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英 扎根青海的清华博士
2014-10-28骆瀚
骆瀚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前一天,王晓英正和她的大学同学们话别。有的同学几乎认不出她来,因为她的脸色变化实在很大,原来以白净著称的她,现在脸上浮着清晰的“红二团”。而且别的同学在各大IT公司之间游刃有余地跳来跳去,同样是清华大学的博士毕业生,他们之间话语上的距离感,也越来越大。
这么多年来,王晓英似乎一直活在她支援西部、投身青海大学发展的理想中,又似乎只是实实在在地在心里挂念着她的300多个学生:他们的就业实习能够在北京找到机会吗?她能为他们招聘到更好的老师吗?这些问题,从她进入青海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产生,5年后又跟随着她登上了去国外进修的班机。
去青海就是个理想主义的选择
2008年王晓英和她的爱人靳力共同面临博士毕业的方向选择。出身清华计算机系的他们颇具逆向思维,觉得北京是全国人才聚集的地方,是个不缺博士的地方,从发挥个人价值的角度考虑,到西部去可能能做更多的事情。
靳力的导师胡事民教授,也为她们夫妻俩分析了毕业后的选择:要么去大公司,走一条正常的高薪水路线;要么服从清华大学的一贯的就业导向,去重点行业和边远地区。青海大学一直是清华大学的对口支援对象,而2007年建系的青海大学计算机系,当时正是最缺人的时候,专业课都没有人上。胡事民教授认为王晓英适合当大学老师,靳力更擅长管理,在青海都大有可为。王晓英的导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三立教授,他肯定了王晓英的勇气:“年轻人有这样的闯劲特别好,我年龄大了,非常羡慕你们。两个人一个在机关、一个在高校也很互补。”
小俩口思来想去,最后靳力选择从清华大学研究部挂职去青海,而王晓英直接应聘青海大学教师岗位,当即连户口带关系、档案都彻底转到了青海。
初到青海,老家在内蒙的王晓英倒没什么高原反应,生活没什么不适应,对学校分配的博士公寓楼也颇满意,至今还住在那里。“我因为住在学校里,上班很方便,但我丈夫就要早出晚归了。”唯独工作环境,让她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2007年青海大学计算机系建系后,系里只有一个从兰州招来的专业课老师。王晓英这一批硕士博士一共有六个人,一到岗就要把专业课教学承担起来。但他们也都是应届毕业生,直接投入教学非常困难。从硬件上讲,系里一个实验室都没有,只有一座机房和40台计算机,除此整个计算机系是一座空楼。
这对这些“80后”的教师而言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自己还是个刚毕业的学生,如何参与建系?还好,王晓英庆幸自己的理想还有两个巨大的支撑:清华大学此前已经派了清华原计算机系主任周立柱教授做青海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其资深教授黄维通更是常驻青海6年半,作为常务副系主任决策日常工作。清华还一批一批地轮换派遣指导老师,既带学生,也帮助王晓英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岗位,准备第二年独立带学生。
第二个让王晓英觉得踏实的,是青海大学的学生们。她还记得在与新老师的见面会上,副班长王琳琳慷慨激昂又有些混乱地致了欢迎词,让王晓英觉得十分亲切又熟悉。她和学生只相差五六岁,相处起来比较容易。王晓英的授课方式一开始比较直接,有什么就讲什么,把知识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学生们倒也很理解甚至有些敬佩这位年轻的清华博士生老师,主动与她互动,让她在极短的时间里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她时常想,我能为青海的孩子们当好一个老师,来青海的理想至少已经实现了一半儿。
人生空白处的艰难突破
王晓英刚去青海大学时只是普通老师,但半年后大学计算机系面向全省公开竞聘副主任一职。去不去应聘?王晓英担心自己的资历,更担心自己的能力。当时她也刚毕业半年,此前没做过什么社会工作,也没当过学生干部,行政和管理工作对王晓英基本是个空白。她在清华读书时还做过班委,但的确没有想过向行政管理方面发展,觉得自己不适合干那一行。到青海以后,系里、学校甚至省里都很重视来自清华的教学力量,想充分发挥这种“稀缺资源”的能量,鼓励她大胆参与竞争。尽管没底气,但一想到自己当年在清华大学“誓师”时的场景,那种“摸着石头过河、坚持到底,从没想过退缩、放弃”的毕业冲动又一次涌上心头,她咬着牙参与了竞聘。2009年3月,不到一个星期,对王晓英的任命就下来了。
如何在人生空白处取得突破,王晓英为此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
