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幼师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太原幼师为例

2014-10-28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幼师健康状况

康 莉

(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7)

一、问题的提出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中职生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职生处于心理变化的关键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随着对学前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师范学校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然而,幼师学校是一个以女性为主的群体,幼师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其特殊性。贫困学生作为学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受社会、家庭、自身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的各个方面都处于一种窘迫状态,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为了探明贫困幼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和研究贫困幼师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为更好地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心态,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提供参考,以更有利于幼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组:2014年太原幼儿师范学校新入校贫困生148名,发放问卷148份,回收148份,回收率100%对照组:2014级新生中非贫困生整体随机抽样152名,发放问卷152份,回收152份,回收率100%,贫困生占整个问卷调查的49.3%。

(二)研究方法

1.工具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SCL-90具有内容多、信度效度较好的优点,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的测量上。此量表共有90个项目,10个因子,分别测查心理卫生的10个方面。包括(1)躯体化 12项;(2)强迫症 10项;(3)人际关系敏感9项;(4)抑郁 13项;(5)焦虑 10项;(6)敌对 6项;(7)恐怖 7项;(8)偏执 6项;(9)精神病性 10项;(10)其他 7项。每个项目按照1-5级评分(1=从无,2=轻度,3=中度,4相当严重,5=严重),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2.施测

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统一指导语,将问卷分发给选定的施测对象,当场回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差异检验、方差分析等。

三、结果分析

表1 贫困学生与全国常模SCL-90各因子分比较结果

1.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

表1是贫困学生调查组九个因子的平均数、标准差与国内青年组常模的比较。经统计检验表明:除躯体化、敌对性外,其他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并且在强迫、人际关系、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在躯体化因子上则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他因子差异不显著。说明贫困幼师生在这些因子上的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存在差异,贫困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还存在问题;表1表明非贫困幼师生在九个因子得分上除强迫、恐怖、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说明非贫困幼师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

2.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生比较

表2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SCL-90各因子分比较结果

表2是贫困生调查组非贫困生调查组的十个因子的平均数、标准差的比较,经统计检验表明,贫困学生组调查结果与非贫困生组除躯体化和敌对两个因子外,其他八个因子均高于非贫困生,并且焦虑、恐怖两个因子在得分上差异显著,说明非贫困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较贫困生好。

四、讨论

1.贫困幼师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理想

本次测查数据表明,贫困幼师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国内水平,也低于非贫困生水平,幼师专业的学生多处于15-17岁,且多来自于农村,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学校,心理的不成熟加之经济的困难,容易使学生产生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进而产生强迫、人际关系紧张、恐怖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幼师专业具有特殊性,学校新入学的多数为女生,女生敏感、多疑胆怯的特点,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相关心理问题,新生刚入学还处于适应阶段,而女生在面对困惑时不擅于向他人倾诉,以致于自己内心的需要不能及时地表达,使敌对、恐怖因子得分较高。这说明贫困幼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学校及社会的重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非贫困幼师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较好

测查数据表明,与贫困生相比,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较好,与全国常模相比,除强迫、恐怖、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与我省中小学逐渐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也从侧面说明经济原因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3.幼师女生有较好的生理健康状况

统计数据表明,无论是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幼师女生的躯体化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说明学生的躯体不适感如胃肠道、呼吸、肌肉酸痛等表现较少。这说明幼师女生具有较好的生理健康状况,也可能与幼师的课程设置有关,幼师专业的学生多开设与艺术活动相关的课程,如美术、舞蹈、音乐等,通过这些艺术、娱乐活动可以有效地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理疾病的发生。

五、建议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智商只能起到20%的作用,其余80%是情商因素,即心理因素,主要是人格和社会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新的着眼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而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优秀人才,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幼师院校的贫困生确实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存在问题,学校应采取相应措施,帮助贫困生解决困境,健康成长。

1.完善贫困助学体系,解除贫困生的后顾之忧

经济的困难是导致贫困生心理健康的一个根本原因,为了切实解除贫困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给贫困生提供经济援助势在必行。设立多元化资助体系,如“奖、贷、助、补、减”,通过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措施,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

2.加大贫困生的心理辅导,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幼师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加之贫困生因特殊的成长经历一般成熟较早,心理成熟水平较差,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并对贫困生提供心理咨询的平台,对贫困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挫折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及心理品质,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勇于面对挫折,在逆境中成才。同时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掌握贫困学生危机干预的方法,每个班级可配备心理委员,发挥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形成校、班联合做好心理问题的预防,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加强良好校园氛围的营造,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校园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整体环境会影响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并成为改善和提高贫困生心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通过开设各种活动,成立有特色的社团,鼓励贫困生多参与集体活动,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学校应充分发挥班级、宿舍的作用,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帮助,形成一个和谐、团结互助的良好班级氛围,使贫困生在班集体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倾诉问题困惑,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1]邱亚锋.河南省幼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

[2]段素梅,秦红霞,沈树周.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1).

[3]夏小林.高职贫困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2).

[4]谭倩.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7(3).

[5]吴枝兵.宿州学院2008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09(2).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幼师健康状况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男幼师荒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