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如巴黎相信爱情

2014-10-27欧阳海燕

妇女之友 2014年10期
关键词:素素伊凡巴黎

欧阳海燕,女,70后作家,现任旅欧华裔女作家协会副会长。已出版长篇小说《找一条路回家》《巴黎,一张行走的床》《婚劫》,热门网络长篇小说《别叫醒我》等。与人合作的音乐话剧《石头的家书——团圆》,2014年2月15日在巴黎首演成功,并入选中法建交50周年庆典活动。

单亲母亲刘春为了女儿的前途,不惜滞留法国淘金,数年未归。为了寻找母亲,女儿叶子千里走单骑奔赴巴黎,走上艰难的寻母之路,叶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巴黎六大,通过偶然的机会遇见小男孩伊凡,并和伊凡的单身父亲安德烈一见钟情……

第一章 美丽城

1.Belleville

来自中国的叶子姑娘为了寻找妈妈来到巴黎,听母亲说过Belleville是一个华人聚居地,中国人叫它美丽城。

母亲是个机械师,但在母亲的精神活动里,文学一直占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法国文学。家里那一面壁的书柜里,一大半是大小仲马、卢梭、左拉,是梅里美、罗曼·罗兰、巴尔扎克,其次才是那些机械专业书。

母亲选择来法国,与她心中固有的法国印象不无关系。

2.妈妈的檀香盒

2004年1月23日,叶子永远忘不了。

进大学后,叶子很快脱颖而出,在系主任的支持下,她创立了生物系课外实验室,并担任组长。接着便主持了一项关于蛋白质改造实验。没想到,这项实验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科技“挑战杯”的金奖,她自己也获得了“生物科技明日之星”的光荣称号。那天,叶子在雷鸣的掌声中接过校长亲自颁给她的奖杯,还收到了母亲从巴黎寄回的信和一张六千欧元汇款单。

可以想象,叶子那天的高兴劲儿。然而,也就是从那一天开始,她就再也没有母亲的消息。

叶子从行李箱里捧出一只小木盒,放在书桌上。这是一只用檀木做的小木盒,只有一本书大小,精致玲珑,漆着乌红的漆,光彩熠熠,盒盖上有粉色桃花,凹凸有致,栩栩如生,暗香浮动。这是母亲的宝贝。小时候母亲从不许她去碰它们,在她十二岁那年,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她就再也没有看见过这两只木盒。后来她才知道,盒子是父亲亲手做给母亲的定情信物。母亲来巴黎的前夜,两只木盒才重新出现。母亲把一只交给叶子,一只放进了行李箱。

现在小木盒里装着母亲来法国后给她写的信,一共三十六封。母亲寄回的汇款单,叶子也舍不得丢掉,取款前她都把它们复印,一共九张。还有一些她从家里几本相簿里精挑细选的照片,是她和父母亲幸福生活的见证。

叶子的手掌一直在盒盖上那几朵桃花上摩挲,好半天才鼓起勇气,打开盒子,拿出母亲写给她的最后一封信。

我亲爱的女儿:

妈妈想你!妈妈没有一天不在想你。还记得与妈妈的约定吗?好好学法语,再过两年,你就大学毕业。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在国内念完大学再办法国留学。妈妈一想到你和妈妈在法国相聚,再也不分开。妈妈做梦都会笑醒。

现在妈妈搬进了一所大房子,电脑也买了,网络也会用。妈妈申请了个MSN地址——MMXYZ@MSN.COM。等家里的网通了,妈妈就可以跟你视频,就可以看到你。

等我们见面的时候,妈妈还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妈妈于巴黎

2004年1月9日

放假回到家,她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把屋子彻彻底底打扫了一遍,又去街上买了彩灯年画春联,把家打扮得喜气洋洋。

大年三十除夕夜,是母亲和她约好的见面时间。那天,她更是寸步不离电脑,电脑音量也是调到最高。只要母亲一上线,那超级响亮的铃声就会提醒她,她等待把那个金灿灿的大奖杯在母亲面前秀一秀。

然而,她并没有等到母亲。MSN上母亲那端的小人一直是灰色的。

母亲从来是说话算话,这一次为什么食言?她安慰自己:母亲太忙,没有时间上网!再说春节只是中国人的节日,受雇于人母亲自然要去做工,而且法国与中国时差七小时,基本白天黑夜颠倒!

