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埃博拉
2014-10-30策划高军纪玉英
■ 策划 高军 纪玉英
采写 本刊记者 许方霄 赵一帆 本刊实习记者 何天骄 房志雄
▲在我国援建的位于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中几友好医院”门前,当地民众正在洗手消毒
中医辨证埃博拉
埃博拉是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如今被广泛认为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直接导致当今世界出现了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及有效治疗手段。当前,世界各国科研人员都在积极研制治疗埃博拉病毒的疫苗,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中医,自然也被人们寄予带来福音的希望。针对来势汹汹的埃博拉,中医有什么认识和看法?能否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就此,本刊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吴以岭,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周耀庭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周耀庭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高忠英教授、李世增教授及柴瑞霭教授。
张伯礼院士说,埃博拉不是新病毒,人们曾在古生物的尸体上发现过它,这证明了埃博拉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存在。虽然如今国内对埃博拉出血热缺乏实际病例的治疗、研究、总结,中医临床所需要的舌象、脉象也仍处于未知状态,但作为中医界的名老中医,他们始终关注着埃博拉,并有自己的考虑和认识。他介绍,中医对暑燥疫的描述有两个阶段:病初热度充斥表里症——身大热,头痛如劈,两目昏瞀,或狂躁谵妄,口干咽痛,骨节烦疼,腰如被杖,或吐衄发斑,舌降苔焦或生芒刺,脉浮而数或沉数,或六脉沉细而数。继而,热度蔓延脏腑症——大热大渴,口开吹起,或绞肠痛绝,或头脑涨痛欲死,或口噤不言,或浑身发臭难闻,或猝然仆地不省人事,双目直视,脉乱,舌干黑无苔,或红裂,或黑苔起瓣,或舌有灰晕。因此,柴瑞霭教授便作出“埃博拉出血热的症状正像是祖国医学所说的‘暑燥疫’”的结论。
此外,柴瑞霭教授补充道:“中医学不光包括中医理论,还跟气象学有关系。”他认为,埃博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患者出现高热、畏寒、广泛出血等症状,符合少阴君火司天的易发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又与湿土太过的“岁运”一致,与当前的运气也有一定关系。
卫气营血传变在埃博拉中已不清晰
埃博拉是“暑燥疫”
要想治病就得先明确病原。埃博拉到底是种什么性质的疾病?高忠英教授认为,埃博拉属于温病范畴。他说:“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中医界将能传染的病都称为‘疫’,疫就代表传染。有些传染性特别厉害的,中医就叫疠气。埃博拉就是一种从人体外感染来的疠气。”李世增教授指出:“确切地说,埃博拉应该称瘟疫。”柴瑞霭教授介绍,温病包括了大部分急性传染病,温热病在散发的情况下成了温病,引起大流行而发病急剧、传染性极强的温病称为瘟疫。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认为,过去中医没有病毒的概念,对疾病的命名方法也与西医不同。例如,H1N1和H3N2,从西医上来讲都是病毒性流感,但是在中医看来H1N1是温热,而H3N2则非常像伤寒。那这种同样被西医称为“病毒”的埃博拉,中医又将如何命名?
