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武思战的不尽源泉

2014-10-27宋平邓志强

决策探索 2014年18期
关键词:英模连队励志

宋平+邓志强

从旅史陈列馆到连队文化长廊,从橱窗石雕到文化沙龙,从荣誉战斗故事到身边英模典型……这里,到处弥漫着文化的气息,处处播撒着铸魂的种苗。济南军区某防空旅充分运用自身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着力培育官兵战斗精神,把铸魂育人的文化基因植入官兵践行的强军梦中,促进部队上战场“能打仗、打胜仗”。

“连史文化”砥砺精武豪情

连队官兵在野外训练休息之余席地而坐,指导员蒋涛从挎包拿出随身携带的“连史文化小册”,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了一个振奋人心的英模小故事,官兵们听得聚精会神,休息后又以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到接下来的训练当中。这是近日该旅一营三连运用连史文化,有效激发官兵训练热情的一幕。

在抗战时期,该旅战功卓著,在作战阶段经历过抗美援朝、东南沿海机动防空、抗美援越等战役以及和平时期重大军事任务,诞生了以“二级对空射击英雄”刘四为代表的一大批英模人物,组建了“一等功臣连”等十余个响当当的英雄连队。为了让英模事迹深入人心,激发官兵打赢能量,用连史文化形成人人谋打赢的“滚雪球”效应,该旅倡导基层各营连广泛开展“连史文化大观园”活动,运用多种形式见缝插针地开展连史文化教育,强化官兵的集体荣誉感,增进大家创先争优的热情。自从新兵下连起,一营三连就组织新兵认真学习荣誉连史,利用连史长廊、连史画册、连史荣誉室等文化载体砥砺官兵投身军营的壮志豪情;每周六下午,二营五连在会议室开展“连史英模故事讲堂”,由指导员为大家讲述抗战时期连队的英雄故事,官兵们可结合自身体会上台畅所欲言,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传递正能量。该旅十余个“红色连队”还通过用DV对连史馆、荣誉室等内容进行录制,统一制作成“连史文化小背囊”随任务携带,并结合实际情况搞好连史文化熏陶活动,让官兵在感悟荣誉连史中激励自我。前不久,三连组织官兵夜间持续武装奔袭2小时,当官兵们汗流浃背快筋疲力尽时,指导员蒋涛挥着连旗,声情并茂地讲起了连史中的一个英模故事,让官兵们精神为之一振,迅速调整状态,硬是比规定时间提前13分钟完成了奔袭任务。

连史文化砺斗志,官兵感悟激豪情。二连指导员魏华磊说:“连史文化是激发官兵战斗豪情的一剂高效药,有效强化了官兵‘扛红旗夺第一的意识。”据了解,在该旅开展的比技能、比体能、比智能和创纪录的“三比一创”活动中,一营官兵热情高涨,训练成绩不断攀高,连年被上级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励志文化”涤荡灵魂血脉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深沉古典的雄浑军乐中,一身古装的孟子仿佛穿越千年,来到舞台上,慷慨激昂地吟诵着那流传千古的名篇《孟子·告子下》。这是该旅“励志诗词朗诵会”上,下士李文森激情朗诵的一幕,瞬即在官兵中涌起一股尚武思战谋打赢的练兵热潮。

该旅把弘扬励志文化作为挖掘官兵战斗潜力的重要着力点,通过旅政工网、黑板报、宣传橱窗、军营广播、文化长廊等,大力构设起培育官兵“抗挫力”、锻造意志品质的励志平台:建起了数字化旅史馆,在连队俱乐部建造了“英模励志墙”,举办军营励志格言创作大赛,每月开展“精武达人”电视访谈、年度评选“励志十大人物”等活动,引导和激励广大官兵在浓厚的励志文化中勇当先锋、勇站排头、勇创佳绩。

