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烟·国酒香”品类标杆价值的分析与初步论证
2014-10-28虞兮
虞兮
烟草行业在专卖体制之下,历来被看作是创新能力不够强大、生命力不够旺盛的产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作为一个嗜好品行业,任何创新都需要时间的积累、理念的传递和严格的安全可行性测试。化妆品、药品的产品研发周期之长,是有目共睹的,又何况一个背负着现实需求和道德枷锁的尼古丁行业呢?
中国烟草的类型总体是以烤烟型为主,外烟则不少混合型卷烟,这是卷烟的第一层品类。中式卷烟概念的提出,又是第二层品类。在这一层品类中,中国元素、中国情感、中国文化的凸显,的确建立了明确的市场和技术区隔。苹果手机、宝马汽车、拉菲葡萄酒、路易威登的包包,都强烈地透露出异国风情和西方文化。在这方面,曾经一度流行的老款红旗汽车,至少在理念传递和产品设计上毫不逊色。如今,斯车已去,留给我们的自主领地已然不多、已然不大了。纵然是一种狭隘的民族品牌意识,但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烟草,中式卷烟品类构建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烟草这个行业。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个西南地区的老牌工业企业,正在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曾经一度风靡神州的“黄果树”品牌已经证明,这里有烟草品牌得以成功的必然要素;而如今市场热捧的“贵烟 ·国酒香”,也已在短时间里积蓄了强大的品牌价值。
向深处:中式卷烟品类加速生长
从烟草行业提出中式卷烟,到着手开展品类建设以来,中式卷烟品类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时期,逐步形成了自我定位、自我规律和自我差异化。分析考证来看,中式卷烟品类发展的生长速度在加快,生命力在增强。
从连篇累牍的有关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样一个事实,中式卷烟品类与其他行业品类构建,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相同点在于,最终都是要依托能感知的技术来实现品类的外化;其不同点在于,作为嗜好型消费品,中式卷烟的品类构建要求更多的附加值。
中式卷烟在尚未提出品类构建之前,品类本身早已存在。中式烤烟的口感与英式、美式、日式等风格的卷烟有着明显差异。这种差异首先是原料的差别,其次是百年来市场供给与需求双方彼此磨合的产物。而其他同类产品,几乎没有得到过这样长时间、大面积、高频度的供求互动机遇。这就是中式卷烟的内在逻辑。
我们将中国国产卷烟产品,分为品类提出者和未明确提出者两类。其中,品类提出者所明确传递的定位信息,包括“清甜香”、“淡雅香”、“自然烟香”、“浓香”“国酒香”、“本草香”、“焦甜香”、“中间香”、“清润香”、“绵香”等。数据统计, 2013年提出以上总体品类特征的卷烟品牌,其在中国烟草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35%;而在 2012年,该数据尚不足 50%,仅有 46.5%。
如今,中式卷烟的发展,面临日渐严峻的形势挑战。有人说,烟草行业是个名副其实的夕阳行业;但也有人说,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笔者认为,依托技术革新,引领消费群体的需求,才能获得永恒的发展动力。
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凌成兴在 2014年烟草行业工作会上,提出未来烟草行业的改革红利——根据烟草产品双重属性,不断推动行业自我改革、自我完善、自我创新。技术无疑是未来改革红利落实到品类中的一个关键点。
从品类构建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式卷烟品类首倡于湖北、复兴于云南、蓬勃于全国,中式卷烟的品类构建距离一个完整的轮回,还差一个里程碑的阶段。而出现在 2012年的“国酒香”品类,将中式卷烟的品类构建再度拉回到原料和技术,于是,一个闭环出现了。
中式卷烟品类构建的最后一环,“援酒入烟”技术铸造的“国酒香”回到了技术本身,无疑这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巨大进步。形象地说,闭环实际上只是一个俯瞰或仰视的二维形状,如果你站在侧面,“山外看山”,这个闭环就会呈现出一种螺旋环形。随着产业之锥巨大而持续的推动力,中式卷烟的品牌闭环,不断地向厚土之深处旋转、进化,牢牢扎根于市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不断、持续深入,形成了一道又一道螺旋的闭环,整个行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破蛹出:“国酒香”品类构建的内在逻辑