由于埃博拉的临床表现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身痛症状,因此,周耀庭教授表示,引起身痛的原因有两个,寒邪和湿邪。“但西非处于热带,气温比较高、湿气比较盛,因此疫邪夹有湿邪可能性比较大。”柴瑞霭教授则说:“在干热少雨,暑气亢盛的气候条件下,人类在其中最易感受暑燥淫疫毒,而形成‘暑燥疫’;而在潮湿多雨,地气湿蒸的气候条件下,因天热下逼、地湿上蒸,湿热之邪易于相伏为患,且温邪又常以中焦为病变中心,人在其中最易感受暑湿、湿热疫毒而形成‘湿热疫’。”
柴瑞霭教授表示,在中医外感热病的专著中对埃博拉临床症状有相关描述。
卫气营血是温病独特的辨证纲领,它区分了温热病的病程阶段,说明了病邪传变规律。但周耀庭教授却指出,单纯的卫分证不会出现高热、烦躁,从一开始,埃博拉就是卫气同病,而后又很快出现出血症状,又到了血分。“由于埃博拉传变太快,中医的卫气营血层次和界线在它身上已经不那么清晰。”
根据埃博拉发病的地域特点、气候特点和症候特点,柴瑞霭教授运用中医思维分析了埃博拉病理机制和传变特点,结合病程进行辨证分析。柴瑞霭教授认为,在感染埃博拉后的2~3天,这个阶段相当于暑燥淫热疫毒充斥表里,形成了营热火毒燔炽阳明,外窜经络,内攻脏腑,以致毒邪充斥表里、上下、内外,而出现一派热毒极盛的见症。针对“头疼涨裂、头疼如劈”等表征,柴瑞霭教授说:“溢血可以导致这种情况,当然,也可能是寒血。但西非那个情况,寒血是不太可能的。只有热血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头涨如裂。”4~5天,该阶段热毒传遍三阴症候,热极全身,侵犯阳明、脏腑,津液被动,热迫营血。“到这个湿热非常严重的阶段,不但腹泻,还黏便。在临床上,那种黏便有湿热的情况,粪便应该十分秽臭,湿热很快到处深入。”6~7天则进入极期,感染者出现昏迷,同时热毒充斥(阳明),热闭心包。“这个阶段相当于中医学的心营热盛,扰乱神明,邪热壅肺的状态。可能是湿热在肠道中形成秽热,从而形成了昏迷这种情况。此外,热入营分、血分,出现出血症状。”其后,病情将向两端发展。“向愈的部分都出现肩手心脚掌为主的麻疹样斑丘疹,或扩散到全身器官,几天后脱屑,体温渐趋正常,逐渐恢复。说明病至后期正气伤而未衰,津液耗而未伤,麻疹样斑丘疹扩散、脱落,说明热毒之邪外透(热毒之邪有出路,体温逐渐正常),这个阶段,相当于中医的余毒通过外透而解,病情向愈;一部分重症患者或伴严重并发症患者,会出现低血压、低血容量、心悸,体内器官严重受损(尤其是肾、脾和肝),并致弥散性全身坏死及蛋白尿,最终导致心力衰竭、休克及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这个阶段,相当于最后热竭津枯,灼烁真阴,阴竭而阳孤,阴阳离决,阳气亦暴脱,全身衰竭死亡。”
应对埃博拉,中医有底气
我国中医药界普遍认为,埃博拉的特点为急性起病,发热为主,具有流行性,属于外感温热病中瘟疫范畴。两千年来,中医药治疗温热病有众多成功的案例,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手段也较多,并建立了一系列防治理论,这也许可以为治疗埃博拉提供某些借鉴。在治疗温病上有着丰富经验和治疗手段的中医,能否找出治疗埃博拉的有效治疗方案?对此,张伯礼院士、吴以岭院士发表看法,诸位名老中医也均表示对埃博拉的治疗方案有设想。
中医有完备的应对体系
柴瑞霭教授明确表示,中医的研究方法是整体的研究方法,把着眼点放在患者本身,也就是将杀灭埃博拉病毒转化为救治因感染埃博拉而患病的人,针对人体感受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候,用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演绎出它的病因病机,制定出对应的治疗原则,治愈临症所表现的症候,极大地调动人体抗病的自愈能力,使疾病获得痊愈。他说,其实与埃博拉类似的传染病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而中医学的伤寒学说、温病学说就是在防治此类传染病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完备的应对体系。
东汉建安年间,疫情局域流行,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尤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当时传染病大肆蔓延,十多天时间内,张氏家族二百多人,有三分之二染病并死亡。在这样的情况下,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内经热论和六经经脉理论的基础上创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模型,搞清了外感热血六个症候群内在的传染规律,并制定出了一套有效的临床方剂,包括麻黄汤、桂枝汤、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三承气汤、四逆汤等,在温热病的研究治疗上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明朝吴又可认为瘟疫为“疠气”致病,看不见摸不着,通过口鼻传播。他把疠气的侵入途径分为“自天受”和“传染受”,即现在所说的空气传染和接触传染,并提出有效的方剂,如达原饮,这连同他的理论和经验,一直到今天还在指导临床实践。