4月25日上午,一场“励志尖兵话成长”电视访谈节目在该旅军营电视台进行全旅直播。他们围绕“励志在军营,尚武当精兵”这个话题畅谈精武强能的心路历程,同时在政工网神箭论坛上开辟专栏供官兵在线留言或提问,让基层官兵在与先进典型的思想碰撞中进一步涤荡灵魂血脉。笔者在该旅导弹一营营区看到,一块块镌刻有格言警句的励志石醒目地摆放在路两旁,走进班排,官兵床头柜里放着励志书籍,军政笔记本扉页也写有励志格言,会吉他弹唱的搜索发射连班长侯书宝还自编了《军营男子汉》《当打赢的兵》等励志歌曲。

励志文化涤荡灵魂血脉,身边典型催生斗志昂扬。该旅官兵无论在酷暑难挡的帐篷里,还是在寒风刺骨的操场上;无论在长途跋涉的行军中,还是在硝烟弥漫的演练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一颗“明星”在励志。“励志文化的思想感染力,让我对练兵打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该旅三级军士长王令波说,他是从部队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中领悟军旅,走出了一条艰辛而自豪的道路。他编写的3本通信专业训练教材,被防空兵指挥学院采用,并在全军防空兵部队推广,其个人荣立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并成为全旅首个三级军士长。

“战斗文化”淬炼打仗思想

“嘟……嘟嘟嘟嘟”,4月27日清晨,随着一阵尖厉的警报声划破天空,该旅实战背景下应急机动演练拉开了帷幕。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官兵们斗志昂扬、热情高涨,在各自战位上摩拳擦掌,在验收时不落下一件装备,不缺失一名人员。

该旅坚持把塑造浓厚的战斗文化作为培植官兵尚武思战的根本落脚点,不断激发官兵“能打仗、打胜仗”的政治热情和内在动力。漫步在一营营区道路,会看到路边宣传板上张贴的“救灾精神”“雷锋精神”“打靶精神”……数百次战斗场景重新回放,数千名战斗英模的光辉形象镶嵌其上。副教导员宋宽磊向笔者介绍,现在每个连队都设置了战斗荣誉墙、战斗荣誉牌、战斗龙虎榜、战地文化箱、战地小石雕,走廊过道或训练场地都张贴有战斗文化标语,每周还会适时开展讲战斗故事、看战斗影片、学战斗英雄活动,让官兵时时处处受到战斗文化的激励和熏陶。

“发挥战斗文化对于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方可激励官兵时刻想打仗能打仗打胜仗。”该旅政委王信民介绍说,他们在对营区道路进行规划时,以部队参加的重大战役、重大英模人物对道路进行命名,将英模事迹、战斗史实制作成灯箱,把蕴含在内的战斗精神传递给一茬茬官兵。

前不久,该旅组织前往野外陌生地域进行单兵分业训练,为鼓舞士气,他们组织官兵在野外创作战斗格言,张贴在帐篷伪装网上或背囊上,营造战斗氛围;成立战地文化小分队,把身边人、身边事改编成相声、快板、红歌等节目,利用训练间隙为大家演出;派出战地小记者深入演训一线,采写官兵先进事迹,拍摄训练精彩瞬间。列兵万米泉兴奋地说:“置身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热情倍儿高,训练劲头倍儿足!”

为让战斗文化内化于精神、外化于任务,该旅在营区醒目位置树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操场就是战场、训练就是打仗”等标语,大力叫响“带兵出征、领命出征、随时出征”“军人生来为打仗”等口号,让官兵在耳濡目染中激荡心灵。广泛开展“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打赢靠什么”网上辨析,强化官兵“脑子里永远有敌人,眼睛里永远有任务,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的责任担当。坚持用“明天走向战场,你准备好了吗?”考问官兵,激励部队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战备状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71834部队政治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模连队励志
弘扬英模精神 勇于担当作为
吴天祥亲给拾荒助学老人送大米和鲜花
生活励志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
“差钱”也演“励志”剧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励志之情对里隐 嵌名之趣联中生
"五老"进校讲"双百"英模人物
用英雄精神支撑民族的崛起——读《中国人民解放军七英模丛书》
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