初任副主任,她分管系里的教学和学生工作。当时系里总共七十多个学生,很多全校的大规模学生活动根本拉不开栓。上任伊始,学校开始搞生态校园建设,计算机系分配到十亩地、四百多棵树苗。要在夯土地上挖四百多个一米见方的洞并安置好树苗。王晓英带领全系师生共一百多人,为保证树苗及时入坑,头一天晚上就干到晚上八九点。树苗来了就要及时下坑,有时停了课专门为种树。不像其他大系可以让百十个学生轮流上阵,计算机系天天都是这几十个学生,学生们叫苦连天,有的一听又是种树,累得根本连电话都不接听了。老师们压力也非常大,王晓英在那段时间里只好坚持天天到现场,学生们不来她就自己动手。一个月下来,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大家手上没有不出了茧子破了血泡的。计算机系不只完成了自己责任田里的四百多棵树,还完成了公共林地一百多棵杨树的种植。这次种树的洗礼,让王晓英记住了班上所有同学的名字、个性,也让所有的学生也知道了他们有位貌似柔弱,骨子里却无比刚强的副主任。5年过去了,现在的新生已经可以在这片不小的林地里享受花繁林美的景致了。
除此之外,日常工作中王晓英毫不犹豫地接过了像查宿舍这样“不讨好”的活。天天带着辅导员老师把整个男女学生宿舍走一圈,督促学生们放下电脑游戏,按时去上自习,监督孩子们搞好宿舍卫生。一到六楼走一遍,常常已是晚上十一二点。不只是王晓英,由任课老师兼任的辅导员们也累得筋疲力尽。可第二天大家又精神百倍地站在讲台前。“听有的老师讲,那时我们的管理办法,也就是别人20年前的水平,但我相信一定会慢慢好起来,只是需要一个过程。”
就是在这样事无巨细的管理工作中,王晓英带着老师们花了2、3年的时间把实验室一个一个建立起来;计算机系第一届35个毕业生也逐个经过了精心打磨,5个推荐读了研究生,2个去清华,3个去了浙大,如今都毕业了。这35个学生中,青海本地的占三分之一多,就业率百分之百!
此间原副班长王琳琳一路任职学生会,又担任校红十字会会长,整个人变得成熟老练,最后还被推荐入浙江大学读研究生。尤其是一个男生,刚入学时非专业课成绩全班倒数第三,但对编程技术有非常深厚的兴趣和功底。在王晓英“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他进步很快,专业优势越来越明显,到大三时已经是全班第四名,限于综合排名不高,推优是不可能了。基于对这个孩子实力的了解,王晓英就动用个人关系,把他直接推荐给在搜狐公司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同学,争取到一个珍贵的实习机会。半年后这位并非出身名校的本科生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终于留在了搜狐。这事在大学低年级学生中还引起了一阵轰动。在青海大学与清华大学之间一根看不见的线的牵引下,很多原本懵懵懂懂的孩子们由此抓住了奋进的方向。
“孩子们的突破就是我们的突破,所有的数据都是‘熬出来的。”回想最初的几年,王晓英唏嘘不已。
为了现实不能停止奋斗
青海大学原常务副主任黄维通教授是清华常驻青海时间最长的教授,原来说是3年回清华,可一直找不到接班人,任职了6年半,直到2013年4月王晓英接了他的班。可这个职务对王晓英也不轻松。
2012年12月底,王晓英刚生完孩子,休了两个月产假就接到了学校的任命。虽然王晓英就住在学校的公寓里,为她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提供了条件,但她母亲与婆婆不可能在青海常住,即使轮换着照顾孩子,也有诸多不便,反而让王晓英因为不能照顾到老人产生了很多歉疚。
更何况除了学生工作有一个专职分管书记外,王晓英分管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各个实验室和科研项目。这种压力一直持续到了今天,采访的当天早上,王晓英还在向校长反映,系里的领导配备还是不够,至少还要有一个分管教学的副主任来配齐班子。
不过王晓英的信心倒比初任副主任时强多了,那时全系“80后”的老师也没有几个,王晓英的年龄又是最小的。系内原来的老师,有些对她是持怀疑态度的,认为她是靠清华的背景才当上系领导,外系的老师说话更直接:“你们这种人,就是把我们大学当跳板,跳一跳就走了。”王晓英当时觉得自己一下被人贴了标签,心里很不舒服。顶着这样的压力,直到二、三年下来,王晓英才凭着踏踏实实的作风和责任心,慢慢得到周围同事的认可。现在当了常务副主任,至少不再有人问她:“你什么时候回北京啊?”就算有不知情的人问起,王晓英也学会了大大方方地跟对方开玩笑:“我回北京干嘛呀?我和北京根本没有任何关系,户口都落在青海了。”
而且王晓英也学会了找工作中的重点。在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她发现如何核算工作量,如何调动大家积极性,如何适应青海大学本地的实际,都需要一点一滴地制定长远和相对公平的制度。有了规矩即可成方圆。
