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科技
2014-10-28史峰
史峰
对于很多人来说,遵照食谱的指示是做好菜的保障,但是如果不放心自己的手艺,又想要追求尽善尽美,就只能靠科技来帮忙啦~
缺铁性贫血是许多人的一种生理症状,要想改变这种生理症状,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补铁”——多吃含铁食物。
有些人吃了很多含铁的食物,却仍旧不能有效改变缺铁性贫血的症状。“铁”在食物里往往是以稳定的“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方式存在的,人体的消化过程就是为了把“铁”从“化合物”里分离出来,成为可以补充人体营养的物质。
但是含铁的化合物结构稳定,不容易被破坏掉,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不容易消化”。既然不容易消化,纵然吃了许多含铁的食物,也不能把铁元素吸收到人体,成为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
“使劲煮”坏了味道
要让食物中的“铁”变得易于吸收,传统方式主要就是——“烹饪”。加热可以破坏含铁化合物的稳定结构,让“铁元素”从这样的结构中分离出来,加热时间越长,化合物的结构越容易被破坏掉,游离出来可供人体吸收的“铁元素”就会越多。
所以说,要想让食物里的营养更容易被吸收,传统的做法就是“使劲煮”。
可是,人的舌尖是相当挑剔的。食物被“使劲煮”过之后,吸收其中的营养倒是容易了,可是食物的口感就会变得很差,多数人不愿意吃“使劲煮”过的食物。“使劲煮”弄坏了食物的味道,人不愿意吃,当然就无法吸收了。
“营养分离器”来了
有没有办法让食物在保持“原生态”的状态下就能营养大增易于吸收呢?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叫“营养分离器”的厨房新玩意,有了这种新玩意,食物中的营养不需要“使劲煮”,也能变得特别容易吸收了。
“营养分离器”的设计思路非常简单。它其实是一个可调控声波频率的发声器。将含铁食物放进这个发声器里,测出食物里“铁化合物”的震动频率,然后将自己的声波频率调到与其相同的频率,这时,食物里的
“铁化合物”和发声器的“声音”就会产生“共振”,共振会对“铁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只需一小段时间,食物里的“铁化合物”结构就被“震碎”,铁元素就从原来稳定的结构里“震出来”,成为易被吸收的营养元素。
这种“共振”对于食物常态下的物理结构不会产生破坏作用,所以,经过“营养破碎”的食物,只是受了“轻微内伤”,吃起来仍旧是原来的口感。
熬汤的新“程序”
以往做排骨汤,想要让骨头里的“钙”游离出来,成为可以吸收的营养,是要熬上几个小时的。长时间熬汤,营养是出来了,但汤味已经失去了原来的“肉鲜味”,并且多有“油腻浊厚”之气。
现在有了“营养分离器”,做“排骨汤”的程序就变了:先把排骨放进“营养分离器”里“共振”一下,骨头里的钙质就脱离了原来的稳定结构,成为可以吸收的营养了。然后再把事先处理过的排骨,放在锅里轻煮一下,开锅就能尝到一碗肉味鲜美、清香多钙的排骨汤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