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点火系统教学中的应用

2014-10-29黄清王勇

教育界·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

黄清 王勇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学中,老师们可使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以大众1.4TSI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的教学为例,通过分析、诊断和排除该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的故障,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行动导向 教学法 发动机点火系统 教学 应用

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学中,我们老师们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例如:项目教学法、四部教学法、典型案例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等等,因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专业的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们对汽车常见故障的分析、诊断和排除的动手技能,所以,非常有必要以大众1.4TSI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的教学为例,通过分析、诊断和排除该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的故障,探讨一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教学中的应用 。

1)分组:采用抽签分组,老师调整,避免小组实力相差太大,避免几个学生常在一起合作。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 12个学生一组。2)教师引导:教师提出建议和要求;向小组分发客户订单。3)角色扮演法处理客户抱怨、工作任务等信息:每个小组,抽出一名学生扮演来修车的客户,抽出一名学生扮演轿车4S服务店的客户接待人员,接待员在客户订单上,记录客户的抱怨:“该车最近怠速不稳,发动机没劲,动力下降,急加速时,车发抖而且排气管有“啪啪啪”放炮声,汽油油耗升高。”根据客户的抱怨,接待员经初步诊断,归纳出工作任务:发动机的第三气缸无高压火,需要排除该故障。4)教师观察引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把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顺利排除该类故障的前提条件是学生们能看懂大众1.4TSI发动机的点火线路图,理解电路图的工作原理,结合点火电路图,能对该车的点火系统进行检测,这也是该次课同学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环节二:计划与决策,本环节的整个过程,始终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教师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该环节教学安排如下:

1)查阅维修手册,找出大众1.4TSI发动机的点火电路图: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查阅维修资料,找出发动机的电路图,通过组内学生的讨论,学会和理解发动机点火系统电路图的工作原理。2)完成数项学习任务(工作页):结合发动机点火系统电路图,小组内的学生,一边讨论、查资料,一边自己完成各项学习任务。3)确定排除大众1.4TSI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实训工艺:学生们完成好各项学习任务后,通过讨论,每个小组各草拟出一套诊断该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的实训工艺。4)小组成果展示与交流:小组派代表对本小组的排除故障工艺进行交流,讲解其诊断故障的过程。小组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评价,老师参与每个小组实训工艺评价,并给予合理引导,引导每个小组对自己的诊断实训工艺进行修改,形成正确的实训工艺。实训工艺(参考)如下:(1)读取故障信息 。(2)观察故障部位点火系统导线连接情况。(3)读取次级高压波形、初级波形并记录结果,测量线路,确定故障点。(4)确定维修方案(修理或更换),排除故障。(5)清楚故障信息,启动发动机,检查任务完成情况。 (6)进行5S工作岗位整理。

环节三:执行与检查,本环节使用四步教学法,教学安排如下:

1)教师引导(重点内容教师示范操作)教师使用KT600故障解码仪,按照上面实训工艺先示范操作。2)学生根据小组已制定的实训工艺,结合教师的引导进行实践操作,并要求学生做好工作记录。3)检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老师使用故障解码仪,重新读取故障信息,并启动发动机,检查故障信息和故障现象是否存在。

环节四:评价与总结,本环节使用讨论法和讲述法,教学安排如下:

1)进行小组成员组内自评和互相评价:学生根据实训过程,对自己和其他成员进行评价,并填写自评互评评价表。2)进行小组项目过程评价: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操作过程,填写评价表,逐项给予评价打分。3)实训总结:老师根据已经填写好的评价表,对排除发动机第三缸无高压火的故障项目进行总结交流,说明实训过程做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强调实训中重点和注意事项。

通过上述四个教学环节,较好地完成了本次课的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技能,教学效果良好。endprint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学中,老师们可使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以大众1.4TSI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的教学为例,通过分析、诊断和排除该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的故障,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行动导向 教学法 发动机点火系统 教学 应用

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学中,我们老师们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例如:项目教学法、四部教学法、典型案例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等等,因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专业的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们对汽车常见故障的分析、诊断和排除的动手技能,所以,非常有必要以大众1.4TSI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的教学为例,通过分析、诊断和排除该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的故障,探讨一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教学中的应用 。

1)分组:采用抽签分组,老师调整,避免小组实力相差太大,避免几个学生常在一起合作。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 12个学生一组。2)教师引导:教师提出建议和要求;向小组分发客户订单。3)角色扮演法处理客户抱怨、工作任务等信息:每个小组,抽出一名学生扮演来修车的客户,抽出一名学生扮演轿车4S服务店的客户接待人员,接待员在客户订单上,记录客户的抱怨:“该车最近怠速不稳,发动机没劲,动力下降,急加速时,车发抖而且排气管有“啪啪啪”放炮声,汽油油耗升高。”根据客户的抱怨,接待员经初步诊断,归纳出工作任务:发动机的第三气缸无高压火,需要排除该故障。4)教师观察引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把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顺利排除该类故障的前提条件是学生们能看懂大众1.4TSI发动机的点火线路图,理解电路图的工作原理,结合点火电路图,能对该车的点火系统进行检测,这也是该次课同学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环节二:计划与决策,本环节的整个过程,始终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教师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该环节教学安排如下:

