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高职院校的《建筑力学》课程
2014-10-29张艳艳李凤琴
张艳艳 李凤琴
【摘 要】 文章指出了在建筑力学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力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培养兴趣,鼓励创新,合理结合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来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建筑力学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一、学生学习现状
当今,随着单独招生人数的上升,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差,缺乏积极学习的愿望,对问题的钻研能力几乎为零,基础知识薄弱,但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探索欲,愿意尝试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丝希望。
二、建筑力学的教学特点
建筑力学是高职工科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需要用到数学和物理等基础课的内容,它又对后续的专业课如建筑工程结构、地基与基础和桥梁工程等课程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本人几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一方面这门课程知识点比较多,又比较抽象;另一方面学生有很多是文科生,这门课对他们而言,教学时比较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三、如何教好高职院校的建筑力学课程
针对以上谈到的学生学习情况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得出以下几个比较实用的学习方法:
1.培养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要从心里喜欢上它,克服畏难情绪,不要人与亦云;其次要相信自己能够学会,只有这样才能顺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走下去。根据学生喜欢创新的特点,每次讲解之前先引入一个实例,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讲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时,拿出一个物体(假定是一个刚体),让学生上来施加不同方向,不同作用点的力,看看最后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
其实这就是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问题,学生通过现场模拟,对此知识点掌握的就比较牢固,另外也比较形象,学生兴趣会被激化。
2.分组讨论,辩证解决问题
老师讲几遍可能不如学生一遍,有些地方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更有说服力。如讲到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问题时,有三种强度计算问题,分三组从一个简单的杆件分析:
①已知外力P,面积A,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容许应力[σ],校核该杆件的强度。
②已知外力P,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容许应力[σ],在杆件安全的前提下设计最合理 的截面尺寸。
③已知面积A,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容许应力[σ],计算外力P的最大值。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到P的最大值,这样可以反过来检验第一组的结果是否正确。
3.化繁为简,找到规律
杆件有四种基本变形,对第一种轴向拉压变形有详细讲解,让学生弄懂分析思路是按照外力→内力→应力→建立应力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讲其他三种基本变形时就相对简单,按照相同的思路可以分析计算。组合变形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变形组而成的,只要基本变形的思路知道了,组合变形按照叠加原理可以分析清楚。列表分析如下:
4.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快速普及,在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大纲要求,将理论内容加以总结,以文本和图片为主,并编制了大量知识性,趣味性强的例题习题和动画,不仅适合教师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学生自学的辅助工具。
四、小结
本文主要针对学生的学情和建筑力学的课程特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会对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们有一定的帮助。
建筑力学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任何一方的懈怠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我愿意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肯努力,教学效果一定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丘锦福 .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J]. 引进与咨询, 2005( 5 ) :28-30
[2]马 玲 . 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多媒体软件设计 [J]. 中国电化教育, 1996 ( 5 ) :17-18
[3] 高璞,周密 . 浅谈桥梁结构专业结构力学教学方法改革 [J]. 高职高教研究, 2001 (12) .endprint
【摘 要】 文章指出了在建筑力学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力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培养兴趣,鼓励创新,合理结合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来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建筑力学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一、学生学习现状
当今,随着单独招生人数的上升,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差,缺乏积极学习的愿望,对问题的钻研能力几乎为零,基础知识薄弱,但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探索欲,愿意尝试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丝希望。
二、建筑力学的教学特点
建筑力学是高职工科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需要用到数学和物理等基础课的内容,它又对后续的专业课如建筑工程结构、地基与基础和桥梁工程等课程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本人几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一方面这门课程知识点比较多,又比较抽象;另一方面学生有很多是文科生,这门课对他们而言,教学时比较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三、如何教好高职院校的建筑力学课程
针对以上谈到的学生学习情况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得出以下几个比较实用的学习方法:
1.培养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要从心里喜欢上它,克服畏难情绪,不要人与亦云;其次要相信自己能够学会,只有这样才能顺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走下去。根据学生喜欢创新的特点,每次讲解之前先引入一个实例,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讲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时,拿出一个物体(假定是一个刚体),让学生上来施加不同方向,不同作用点的力,看看最后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
其实这就是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问题,学生通过现场模拟,对此知识点掌握的就比较牢固,另外也比较形象,学生兴趣会被激化。
2.分组讨论,辩证解决问题
