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职业教育对象特点剖析及对策

2014-10-29陈文超

教育界·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职校职业农村

陈文超

职业教育,在我国,有时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这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业务水平,以适应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绝大部分就必然是农民和农民的儿子。农民是最实在的群体,他们最直接目的,是要通过自身的双手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报酬。因此,一种教育形式如果能够给他们带来好的发展机遇,能让他们获得好的经济回报,这种教育就会得到他们的偏爱。同时,受传统的“官本位”和“学而优则仕”等思想的影响,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培养“蓝领工人”的“低层次”教育形式而为社会所排斥,职业教育成为某些“差生”迫不得已的选择。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村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一样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摆脱土地的工具,他们进入职业学校的动机和目的就不是那么单纯,态度也是“半推半就”。那么,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学生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就必然存在巨大不同。只有准确适度地把握农村职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本人所在的职业高中来看,农村职校学生基本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习惯差,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职校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可以从新生入学成绩来看,150—250分占85.3%,150分以下占11.8%和250分以上占3%,而进入普通达标高中的初中毕业会考分数基本都在300以上。可见从学习的成果上来说95%以上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网络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有很多复杂的因素,而对职业学校,我觉得网络对中职生的影响更大。网络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同时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新生入学之初,我们进行了摸底调查,85%的新生喜欢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甚至浏览黄赌毒网页。网络游戏使学生长期处于暴力、枪杀状态中,使他们的意志消沉,且容易养成暴力的行为,与同学稍有不和就立刻大打出手,影响极坏。而学生经常虚拟网上聊天,由于学生思想较为单纯,易被欺骗,沉迷网上聊天更易出现孤独、抑郁、自我闭锁等心理疾病。30%的学生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有紧密接触,同学关系一出现小问题就演变为群体性问题,以至于有部分学生被初中教师、家长认为是“问题少年”“后进生”。

(三)二元矛盾综合体

由于学习成绩差,在校表现不好,被老师、同学瞧不起,甚至被父母放弃。自卑和自负本是自相矛盾的,但多数学生表面表现为自卑,骨子里隐藏的是自负。应试教育下,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尺度,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就加大了文化知识教学力度,重视各考试学科的成绩,而轻视思想品德、道德规范教育,学生文化课的考试成绩上去了,而道德品质滑坡了。多数职校学生在初中时在成绩面前处于劣势,不被教师和家长重视,甚至被放弃。他们的其他能力的潜能又被老师和家长忽视。

(四)家庭背景特殊

全校学生中,多数学生的家在山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留守学生”占50%,有近15%的学生成长在单亲家庭,孤儿近30名。生活上缺人照顾,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缺少家庭应有的温暖和关爱,心灵蒙上阴影,形成孤僻、自卑、冷漠、无情的畸形心理,成长过程中偏离方向,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所以在生活、学习、行为等方面形成了各种问题,甚至是恶性循环。

(五)成长的转折期

职高学生入校年龄大多在15岁,毕业时18岁,这期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身体迅速发育成长,心理上也在迅速地向成人过渡,成人感、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这个阶段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变化的断乳期,人格成长的危险期,学业能力的分化。

“条条大路通罗马”,办法永远都比困难多得多,那么怎么样针对农村职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行为习惯做到因材施教,人尽其才,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呢?

(一)加强养成教育。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做到坐要正,站要直,衣要整,自觉养成珍爱自己,尊重他人的良好礼仪习惯。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培养诚信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教育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提倡衣着整洁朴实大方,养成勤俭的好习惯。

(二)强化纪律教育。以预防为主,从小事做起,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手机,禁止课堂使用手机,文明安全上网。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强化防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学习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抗挫折耐力的培养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并且也要对自身进行心理咨询方面知识的培训,使老师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充当心理医生的角色,及时地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六)抓实法制教育。依托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等有效形式,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对问题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做好跟踪调查,有效预防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七)育人者需自育,所以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言行,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积极开展德育理论学习,学习先进的学生工作管理经验,勤思考,勤学习,勤研究,勤奉献,提高育人水平。

当然,农村职校学生问题及其教育对策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课题,农村职校学生问题不是仅仅靠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能解决的,这要整个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去创造一个好的大环境,对他们成长热切关注和爱护,这样他们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才能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校职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我的职校我的梦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