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FID在监狱在押人员定位管理中的应用方案

2014-10-30苏州新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技术 2014年10期
关键词:监控

摘 要:系统主要对犯人的活动进行跟踪定位或区域管制,同时掌握狱警分布情况。通过在人员身上放置一个代表其身份的无线传感定位标签,标签不断地自动发射无线信号,使得各个区域布置的可以识别这些标签的定位器对相关人员实时定位。

关键词:RDID;监狱管理;实时定位;监控

对监狱在押人员的管理一直是困恼监狱管理人员的难题,如果能掌握监狱在押人员的实时位置和状况,就能有效防止在押人员的出逃,减少罪犯结党闹事的机率,秘密监控高危在押人员,追查及跟进暴力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管理人员和在押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苏州新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结合监狱管理人员的需求,开发出一套以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为技术基础的监狱在押人员实时定位管理系统。

1 系统概述

这套系统采用目前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针对监狱人员情况分区管理与监控的需求,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区分、识别在押人员的智能化狱政管理系统。

2 系统设计方案

2.1 系统应用原理

系统主要对犯人的活动进行跟踪定位或区域管制,同时掌握狱警分布情况,这就需要在人员身上放置一个代表其身份的无线传感定位标签,标签不断地自动发射无线信号,并在各个区域布置可以识别这些标签的定位器,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设计原理

根据监狱实际情况,在系统预先设置人员的活动区域和活动时间,一旦走出规定范围,系统可立即判断出异常并触发警报,值班人员可即时地在屏幕看到发生异常的人员和地点,采取相应措施。

2.2 监控网络设计

系统利用ZigBee无线技术部署监控网络。在重要的通行地点及区域出入口设置验证监控点,做到“处处留痕、过界报警”。定位精度可以控制在楼宇、楼层、区域、或者房间等多个级别,即根据监狱实际需要,定义人员的活动范围在某栋楼,某一层、某个区域或某个房间。

2.3 定位RFID标签设计

定位标签有如下几个设计要求:

长距离感应能力,在携带人在无察觉的情况下向监控点发送信号;防水设计;高速位移:支持高速度移动物体或人员数据的读取。

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对定位标签做了不同的设计:

(1)犯人RFID标签:采用腕带方式,佩戴在手腕上,该标签采用防拆卸设计。

(2)狱警RFID标签:采用挂扣卡方式,方便佩戴。

(3)其他RFID标签:采用挂扣方式或腕带方式,供临时外来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佩戴。

3 系统主要功能

3.1 人员实时监控

在电子地图实时显示所有在押人员和干警位置,监控人员可动态掌握人员数量和实时分布情况,鼠标移至人员图标上,便可查看人员详细信息,如图2所示。

3.2 人员查找定位

输入人员姓名或编号便可快速定位要查找的犯人或干警所在地点,如图3所示。

图2 实时监控系统

图3 人员定位

3.3 非法聚集报警

在指定区域,系统可以设置最大允许人员数量,一旦超过预设人数,立即发出报警信息,如图4所示。

图4 非法聚集报警

3.4 禁区入侵报警

某些区域属于限制区域,未经允许的定位标签进入将发出报警,在出入某些关口时,可事先设定好哪些定位RFID标签可以通过,当不符合要求的定位RFID标签出入关口时将发出报警信息,或者某些区域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可进入,如在其他时段进入则被视为非法侵入,也会发出警报,如图5所示。

图5 入侵报警

3.5 非授权离位报警

规定某些犯人不能离开某个区域,或者在某个时段内不能离开指定地点,一旦离开将发出报警,如图6所示。

图6 离位报警

3.6 活动轨迹回放

系统全天候记录所有人员经过地点和时间,可对人员运动路线进行跟踪回放,掌握其详细活动路线和时间,如图7所示。

图7 活动轨迹回放

3.7 自动查房点名

可定时自动对各监舍进行人员清点,具体呈现应到人数、已到人数、未到人数,如果人员未到,将及时发出报警,提醒狱警及时查找定位未到人员,防止意外情况发生。犯人在系统中已经设定好了房间号,一旦犯人进错房间,或在非常规时间内离开房间,也将发出报警信息。

3.8 脱离看管报警f

将犯人定位标签和警察定位标签绑定,可一对一或多对多进行绑定,当犯人和警察的行走轨迹不一致超过允许的时间,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或者对犯人和警察距离进行限制,当两者相距超过规定距离时,系统发出报警信息。

3.9 紧急求救呼叫

狱警和犯人定位标签具有报警按钮,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可以按下报警按钮,监控中心点可及时收到报警信息,得知报警人所在位置,迅速进行支援。