老师讲几遍可能不如学生一遍,有些地方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更有说服力。如讲到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问题时,有三种强度计算问题,分三组从一个简单的杆件分析:
①已知外力P,面积A,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容许应力[σ],校核该杆件的强度。
②已知外力P,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容许应力[σ],在杆件安全的前提下设计最合理 的截面尺寸。
③已知面积A,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容许应力[σ],计算外力P的最大值。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到P的最大值,这样可以反过来检验第一组的结果是否正确。
3.化繁为简,找到规律
杆件有四种基本变形,对第一种轴向拉压变形有详细讲解,让学生弄懂分析思路是按照外力→内力→应力→建立应力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讲其他三种基本变形时就相对简单,按照相同的思路可以分析计算。组合变形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变形组而成的,只要基本变形的思路知道了,组合变形按照叠加原理可以分析清楚。列表分析如下:
4.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快速普及,在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大纲要求,将理论内容加以总结,以文本和图片为主,并编制了大量知识性,趣味性强的例题习题和动画,不仅适合教师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学生自学的辅助工具。
四、小结
本文主要针对学生的学情和建筑力学的课程特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会对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们有一定的帮助。
建筑力学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任何一方的懈怠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我愿意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肯努力,教学效果一定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丘锦福 .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J]. 引进与咨询, 2005( 5 ) :28-30
[2]马 玲 . 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多媒体软件设计 [J]. 中国电化教育, 1996 ( 5 ) :17-18
[3] 高璞,周密 . 浅谈桥梁结构专业结构力学教学方法改革 [J]. 高职高教研究, 2001 (12) .endprint
【摘 要】 文章指出了在建筑力学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力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培养兴趣,鼓励创新,合理结合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来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建筑力学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一、学生学习现状
当今,随着单独招生人数的上升,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差,缺乏积极学习的愿望,对问题的钻研能力几乎为零,基础知识薄弱,但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探索欲,愿意尝试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丝希望。
二、建筑力学的教学特点
建筑力学是高职工科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需要用到数学和物理等基础课的内容,它又对后续的专业课如建筑工程结构、地基与基础和桥梁工程等课程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本人几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一方面这门课程知识点比较多,又比较抽象;另一方面学生有很多是文科生,这门课对他们而言,教学时比较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三、如何教好高职院校的建筑力学课程
针对以上谈到的学生学习情况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得出以下几个比较实用的学习方法:
1.培养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要从心里喜欢上它,克服畏难情绪,不要人与亦云;其次要相信自己能够学会,只有这样才能顺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走下去。根据学生喜欢创新的特点,每次讲解之前先引入一个实例,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讲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时,拿出一个物体(假定是一个刚体),让学生上来施加不同方向,不同作用点的力,看看最后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
其实这就是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问题,学生通过现场模拟,对此知识点掌握的就比较牢固,另外也比较形象,学生兴趣会被激化。
2.分组讨论,辩证解决问题
老师讲几遍可能不如学生一遍,有些地方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更有说服力。如讲到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问题时,有三种强度计算问题,分三组从一个简单的杆件分析:
①已知外力P,面积A,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容许应力[σ],校核该杆件的强度。
②已知外力P,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容许应力[σ],在杆件安全的前提下设计最合理 的截面尺寸。
③已知面积A,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容许应力[σ],计算外力P的最大值。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到P的最大值,这样可以反过来检验第一组的结果是否正确。
3.化繁为简,找到规律
杆件有四种基本变形,对第一种轴向拉压变形有详细讲解,让学生弄懂分析思路是按照外力→内力→应力→建立应力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讲其他三种基本变形时就相对简单,按照相同的思路可以分析计算。组合变形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变形组而成的,只要基本变形的思路知道了,组合变形按照叠加原理可以分析清楚。列表分析如下:
4.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快速普及,在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依据大纲要求,将理论内容加以总结,以文本和图片为主,并编制了大量知识性,趣味性强的例题习题和动画,不仅适合教师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学生自学的辅助工具。
四、小结
本文主要针对学生的学情和建筑力学的课程特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会对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们有一定的帮助。
建筑力学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任何一方的懈怠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我愿意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肯努力,教学效果一定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丘锦福 .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J]. 引进与咨询, 2005( 5 ) :28-30
[2]马 玲 . 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多媒体软件设计 [J]. 中国电化教育, 1996 ( 5 ) :17-18
[3] 高璞,周密 . 浅谈桥梁结构专业结构力学教学方法改革 [J]. 高职高教研究, 2001 (1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