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4-10-29万丽娜
万丽娜
【摘 要】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来避免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创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有利于在中国梦召唤中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教育。
【关键词】中国梦 高职生 思想政治教育 成因 对策
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其学生数已占半壁江山。由于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影响,使得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在践行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分析高职生思想政治现状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保持高职院校的和谐稳定,提高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分析
(一)高职院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职生,而非本科生;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本科生与高职生之间的距离。齐舒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具有一般普通高校的共性以外,还由于其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及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而具有不同于一般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这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1.心理的特殊性。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有的因家庭贫穷不得已来到高职院校;有的因高考成绩差而无奈上高职院校;他们往往以一个“失败者”的心态进入高职院校,认为自己“学历低、能力差”,在同龄人中自感抬不起头来,具有较强的“失落感”。
2.价值取向的特殊性。如今网络已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及娱乐的主要方式。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在给予高职生众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因为互联网上的信息是良莠不齐的,虽说高职生已经成年,但在社会经验与是非判断上还是缺乏经验。故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影响学生的思想,造成他们没有学习动力,开始缺课、逃课,最终这些同学在校没有学到任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他们对未来迷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不够坚定。
(二)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中大多是由中专或专科学校升格或转型而来,教育机制还不是很完善。从硬件上来看,教育经费缺乏,教材匹配不齐,教学设施不全,教学场所、实训场所等显得不足;从软件上来看,原有的老师不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导致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方式不能够适应现在学生的实际水平。此外,学校的管理人员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以前并未从事过高等教育,因此,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教学的特殊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践中融合了市场要素,使其出现重“技”轻“德”的现象,导致一些学生知能分离、言行脱节。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说:“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故而,我们应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改进。
二、加强与改进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切实解决高职生的实际问题
高职生在校期间,会接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由于他们还不能够非常正确的辨别是非,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深入到学生中去。一方面要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要做好与学生思想观念的交流与互动。以我院为例:针对农村孩子,要切实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保障经济困难的学生能正常入学;对自小娇生惯养的城镇孩子,要深入到他们生活中去,给予具体的关爱帮助,实现他们的人生梦。如此一来,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度重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计划,开设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在高职生入学、毕业、就业等特殊时期举办各种心理知识讲座。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要积极鼓励高职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为他们解决一些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困扰,达到自助与助人的目的。
(三)创新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观
1.思想观念创新。转变观念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和创新的关键。就目前来讲,思想观念的创新就是要在中国梦的召唤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想观念。其核心就是树立以“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呆板机械的思维定式,真正树立起“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又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新观念。
2.内容体系创新。如今的高职生是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新新”人类,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在校期间,只有充分地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坚定不移实现自我价值,将“中国梦”的理念带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只有紧跟时代、贴近生活、不断充实新内容,才能生机勃勃。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特殊的内涵和特点,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种特殊性,通过合理的途径,运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搞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瑞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调研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
[2]刘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高之我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
[3]齐舒编.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
[4]毕红梅.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究[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2007.
[5]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陈卫东.议新形势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