对传统的烟草制品加工业来说,技术落地着实是一场漫长而激烈的战斗,各个系统呈现出庞大、错综、交织的特点。那么,品类建设的突破口,到底在哪里?我们从“贵烟 ·国酒香”的案例中,可以看见消费类产品品类构建的未来模式。
第一,发现消费新需求、新趋势、新主张。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产业的融合速度也在加快,这带动了消费融合的进程。如鹰眼技术(即“即时回放技术”)将计算机软硬件与球类比赛进行结合,改变了网球比赛的裁判规则,甚至还运用于巴西世界杯足球比赛,开创了世界杯足球赛首次运用鹰眼进行“门线技术”的时代。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烟的卓然与酒的陶醉,原本在精神世界和现实消费中,是和合而生、共同发力的。而贵烟品牌发现了烟和酒在历史文化、原料工艺、品质、消费体验等方面的同源性,捕捉到烟酒消费的结合性需求、跨界消费的新趋势,以及消费者香味并重的变革主张。
第二,开阔产品设计的视野、胸怀、情操。外界对中国烟草行业的误读由来已久,殊不知烟草行业在规范管理的体制下,也拥有开阔的视野。对于贵烟来说,烟草制品要走出传统圈子,迎接品类的新生,走出去、迎进来其实是必然的逻辑。显然,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各种资源的互补是逻辑上的必然,各种价值观、品牌理念和行业规则的融合,需要的是博大的胸怀。而在产品设计上,需要的则是“君子和而不同”的美好情操。在过去,我们看到贵烟在品类构建上,无论是“多彩”、“北纬二十七度”、“喜格”、“好彩”这样带有地理和贵州本地特色的产品,还是作为烟草起源和传播线路理念的“印第安火种”、具有情感传递和节日营销价值取向的“蓝色的爱”、口味独特的低焦油规格产品“喜格”,无不体现出一个传统加工业品牌勇敢去尝试、努力去前进、不懈去探索的内涵。
第三,强强跨界,实现优势资源的互信、互动、互补。贵州烟草种植是中国近现代烟草的一个关键节点,早在1940年前后,在“禁种鸦片、禁售、禁吸”的时代背景下,贵州第一家烟草企业——贵州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国营贵州烟草公司、贵阳联合烟厂、公私合营贵阳烟草公司等陆续登场,为贵州烟草工业的长久发展,开辟了历史之源头。如今,作为贵州烟草工业的唯一主体,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年卷烟产量254.29万箱,实现销售收入 331.34亿元。或许,对此有人会说,是烟草专卖体制的功劳,殊不知中国烟草早已实现工商分离,工业企业品牌层面的竞争是残酷的。贵州烟草工业有这样悠久的历史,有“贵烟”、“黄果树”这样知名的品牌,且在总量增长停滞的情况下,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了这样的经济效益,证明了烟草产业自身较强的竞争实力。而另一方面,贵州的白酒业,亦是全国酒行业中名副其实的翘楚,没有之一。贵州中烟提出“援酒入烟”理念,将茅台酒及致香物质和微生态醇化技术运用到贵烟品牌的产品中去,这就是“强强跨界”,实现了“烟酒融合”。由此可见,“贵烟 ·国酒香”品类发展过程中,确实拥有运用地域独有优势资源,实现互赢发展的构建理念。endprint
第四,改造全产业链环节,实现脱胎换骨。对贵烟来说,在“国酒香”品类构建中,基于“援酒入烟”这个基本思想,做完了烟草制品加工业的全产业链布局,使得这个“中式卷烟”品类的进程得以闭环、深化。首先,将“国酒香”系列产品的种植区域,设定在茅台镇这个特殊的自然环境中,与茅台酒原料红缨子高粱进行轮作,并在种植过程中施以“茅台酒糟有机肥”,进行第一次“援酒入烟”;在烟叶醇化环节,“国酒香专用醇化库”采取了“茅台酒窖藏烟叶”的技术,进行第二次“援酒入烟”;在烟叶复烤环节,运用真空加料专利设备直接对片烟进行茅台酒喷洒,进行第三次“援酒入烟”;在制丝后贮藏环节,利用“桶中桶”技术对烟丝进行茅台酒熏蒸,这是第四次“援酒入烟”;在卷包环节,再通过在线对内衬纸喷洒茅台酒,这是第五次“援酒入烟”。此外,“国酒香”系列产品还广泛运用高科技水松纸、卷烟纸、滤嘴等辅助材料,尤其是“贵烟 ·国酒香”高端产品在滤棒中添加专用的玉液珠,使得烟酒飘香更具体验和感受性,这是第六次“援酒入烟”。通过以上六次“援酒入烟”后,“国酒香”系列产品的“烟酒融合”达到了极致,在这背后,是全产业链更新改造的艰辛而卓有成效的历程。