1)查阅维修手册,找出大众1.4TSI发动机的点火电路图: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查阅维修资料,找出发动机的电路图,通过组内学生的讨论,学会和理解发动机点火系统电路图的工作原理。2)完成数项学习任务(工作页):结合发动机点火系统电路图,小组内的学生,一边讨论、查资料,一边自己完成各项学习任务。3)确定排除大众1.4TSI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实训工艺:学生们完成好各项学习任务后,通过讨论,每个小组各草拟出一套诊断该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的实训工艺。4)小组成果展示与交流:小组派代表对本小组的排除故障工艺进行交流,讲解其诊断故障的过程。小组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评价,老师参与每个小组实训工艺评价,并给予合理引导,引导每个小组对自己的诊断实训工艺进行修改,形成正确的实训工艺。实训工艺(参考)如下:(1)读取故障信息 。(2)观察故障部位点火系统导线连接情况。(3)读取次级高压波形、初级波形并记录结果,测量线路,确定故障点。(4)确定维修方案(修理或更换),排除故障。(5)清楚故障信息,启动发动机,检查任务完成情况。 (6)进行5S工作岗位整理。

环节三:执行与检查,本环节使用四步教学法,教学安排如下:

1)教师引导(重点内容教师示范操作)教师使用KT600故障解码仪,按照上面实训工艺先示范操作。2)学生根据小组已制定的实训工艺,结合教师的引导进行实践操作,并要求学生做好工作记录。3)检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老师使用故障解码仪,重新读取故障信息,并启动发动机,检查故障信息和故障现象是否存在。

环节四:评价与总结,本环节使用讨论法和讲述法,教学安排如下:

1)进行小组成员组内自评和互相评价:学生根据实训过程,对自己和其他成员进行评价,并填写自评互评评价表。2)进行小组项目过程评价: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操作过程,填写评价表,逐项给予评价打分。3)实训总结:老师根据已经填写好的评价表,对排除发动机第三缸无高压火的故障项目进行总结交流,说明实训过程做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强调实训中重点和注意事项。

通过上述四个教学环节,较好地完成了本次课的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技能,教学效果良好。endprint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学中,老师们可使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以大众1.4TSI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的教学为例,通过分析、诊断和排除该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的故障,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行动导向 教学法 发动机点火系统 教学 应用

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学中,我们老师们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例如:项目教学法、四部教学法、典型案例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等等,因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专业的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们对汽车常见故障的分析、诊断和排除的动手技能,所以,非常有必要以大众1.4TSI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的教学为例,通过分析、诊断和排除该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的故障,探讨一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教学中的应用 。

1)分组:采用抽签分组,老师调整,避免小组实力相差太大,避免几个学生常在一起合作。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 12个学生一组。2)教师引导:教师提出建议和要求;向小组分发客户订单。3)角色扮演法处理客户抱怨、工作任务等信息:每个小组,抽出一名学生扮演来修车的客户,抽出一名学生扮演轿车4S服务店的客户接待人员,接待员在客户订单上,记录客户的抱怨:“该车最近怠速不稳,发动机没劲,动力下降,急加速时,车发抖而且排气管有“啪啪啪”放炮声,汽油油耗升高。”根据客户的抱怨,接待员经初步诊断,归纳出工作任务:发动机的第三气缸无高压火,需要排除该故障。4)教师观察引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把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顺利排除该类故障的前提条件是学生们能看懂大众1.4TSI发动机的点火线路图,理解电路图的工作原理,结合点火电路图,能对该车的点火系统进行检测,这也是该次课同学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环节二:计划与决策,本环节的整个过程,始终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教师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该环节教学安排如下:

1)查阅维修手册,找出大众1.4TSI发动机的点火电路图: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们查阅维修资料,找出发动机的电路图,通过组内学生的讨论,学会和理解发动机点火系统电路图的工作原理。2)完成数项学习任务(工作页):结合发动机点火系统电路图,小组内的学生,一边讨论、查资料,一边自己完成各项学习任务。3)确定排除大众1.4TSI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实训工艺:学生们完成好各项学习任务后,通过讨论,每个小组各草拟出一套诊断该发动机第三气缸无高压火的实训工艺。4)小组成果展示与交流:小组派代表对本小组的排除故障工艺进行交流,讲解其诊断故障的过程。小组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评价,老师参与每个小组实训工艺评价,并给予合理引导,引导每个小组对自己的诊断实训工艺进行修改,形成正确的实训工艺。实训工艺(参考)如下:(1)读取故障信息 。(2)观察故障部位点火系统导线连接情况。(3)读取次级高压波形、初级波形并记录结果,测量线路,确定故障点。(4)确定维修方案(修理或更换),排除故障。(5)清楚故障信息,启动发动机,检查任务完成情况。 (6)进行5S工作岗位整理。

环节三:执行与检查,本环节使用四步教学法,教学安排如下:

1)教师引导(重点内容教师示范操作)教师使用KT600故障解码仪,按照上面实训工艺先示范操作。2)学生根据小组已制定的实训工艺,结合教师的引导进行实践操作,并要求学生做好工作记录。3)检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老师使用故障解码仪,重新读取故障信息,并启动发动机,检查故障信息和故障现象是否存在。

环节四:评价与总结,本环节使用讨论法和讲述法,教学安排如下:

1)进行小组成员组内自评和互相评价:学生根据实训过程,对自己和其他成员进行评价,并填写自评互评评价表。2)进行小组项目过程评价: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操作过程,填写评价表,逐项给予评价打分。3)实训总结:老师根据已经填写好的评价表,对排除发动机第三缸无高压火的故障项目进行总结交流,说明实训过程做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强调实训中重点和注意事项。

通过上述四个教学环节,较好地完成了本次课的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们的动手技能,教学效果良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