器领域除了一些经典乐章,几乎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乐章了。因此致力于此,不能从短期商业效应的角度来看,而要从一个更广更长远的角度去看。为这片艺术作贡献是十分值得的。其次,既然我已经对管乐曲十分感兴趣,谱写这类乐章能带给我很大的乐趣。第三,这类编曲可以起到练习的作用。我希望这能给我的歌剧——《世界的和谐》带来一个飞跃”。
五、结语
从以上三首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欣德米特非凡的作曲才能和特有的创作风格与他为各种乐器创作奏鸣曲是分不开的。此外,在其他作品中,欣德米特于1938年谱写了《巴松管和钢琴奏鸣曲》以及《双簧管和钢琴奏鸣曲》,1939年谱写了《圆号和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几乎都没有发布首演,证明欣德米特确实是意在学习而非为特定场合编曲。这些作品都成为后来各种乐器的代表之作,欣德米特的好友威利·施特瑞克也在在一封1939年11月19日的信件中说到:“我因为你杰出的才华而尊敬你,你的才华给了每一件乐器应有的生命”。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梁甫基.关于亨德米特作曲技法与运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7,(02).
[3]钱仁平.无奈历史语境下的一次一时兴起的音乐旅程——与欣德米特的《大提琴独奏奏鸣曲》的邂逅[J].音乐爱好者,1999,(02).
[4]王澍.保罗·亨德米特作品三首[J].音乐爱好者,2005,(08).
[5]保罗·欣德米特[J].黄河之声,2007,(22).
[6]周文娟.现代双簧管作品的音乐特点及演奏分析——以保罗·欣德米特的《双簧管与钢琴奏鸣曲》为例[J].黄河之声,2009,(08).
[7]陈怡茜.欣德米特《圆号奏鸣曲》之研究[D].台中:东海大学音乐研究所,1998年.
[8]曾静雯.欣德米特音乐的调性研究[D].桃园:国立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2000年.
[9]陈俞宏.欣德米特《长笛奏鸣曲》作品研究及诠释探讨[D].台北:东吴大学音乐系,2004.
[10]Hindemith, Paul. Sonate für Flote und Klavier[M].Mainz: B.Schotts Sohne.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