第五,精确消费营销,跑完品类构建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国酒香”品类来说,其完成了产品改造,这是跑到了马拉松的最后一公里处。如何跑完全程,还需要最后冲刺。在这个过程中,恰恰是等不起却也急不得的。首先,在贵烟“国酒香”品类中,消费价值被精确地定义为“加了茅台酒的好烟”,这就是立体、直观、生动的消费价值。其次,贵烟对“国酒香”的消费信息,通过“五步识香法”,达成精确、有效的消费信息传递。最后,贵烟“国酒香”在品牌、市场两个层面,开展如新媒介达人贵州行、全国茶友品鉴国酒香、摄影人眼中的国酒香等体验活动,通过围绕不同圈层来进行市场测试与消费反馈,并建立起长久、稳定而顺畅的信息互动渠道。
比翼飞:“国酒香”品类体系的外向价值
“国酒香”品类的推出,无疑在一定层面,极大地搅动了中式卷烟的品类生态环境,撼动了中国烟草市场传统的品牌竞争格局。这个中式卷烟品类构建的闭环,这个“跨界第一香”,这个“放在口袋里的 20个茅台镇”,对烟草业外,当然也有诸多的可借鉴价值。
多年以来,笔者一直有个疑问 ——嗜好品如何成功构建品类?对于中式消费品牌来说,无论是烟草、白酒、茶叶,还是玉石、红木和香道,近年来都存在如何在混战中建立起竞争秩序的问题。首先,中式消费品要获得长远、可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走下投资和收藏的神坛,回归大众;其次,中式消费品要建立起彼此区隔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再次,中式消费品在产品定位设计上如何超越自我。很多时候,产品的升级换代,往往需要跳出行业看行业、跳出市场看市场。对此,“贵烟 ·国酒香”已经树立起了一个跨行业的价值标杆。“国酒香”引领着行业外向价值,正在振翅高飞。
标杆之一是,快速消费品的高端化取向。烟草无疑是一种快速消费品。目前,市场上主流卷烟零售价格 10—20元/包。作为快速消费品,国外卷烟产品历来将价格定义在主流消费区间,但是“国酒香”的零售价格定位在 20—100元/包,坚定地占据了价值的高地。在行业外,恒大冰泉被网民调侃为“土豪水”,但其销量火爆之程度,令人咋舌。对于中式快速消费品的高端化取向,在脱离大众消费品这个范畴的前提下,几乎无一可圈可点之处。这是因为,快速消费品的高端化,并不能是玩概念,更不可能是讲噱头,而是要脚踏实地去改造产品本身,形成深度的高端消费体验。通过全产业链改造,贵烟“国酒香”着实下足了埋头苦干的功夫,迎来了市场发展的新机遇。另一方面,在政策避险方便,如“八项规定”,对礼品市场冲击很大,但对于具有扎实的产品价值根基的“价值健壮”类产品,影响不大。因为公务消费和公务赠送的减少,并不足以抵消消费结构上移和高端消费人群壮大的速度。在市场弯道面前,在政策高压之下,谁有实力谁是虚招,高下立见。
标杆之二是,高端消费品的快速化取向。换个角度来看,高端消费品的快速化取向,亦是“贵烟 ·国酒香”给中式消费品的一个启发。高端消费品中,玉石珠宝、香道红木,都很难做到快速消费,自然也无法实现“速度制胜”的市场理念。但是对于白酒和茶叶来说,这是一种扩展产业空间的必要思维。“贵烟 ·国酒香”依托贵烟、茅台两大品牌优势,无疑具备高端消费品的特质,而利用系列化破解高端消费品快速化难度,正当其时。目前,“贵烟 ·国酒香”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梯次化产品线,从超高端、高端产品到普通一类烟均有分布。其中产品线底端是大众价位 230元/条、 350元/条的“小玉液”和“大玉液”;产品线腰部的是软、硬“小国酒香”,价格定位于 800元/条、600元/条,直接与传统强势品牌“中华”形成了竞争;顶部是形象类高价位产品“国酒香 30”,通过玉液珠凸显产品的稀缺性、高技术和极致的消费体验。而与此同时,贵烟还储备了“国酒香 50”等产品。可以预见,未来“国酒香”系列还将形成更加宽广的产品线和更加密集的产品序列,甚至将跳出价格定位本身,直接面向特种人群。走下神坛、赢得新生的,不仅仅只有品类形象产品本身,更有市场的巨量价值回报和品牌价值的快速壮大。
标杆之三是,体验经济的构筑与实践。体验经济的产生,是人类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从产品经济进化到商品经济,再进化到服务经济,进入体验经济的时代,到达了我们目前所处于的经济形态。目前,人类到达的最高的体验经济,是太空旅行,这种旅行单次消费金额在 2000万美元左右,已经有人先后为此买单;而发生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比如逛公园、进游乐场、农家游、去 KTV等,都是小型的体验经济模型。如果体验经济能与商品经济联合,那么将创造更大的商业市场空间。“贵烟 ·国酒香”所构建的未来烟草消费模式,就是基于跨界融合新品类的体验型消费体。烟民群体可以组队去贵州参观,比如走访“国酒香”专属烟叶基地的田间地头、考察“茅台酒窖储藏烟叶”的奇观、现场参观卷烟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以及亲自体验制丝卷包和添加玉液珠到滤嘴等活动,通过他们的亲眼所见、亲自体验和亲身参与,来实现对“国酒香”品类最深入、最全面的体验,获取更多的愉悦感受。endprint
击钉锤:“国酒香”品类体系的业内效应