3.10 远程监控视查

可通过互联网对系统进行操作,实现远程管理和监控,管理人员即使不在监狱也可随时查看监狱情况。

RFID技术的引入将有效提升监狱工作的效率,同时改善监狱管理的规范化,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摘 要:系统主要对犯人的活动进行跟踪定位或区域管制,同时掌握狱警分布情况。通过在人员身上放置一个代表其身份的无线传感定位标签,标签不断地自动发射无线信号,使得各个区域布置的可以识别这些标签的定位器对相关人员实时定位。

关键词:RDID;监狱管理;实时定位;监控

对监狱在押人员的管理一直是困恼监狱管理人员的难题,如果能掌握监狱在押人员的实时位置和状况,就能有效防止在押人员的出逃,减少罪犯结党闹事的机率,秘密监控高危在押人员,追查及跟进暴力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管理人员和在押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苏州新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结合监狱管理人员的需求,开发出一套以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为技术基础的监狱在押人员实时定位管理系统。

1 系统概述

这套系统采用目前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针对监狱人员情况分区管理与监控的需求,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区分、识别在押人员的智能化狱政管理系统。

2 系统设计方案

2.1 系统应用原理

系统主要对犯人的活动进行跟踪定位或区域管制,同时掌握狱警分布情况,这就需要在人员身上放置一个代表其身份的无线传感定位标签,标签不断地自动发射无线信号,并在各个区域布置可以识别这些标签的定位器,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设计原理

根据监狱实际情况,在系统预先设置人员的活动区域和活动时间,一旦走出规定范围,系统可立即判断出异常并触发警报,值班人员可即时地在屏幕看到发生异常的人员和地点,采取相应措施。

2.2 监控网络设计

系统利用ZigBee无线技术部署监控网络。在重要的通行地点及区域出入口设置验证监控点,做到“处处留痕、过界报警”。定位精度可以控制在楼宇、楼层、区域、或者房间等多个级别,即根据监狱实际需要,定义人员的活动范围在某栋楼,某一层、某个区域或某个房间。

2.3 定位RFID标签设计

定位标签有如下几个设计要求:

长距离感应能力,在携带人在无察觉的情况下向监控点发送信号;防水设计;高速位移:支持高速度移动物体或人员数据的读取。

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对定位标签做了不同的设计:

(1)犯人RFID标签:采用腕带方式,佩戴在手腕上,该标签采用防拆卸设计。

(2)狱警RFID标签:采用挂扣卡方式,方便佩戴。

(3)其他RFID标签:采用挂扣方式或腕带方式,供临时外来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佩戴。

3 系统主要功能

3.1 人员实时监控

在电子地图实时显示所有在押人员和干警位置,监控人员可动态掌握人员数量和实时分布情况,鼠标移至人员图标上,便可查看人员详细信息,如图2所示。

3.2 人员查找定位

输入人员姓名或编号便可快速定位要查找的犯人或干警所在地点,如图3所示。

图2 实时监控系统

图3 人员定位

3.3 非法聚集报警

在指定区域,系统可以设置最大允许人员数量,一旦超过预设人数,立即发出报警信息,如图4所示。

图4 非法聚集报警

3.4 禁区入侵报警

某些区域属于限制区域,未经允许的定位标签进入将发出报警,在出入某些关口时,可事先设定好哪些定位RFID标签可以通过,当不符合要求的定位RFID标签出入关口时将发出报警信息,或者某些区域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可进入,如在其他时段进入则被视为非法侵入,也会发出警报,如图5所示。

图5 入侵报警

3.5 非授权离位报警

规定某些犯人不能离开某个区域,或者在某个时段内不能离开指定地点,一旦离开将发出报警,如图6所示。

图6 离位报警

3.6 活动轨迹回放

系统全天候记录所有人员经过地点和时间,可对人员运动路线进行跟踪回放,掌握其详细活动路线和时间,如图7所示。

图7 活动轨迹回放

3.7 自动查房点名

可定时自动对各监舍进行人员清点,具体呈现应到人数、已到人数、未到人数,如果人员未到,将及时发出报警,提醒狱警及时查找定位未到人员,防止意外情况发生。犯人在系统中已经设定好了房间号,一旦犯人进错房间,或在非常规时间内离开房间,也将发出报警信息。

3.8 脱离看管报警f

将犯人定位标签和警察定位标签绑定,可一对一或多对多进行绑定,当犯人和警察的行走轨迹不一致超过允许的时间,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或者对犯人和警察距离进行限制,当两者相距超过规定距离时,系统发出报警信息。

3.9 紧急求救呼叫

狱警和犯人定位标签具有报警按钮,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可以按下报警按钮,监控中心点可及时收到报警信息,得知报警人所在位置,迅速进行支援。

3.10 远程监控视查

可通过互联网对系统进行操作,实现远程管理和监控,管理人员即使不在监狱也可随时查看监狱情况。

RFID技术的引入将有效提升监狱工作的效率,同时改善监狱管理的规范化,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摘 要:系统主要对犯人的活动进行跟踪定位或区域管制,同时掌握狱警分布情况。通过在人员身上放置一个代表其身份的无线传感定位标签,标签不断地自动发射无线信号,使得各个区域布置的可以识别这些标签的定位器对相关人员实时定位。