到了清朝,叶天士提出卫气营血辨证,把外感热病分为了四个阶段,对每一阶段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皆有详细描述。这为治疗外感热病提供了又一成功理论模型和证治方药,在其创立至今二百年间,始终为临床实践提供着有效的指导。
然而,上述文献虽然给出了FDA最优频率增量的选取方法,但均没有深入分析干扰背景下的FDA最优频率增量选取的必要性。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了干扰和目标导向矢量的相关程度与输出SINR的关系,进而得出干扰和目标位置对输出SINR的影响。在存在主瓣干扰的情况下,输出SINR会随着频率增量的变化出现很深的凹陷,且这种凹陷呈现周期性变化,选取不当的频率增量就会使得FDA雷达的目标检测性能急剧下降。因此,对FDA最优频率增量的选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插画/张珍珍
吴鞠通则通过三焦辨证创立了另一种理论模型。他将人体躯干所隶属的脏器,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三焦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标志着温热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当辛凉解表,轻清上举,可以使用银翘散、桑菊饮、桑杏汤;“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使用承气汤、白虎汤、增液承气汤,可以达到苦寒攻下、通降胃气的目的;“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需要填补精血,潜阳熄风,可以使用三甲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吴以岭说,这一套理论模型和临床方剂,是对前人的超越,亦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另外,络病学说也为治疗温热病提供着理论支持。络病理论形成于先秦时代的《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络病临床证治基础,之后叶天士对张仲景络病治疗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传世名言。上世纪下半叶,络病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形成全面系统的中医络病理论,并在临床上显露了实际效用。以“络以通为用”为治疗原则,络病学阐述了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络息成积、热毒滞络、络脉损伤和络虚不荣等八大基本病机变化,同时提出络病症候及五腑络病证候辨证论治。正如,2003年爆发SARS病毒时,以络病学理论为指导而研发的药物,在抗击病毒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治疗温热病已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理论,多次的实战经历证实,中医药治疗温热病确有巧方良效。面对新时代的新疫情,从历史中思考总结、推陈出新,已成为中医药界寻求救世之方的必由之路。
对抗埃博拉,中医专家有设想
李世增教授回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曾瘟疫流行,如麻疹、流脑、白喉等,“要治疗埃博拉,就要根据我国的治疗经验,在预防和改变环境的基础上,用中医清热解毒的办法来治疗。”北京中医院院长刘清泉也表示,正如对登革热这种疾病的治疗,“对病毒导致的出血性的相关疾病,包括在中国只见文献不见病例的埃博拉病毒,也具有指导意义”。