在烟草行业内,“国酒香”品类体系构建的成功,作为中式卷烟品类构建的闭合与螺旋的一个环节,无论是现实还是未来,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业内效应。如果把“援酒入烟”、“烟酒融合”比作一把重锤,将一个名为“国酒香”的坚固可靠的钢钉,一锤一锤地击入中国烟草市场和民族烟草工业历史。“击钉锤”所引发的业内效应,正在表现或将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跨界,开创横向的品类时代。跨界不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烟草品类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从“国酒香”的成功可以看出,尽管在卷烟原料处理过程中加入酒类成分早已是行业的普遍做法,但通过把原本的酒精溶剂转化为发酵酒,以更加具有活力、意境的有机形态出现,跨出了两者低层次融合的界线。并借助于烟酒文化、技术和功能核心体系的同源一体性,走出了以香型为维度的行业品类创新模式,颠覆和解构了当前行业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现象。因此,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都证明了跨界对于烟草行业未来品类构建的力量和效用。
第二,体验,引领卷烟的立体消费。随着新型消费群体的不断壮大,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不断丰富化,社会的包容程度不断提高,卷烟消费正在从以生理为主,向兼顾身心转变。在“国酒香体验之旅”之前,云南中烟有“玉溪庄园”、“印象烟庄”的体验活动,各烟草工业企业还开放了“烟草工业旅游”活动,这些初级形态的线性体验消费,作为先行者,走在历史的前面;而在“国酒香体验之旅”之后,相信未来烟草行业体验经济将真正走向立体的高级形态。
第三,改变产品,夯实品牌的内生动力。改变信息传递方式,媒体融合和新媒体技术已经承担起来;改变市场营销方式,在体验经济方兴未艾的时代,也必将逐步实现;然而,改变产品本身,才是增强品牌内生动力的根本措施。这也为烟草行业的品类构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产品属性的进步是品类构建的基石。因此,要夯实品牌的内生动力,就要充分理解什么是根基、什么是主干、什么是枝蔓。
第四,续航能力,触角伸向新的能量域。“贵烟 ·国酒香”基于“烟酒融合”,形成了目前超高端、高端到普通一类卷烟三个梯次的产品线组合。正如前文所述,完全可以预见未来“国酒香”将向新的领域不断延伸,获取品类发展的续航能力。比如,女士烟、西式酒烟、细支烟和电子烟等。然而,续航能力的发展,前提是牢不可破的品类基础和无懈可击的品类理论,以及创新探索的品类前期营销工作。
犹可追:贵烟与中式卷烟的未来之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品类构建的过程中,中式卷烟前赴后继,其背后所展现出来的一个民族工业的勤奋与努力,又有几人能够感受到?
贵烟,这个贵州烟草工业与品牌的结合体,历史的风雨早已“往者不可谏”,而走在“国酒香”品类建设发展的道路上,真的是“来者犹可追”。当一个品系扎稳了市场的根基,一个品类就应运而生了;当一个品类得以系统发展,必将带动一个品牌焕发出新的生机;当一个品牌得以新生,这个行业将再次被搅动起来;当一个行业形成了新一轮发展,一个产业集群就显露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蝴蝶效应”。
而从市场表现来看,这种势头正在起来。统计数据表明, 2014年前4个月,中国卷烟市场的销售总量同比增长率,最高不超过 3.7%,最低低至 —8.2%,4个月里有两个月是负增长;而相比之下,贵烟品牌的销量同比增长率,最高是 43.3%,最低是 3.3%,平均每个月较全国卷烟总销量的同比增速,高出 18个百分点之多。但所谓“刚不可久、柔不能守”,市场攻势地位一旦取得,短期内虽然不容易丢失,但长期来看却难以持续强势。对“贵烟 ·国酒香”来说,要继续推出新产品,不断满足新需求,引领新增长。在继“黄鹤楼现象”、“黄金叶现象”之后,“贵烟 ·国酒香现象”已经初露端倪,其成为烟草行业“黑马”品牌的潜质越来越强。而反观历史我们发现,“贵烟”与其被称之为“黑马”,不如将其被视作“王者归来”。
中式卷烟的未来,从贵烟品牌构建“国酒香”品类中就可以预见。“尽信书,不如无书”,专卖体制几十年来,充分证明只有不断实践,才是理解世界和洞悉市场的最好办法。未来,中式卷烟要回归通过产品和服务提升消费体验的道路上,在发展理念、产品设计、资源整合、产业链改造、服务营销和体验经济上发力,通过产品力实现品牌力,聚合品牌力实现品类力,进而开创蓝海空间,实现行业、产业、企业、品牌和产品的永续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