关键词:RDID;监狱管理;实时定位;监控

对监狱在押人员的管理一直是困恼监狱管理人员的难题,如果能掌握监狱在押人员的实时位置和状况,就能有效防止在押人员的出逃,减少罪犯结党闹事的机率,秘密监控高危在押人员,追查及跟进暴力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管理人员和在押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苏州新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结合监狱管理人员的需求,开发出一套以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为技术基础的监狱在押人员实时定位管理系统。

1 系统概述

这套系统采用目前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针对监狱人员情况分区管理与监控的需求,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区分、识别在押人员的智能化狱政管理系统。

2 系统设计方案

2.1 系统应用原理

系统主要对犯人的活动进行跟踪定位或区域管制,同时掌握狱警分布情况,这就需要在人员身上放置一个代表其身份的无线传感定位标签,标签不断地自动发射无线信号,并在各个区域布置可以识别这些标签的定位器,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设计原理

根据监狱实际情况,在系统预先设置人员的活动区域和活动时间,一旦走出规定范围,系统可立即判断出异常并触发警报,值班人员可即时地在屏幕看到发生异常的人员和地点,采取相应措施。

2.2 监控网络设计

系统利用ZigBee无线技术部署监控网络。在重要的通行地点及区域出入口设置验证监控点,做到“处处留痕、过界报警”。定位精度可以控制在楼宇、楼层、区域、或者房间等多个级别,即根据监狱实际需要,定义人员的活动范围在某栋楼,某一层、某个区域或某个房间。

2.3 定位RFID标签设计

定位标签有如下几个设计要求:

长距离感应能力,在携带人在无察觉的情况下向监控点发送信号;防水设计;高速位移:支持高速度移动物体或人员数据的读取。

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对定位标签做了不同的设计:

(1)犯人RFID标签:采用腕带方式,佩戴在手腕上,该标签采用防拆卸设计。

(2)狱警RFID标签:采用挂扣卡方式,方便佩戴。

(3)其他RFID标签:采用挂扣方式或腕带方式,供临时外来人员或其他工作人员佩戴。

3 系统主要功能

3.1 人员实时监控

在电子地图实时显示所有在押人员和干警位置,监控人员可动态掌握人员数量和实时分布情况,鼠标移至人员图标上,便可查看人员详细信息,如图2所示。

3.2 人员查找定位

输入人员姓名或编号便可快速定位要查找的犯人或干警所在地点,如图3所示。

图2 实时监控系统

图3 人员定位

3.3 非法聚集报警

在指定区域,系统可以设置最大允许人员数量,一旦超过预设人数,立即发出报警信息,如图4所示。

图4 非法聚集报警

3.4 禁区入侵报警

某些区域属于限制区域,未经允许的定位标签进入将发出报警,在出入某些关口时,可事先设定好哪些定位RFID标签可以通过,当不符合要求的定位RFID标签出入关口时将发出报警信息,或者某些区域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可进入,如在其他时段进入则被视为非法侵入,也会发出警报,如图5所示。

图5 入侵报警

3.5 非授权离位报警

规定某些犯人不能离开某个区域,或者在某个时段内不能离开指定地点,一旦离开将发出报警,如图6所示。

图6 离位报警

3.6 活动轨迹回放

系统全天候记录所有人员经过地点和时间,可对人员运动路线进行跟踪回放,掌握其详细活动路线和时间,如图7所示。

图7 活动轨迹回放

3.7 自动查房点名

可定时自动对各监舍进行人员清点,具体呈现应到人数、已到人数、未到人数,如果人员未到,将及时发出报警,提醒狱警及时查找定位未到人员,防止意外情况发生。犯人在系统中已经设定好了房间号,一旦犯人进错房间,或在非常规时间内离开房间,也将发出报警信息。

3.8 脱离看管报警f

将犯人定位标签和警察定位标签绑定,可一对一或多对多进行绑定,当犯人和警察的行走轨迹不一致超过允许的时间,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或者对犯人和警察距离进行限制,当两者相距超过规定距离时,系统发出报警信息。

3.9 紧急求救呼叫

狱警和犯人定位标签具有报警按钮,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可以按下报警按钮,监控中心点可及时收到报警信息,得知报警人所在位置,迅速进行支援。

3.10 远程监控视查

可通过互联网对系统进行操作,实现远程管理和监控,管理人员即使不在监狱也可随时查看监狱情况。

RFID技术的引入将有效提升监狱工作的效率,同时改善监狱管理的规范化,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手机能监控疾病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监控软件预案策略控制在海底隧道监控中的应用
模糊监控图像视频的清晰化处理
立体化监控在广东省路网监控中的应用
基于IEC61850/61970的光伏并网监控系统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科学训练监控新趋势——适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