柴瑞霭教授表示,病初暑燥热毒疫气充斥表里内外,一定要抓住早期治疗,清解表里毒热,截断暑燥淫热疫毒深入。当暑燥热毒疫气弥漫脏腑,脏腑实热已极,暑燥的重心在阳明,一定要以泄热解毒为主,不忘清泄胃肠。无形热毒以清泄阳明热毒为主,有形热毒以荡涤肠胃热毒积滞为主(热毒壅滞肠胃,败腐脏器,一定要立即荡涤肠胃,使热毒之邪从大便排出,给邪以出路),否则热血很快就入心包,入营分。“如果能在这两个方面截断埃博拉的发展,使病人通过出疹子将热血、疫毒散发,后期就不需要用危重的剂方转变。这就是张仲景所说的‘急下存阴’。”但柴瑞霭教授特别指出,暑燥热毒疫气最易耗伤津液,致阴竭液枯,因此始终以养胃阴、保津液为根本;脾胃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刻刻要顾护胃气,时时清养胃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高忠英教授说:“发现病症后,不止是给病人解表发汗、治疗浑身疼,而要解毒、凉血一块儿治,防止它往里发展。按卫气营血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犯卫分,进而传入气分,气分之邪不解则传入营分,再不解则深入血分。因此,知道病毒要往哪儿侵犯,就要在它经过一道道防线而往里发展的时候把它截断。在卫即可清气,到气即可凉营,所以到气分的时候,‘白虎汤’加一方连翘可清气;而在清气的同时,知道后期必然要出血,所以得提前加凉血药,阻止它往深度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说,注射疫苗是目前西医治疗病毒性疾病的一个有效方法,而人类研究疫苗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病毒变异的脚步。但中医看病,讲究对病症进行辨证分析,总结病症的规律。通过中医药对某一种疾病的防治,分析它作用在疾病的靶点及机理,以不变应万变,抓住疾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的特点以及疾病本身的症状,对控制病情的演变、恶化有积极的意义。
吴以岭院士还总结出“积极干预新策略——先证用药,截断病势”的意见,并给出56字口诀:瘟疫急快凶险重,病原清晰病势明;治病辨证相结合,先证用药截病势;解表更需解热毒,气分清解泄腑浊;早用凉血通络药,药重力宏救险危。
中医治疗埃博拉的具体方案
如果热毒充斥表里,呈现表里俱热情况,则清解热毒,用“清瘟败毒饮”。生石膏(大剂180g~240g,中剂60g~120g,小剂24g~30g)、鲜地黄(大剂24g~30g,中剂9g~15g,小剂6g~12g)、乌犀角(大剂18g~24g,中剂9g~15g,小剂6g~12g)、真川连(大 剂12g~18g,中 剂6g~12g,小剂3g~4.5g)、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先煮石膏数十沸,后下诸药,犀角磨汁和服。柴瑞霭教授介绍,本方系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组合而成,数方综合作业,且相辅相成,发挥作用更大,故具清瘟败毒之功。
若热毒蔓延脏腑,则以大剂泄热解毒为主,可用“十全苦寒救补汤”:生石膏24g,知母18g,黄柏18g,黄芩18g,黄连9g,芒硝9g,大黄9g,厚朴3g,枳实15g,犀角12g,水煎服,不拘时刻,频频急投。此方合白虎汤、黄连解毒汤、承气汤数方之妙。用白虎汤清热,黄连解毒汤泄火,承气汤通腑散邪,更以犀角凉血解毒,宜其能凉透脏腑而奏出险入夷之效。
倘若热闭心包,血路瘀滞(热炽营分,邪闭心包),则清营泄热、开窍通瘀,方用“犀地清络饮”:犀角汁四匙(冲),粉丹皮6g,青连翘(带心)4.5g,淡竹沥两瓢(和匀),鲜生地24g,生赤芍4.5g,原桃仁(去皮)九粒,生姜汁二滴(同冲)。先用鲜芽根30g,灯芯五根,煎汤带水,鲜石菖蒲汁两匙冲。本方系犀角地黄汤加味组成,郁热内闭,故用犀角地黄汤凉血散血为主;更加桃仁、茅根,活血凉血,推陈致新;连翘、灯芯,清心解热;三汁开窍涤痰。本方系白虎汤加犀角、玄参、白虎清汤阳明气分之热,如犀角,玄参清营凉血解毒。即《内经》之所谓“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之法。若又见吐衄的,则宜用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复方治疗。
周耀庭教授也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给出四个治疗方案。
早期。由于疫毒挟湿,邪在卫气,被感染者以发热身痛、吐泻为主,因此,该阶段的药方为:防风、羌活、藿香、佩兰、金银花、连翘、生石膏、板蓝根、黄芩、川连、法半夏、陈皮、竹茹、丁香、苍术、猪苓、茯苓。卫气双解、解决身痛、吐泻症状。一般情况下,除羌活6g,丁香3g,生石膏20~30g外,其他药材10g即可,但具体要根据病情轻重、患者年龄等情况来定。
极期。该阶段仍有发热症状,疫毒迫血妄行,最主要表现为内外出血,鼻血、衄血、口腔出血、便血、皮肤出血。用方:藿香、薄荷、生石膏、知母、黄芩、川连、赤芍、丹皮、生地、连翘、大青叶、金银花、元参、石斛、贯众。同时用犀角面1~2g,每日分两次冲服,天然牛黄面0.2~0.6g或人工牛黄1~2g,每日分两次用汤药冲服。以气血两清。
