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
2014-10-27张柯
张柯
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托。本文依据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几点富有实效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思考
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基地建设的好坏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应重视基地建设,不断强化基地功能,并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建立一批融学校教学活动和学生社会活动于一体的综合育人基地,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充满活力和吸引力,从而使高校以生为本、全面育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国内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已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为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相对不稳定的现状,给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带来了严重制约。笔者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活动影响范围不够大。当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实现市场化,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问题。个别高校在对待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把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看作可有可无的事情,没有形成“人人重视实践,人人关心实践,人人支持实践”的浓厚氛围。
(二)活动內容创新性不足。多数高校社会实践的形式基本相似,模式单一,内容缺乏新意,活动涉及面不广,活动开展不够深入,不能给学生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学生参与度不高;另外,社会实践内容也存在局限性,真正实质性的内容不多,甚至名实不符,这就直接导致高校社会实践开展规模小、活动不多、质量不高等问题。
(三)活动参与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由团委牵头,二级院(系)落实,其他部门并未实质参与,缺乏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社会实践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培训制度、项目管理制度、考评制度、安全制度、激励制度、指导教师工作量核算制度、宣传制度、基地建设制度等不完善。由于团委和各院系的人力、物力有限,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三多三少”现象,即一般性号召多,实质性指导少;运动式社会实践活动多,目标管理式社会实践活动少;对院系重点团队关注多,对学生个体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少,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
(四)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自身教育培养的体系和评价方法不科学。高校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考核往往是交一篇实践报告或相关材料,根据材料评选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优秀团队。这种评价方法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影响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助长不良学风。部分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沉下去搞社会实践,却因写出一篇漂亮的报告或论文而受到嘉奖,扭曲了社会实践的初衷。
二、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几点思考
针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数年来所总结的经验,笔者认为对基地建设章程的完善、方案的改进、活动内容的规范、活动形式的创新、激励机制的长效、影响面的不断扩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章程。通过完善基地建设的章程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统一有效管理,在组织结构、评价制度、工作落实等方面得到完善,保证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系统、规范、持久,针对性强,目的明确。不断改进社会实践的方案,以提高参与者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达到自我教育培养的目的。
(二)规范活动内容,拓宽活动形式。新时期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现实参与意识,渴望在社会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要求在拓展社会实践的形式内容渠道过程中,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需要及社会需求。一方面使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系列化,避免单一的考察、参观,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充分受益。另一方面要使社会实践的效果连锁化等。
(三)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完善激励措施是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高校应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当研究制定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内容形式、成绩考评、工作量计算、奖励办法、组织领导及有关政策等内容。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明确规定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要求,并记入综合测评体系;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把干部、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
(四)扩大社会实践基地的影响面,确保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要扩大基地的影响,就要使社会实践的活动主体多样化,就要支持其自觉组队、自主立项,并充分调动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老乡会等学生团体的力量。同时,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一直很注重学校的就业工作,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积极联系,在校友所在单位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1]张贺楠,王瑞.关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重庆.重庆三峡学院.2008
[2] 聂广明,罗公利,聂法良.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