真正让她挠头的,是一些制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在她眼里“难度最大”的工作——教师的招聘。2014年计算机系有五个招聘指标,最终只来了三个。这里首要的原因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东部有大量的就业岗位,不太有人愿意到西部来工作。另一个原因是青海大学的待遇的确不高,系里目前女老师占绝大多数,想招一些男老师进来,对方一听工资只有三千,从养家糊口的角度就不愿意来了。这还是从硕士研究生里面招老师,博士研究生这些年也谈过几次,但都没有成功。学校的事业编制很紧张,但很支持计算机系的工作,每年给四到五个指标,可虽有指标人却招不来,主要还是待遇问题。系里想了很多办法加大宣传力度,但到了招聘现场,再多的宣传也比不上江苏惠州某学院一张博士生30-40万年薪的海报。“除了是国家‘211学校外,我们拿不出更多有力的招聘条件。”说话时王晓英显出一丝疲惫。
很多时候,王晓英都想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动更多的人到青海大学去工作。她和爱人对物质条件都不是特别看重,父母以自身的经济实力养老,他们俩的工资照顾三口人的小家庭绰绰有余。到青海后,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一个新建立的系不断成长和成熟起来,其中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个人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像王晓英这样的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在清华,毕业后到青海大学工作的,目前也只有她一个。她这样的现身说法,也只在亲戚和朋友中有点作用。她的堂弟,冲着“离堂姐近一点”的想法,毕业后勇敢地选择了到青海格尔木去工作。也曾经有应聘者,是看过王晓英的报道,抱着向她学习的态度,想扎根青海的。但硕士生来了,解决不了住宿;博士生来了,待遇又上不去。包括黄维通副主任自己的研究生,动员了很久,最终也没能到青海大学。
“现在教研框架建立起来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除了每年招进来的两三个人,原有的师资队伍还在流失。留下来的都是家在青海,离不开本地的人。王晓英现在寄望于从青海走出去的人才,能够出于回报故乡或是与家人团聚等种种想法,到青海大学任教。“青海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无论是来任教还是来求职,没有高薪或优惠政策的吸引,外地的人才最终还是很难落户。”青海大学还为老师提供了“工作三年可以到清华读博士”的特殊政策,很多人就是冲到这个目标来到青海大学任教,王晓英现在就很担心,三年博士读完后他们还会不会回来任教,只能寄望于到时系里发展水平和政策支持力度了。“去年谈过的三个博士有两个都要求解决配偶的工作问题,但他们的配偶都是本科,学校根本解决不了。”还有一个在海外留学五年的海归博士,学术能力很强,和青海也多少有点渊源,到青海大学前前后后考察了半年。在详细地问过王晓英的工资、待遇、住房等问题后,最后因为不能立刻授予教授职称,还是放弃了青海大学。“青海的政策是博士生也要执教三年,概无例外。学校也很无奈。”今年更是一个来应聘的博士都没有,王晓英正琢磨怎么加大宣传力度。
招博士生任教,是王晓英的一个夙愿。为什么想招博士生?王晓英更多的是从提高全系科研能力的角度出发的,到系5年来,仅有的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是她个人申请下来的。申请下来了,还得她一个人完成,没有博士生参与就很难形成科研梯队。所有这一切,还要在她完成系里日常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她只好利用假期的时间一个人搜集文献,投入个人所有的时间。从副主任升常务副主任时,王晓英曾向领导半开玩笑地抱怨:“五年来学术研究基本上都废了。”几位领导的答复是,要争取管理做好、科研做好、孩子也带好,一切都靠努力来克服困难了。压力在肩,王晓英根本没有消极怠工的可能,和领导开两句玩笑后,又争分夺秒地投入自己的“三好工作”中了。
白天还要给学生上课,科研只好在晚上、周末和假期进行。这次国家留学基金委为期一年的海外培训名额,王晓英经过多方考虑只申请了半年。“一年的培训对学校和我3岁的孩子来说都太长了,学校肯定不会批。”所以她定下来8月1日走,学校正好放假,明年1月回来,准备准备就可以开学,只占用了一个学期的课时。为了做好交接工作,王晓英还做了详细的文字说明。学校很痛快地批准了申请,王晓英自己又开始放心不下,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精打细算用好这半年的科研时间。“当系里的班子配齐了,所有的工作都走上正轨,三年以后我再新申请更长时间的留学进修吧!”临走之前,王晓英就做好了打算。
责任编辑 于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