恢复期。虽然此阶段发热减退,出血停了,但还有余热余毒,气血损伤太厉害,全身仍比较衰弱,需气阴双补。用方:茅根、芦根、金银花、连翘、麦冬、元参、石斛、五味子、浮小麦、人参、北沙参。
恢复期扶正方。虽然基本恢复,但仍需用补益方法使身体恢复一段时间。用方:人参、生黄芪、麦冬、北沙参、五味子、石斛、金银花、连翘、茯苓、白术、黄芩、乌梅、白芍。可益津、健脾、敛阴。
将埃博拉放在中医药学的大背景下来看,应该如何应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说:“中医要更新自己的学术,不但要治,还要思考,做一些理论创新,中医在治疗的时候就要有这个想法。”她说,中医要在体质上下功夫,研究某些疾病与体质的关系,寻找规律,发现易感人群。在未来防范的时候,中医可以关注这类人群,提醒他们重点预防。蒋健司长还说,中医是辨证治疗,研究的成果可能是趋势性的或规律性的,因此,中医要做一些努力,找到一些关键点,在不失辨证理论的前提下,拿出一个中西医都能认可也都能用的方案。
“今年是埃博拉,明年、后年还可能是别的什么。”张伯礼院士强调,中医在对疫病的应变上要加强研究,推动温病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防治传染病、温病方面,要予以高度重视。这样如果以后再出现类似疾病时,人们就能够有更多的应对经验、更多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
走进埃博拉疫区
“现阶段研究表明,除人类外,埃博拉病毒还能感染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等动物。虽然该病毒在自然界的自然循环方式尚不清楚,但果蝠却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最有可能的自然储存宿主。”作为国家卫计委指派的首批赴几内亚的专家组成员之一,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副教授李鑫谈了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及其本人在疫区一线的所见所闻。
据李鑫介绍,因果蝠啃食野果后,会将病毒残留在果体上,这种果子会被猩猩、猴子、羚羊等动物捡食,当地人又以猎杀这些哺乳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这就致使埃博拉的感染率骤增。由于医疗条件相对滞后,感染者往往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当地的一些风俗,如:在死者的葬礼仪式上,亲人们还会触摸甚至贴面、亲吻尸体等,则加快了病毒传播的速度。
李鑫说道:“据10月26日的官方统计,几内亚全国累计报告1631例,确诊1368例,死亡994例,死亡率达到60.9%;26日新增病例17例,死亡2例。”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有一家专门收治埃博拉患者的“东卡医院”,其埃博拉隔离区是禁止一切人员靠近的。这里每天都有新增的确诊病例,也有死亡的病例,多呈现波动的不稳定状态,但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当谈及平均每天确诊的感染人数是否能佐证疫情的蔓延速度时,李鑫认为这样的统计很难实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人出现了症状,但并不确定是否为埃博拉感染,或者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病;人们没有上报的意识,或因风俗习惯不愿上报(一旦上报,政府就要将患者带走隔离,死亡之后的尸体也要处理掉);上报之后再化验确诊时,也许患者已经病入膏肓,未经救治就已死亡。因此很难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字,唯一确定的是实际感染者肯定高于已知统计数字,且一旦确诊之后,当地的死亡率可达70%。
李鑫介绍说,几内亚包括周边邻国不具备检测确诊埃博拉感染病例的技术能力,都要依靠法、美、中、加等国在西非各地设立的检测中心。当地所有疑似病例都会被送到东卡医院抽血,将血样拿到检测中心化验,确诊的埃博拉的患者就会被留下并隔离,而后续的治疗,大都是由“无国界医生”组织承担着。“说是治疗,其实也不做什么检查,只是很单纯的隔离。在各种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救治患者就意味着可能让更多人面临感染的风险。”李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