母亲不是个爱财之人,却为了她,不惜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到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淘金,其中的艰辛她能想象得到。

但收拾行装返校的那天,她仍旧哭了。哭过后,她发誓,一定要遵照和母亲的约定,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顺利去法国留学,与母亲团聚。现在她来了法国,来到巴黎,却并没有遵守与母亲的约定。

回到学校后,叶子满以为不久就会收到母亲的信。但一直到大二学期结束,她却再也没有收到母亲的信以及任何消息。她按母亲信上的地址给母亲去信,都石沉大海。她往母亲给她的那个邮箱发发到邮箱都爆了,仍没有母亲一点回音。她决定立即去办留学手续,立即去法国,去巴黎见母亲。

她终于在大学最后一年拿到赴法留学签证。她没能遵守与母亲的约定,也不顾老师的劝阻挽留,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大学毕业证书,毅然来到了法国。

3.室友素素

“叶子姐——”

房门被撞开,王素素应声而入。素素是中国留学生里出了名的千面女郎。叶子和她在来巴黎的飞机上认识,一聊,才知道到巴黎读同一所语言学校,两人关系顿时亲近了许多。大家都被中介安排在高价酒店里,听凭身上为数不多的欧元一天天减少,一筹莫展。素素却不动声色在寸土寸金巴黎市中心租到一间二十多平方米单身公寓,巴黎的房子向来供不应求,巴黎各大学开学之即,房子更比金子还金贵。素素选择了叶子合租。

虽说房子两人住稍嫌拥挤,但女孩子总是心灵手巧,布置得舒适温馨,她们又把一张大床换成高低双层床,空间也大了不少。每月可省大半房租,令叶子对素素心存感激。

在房子事件后,人小鬼大的素素又爆出拍拖事件。其实拍拖本来是件很平常的事,但跟素素拍拖的男人Michel是个法国人,这事便具有轰动效应。

其实是她们在超市买矿泉水时法国小伙Michel笑眯眯地说:“我来帮你。”两人一见钟情。

后来,素素说,Michel看到素素一家人亲亲热热的照片,羡慕得直流口水。说他懂事以来就渴望一个温暖的家。他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情人,有时候为了与情人幽会,不惜拿他当挡箭牌。要不是他父亲不愿付那笔赡养费,他的家也许早就不存在了。素素说她听了Michel的不幸,就暗下决心爱他到底。

第二章 凝望你

1.蒙莱路18号

太阳PK巴黎冬天阴冷的风雨,居然占了上风。阳光穿云拨雾,放射光芒。从巴黎六大古朴的校园走出来,叶子感到一阵轻松。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她居然会有如此运气,如此顺利被全法排名第一的巴黎六大录取,进入了她梦寐以求的生物学专业,而且直接从大学第二阶段读起。

下了地铁站,看见一个穿着吊裆裤的阿拉伯小子晃头晃脑在前面走,叶子不由得放慢了脚步。上回一师兄被几个阿拉伯人打劫,使她见了这种穿奇装异服的人就敬而远之。那小子走着走着,突然窜到坐在墙边椅子上打盹小孩身边,去抢他的包。小孩被他猛地一拉,摔在地上,那小子夺下包就跑……

“我的包——”小孩边喊边往起爬,站台上等地铁的人都回过头来看,却没有人来帮他。这时,叶子却像箭一样去追抢包的小子。但那小子跑得太快,眼看着他就要跑远了。叶子急中生智,大喊一声:“警察,警察来了——”

那小子听了,慌忙扔了包,夺跑而逃。叶子跑上去捡起书包,又跑回来扶起小孩。见书包找回来了,小孩一把将它抱住。

叶子从口袋里拿出纸巾,轻轻地替他擦拭,包扎。

“谢谢你!”小孩再次感谢她。

她笑了一下,“你叫什么名字?”

“伊凡。”“几岁了?”“七岁。”

“你这是去哪里,怎么一个人坐地铁?”

“我回家,爸爸今天要加班,没时间来接我……”

正说着,地铁来了。伊凡从椅子上跳下来。

“别急,我送你回家。”

她搂着他,他仰着头冲她笑。他长得很漂亮,有一对黑玛瑙般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叶子突然有种想去亲吻他的冲动。

“你叫叶子,是树上长的叶子吗?”他一本正经地问。

“是呀。”叶子笑道。

下了地铁,伊凡拉着叶子的手。

“伊凡,你家在哪儿?”

“就在前面那幢大楼里。看,叶子,最顶上那间房子就是我家!”伊凡雀跃。

叶子收住脚,抬头望去,刚才还为伊凡庆幸的心此刻也黯淡了。原来这个可爱的伊凡也住在青黑色的阁楼里。来巴黎后,叶子才知道这些古朴雄伟的大楼上还有一层顶楼房,才知道一幢楼里也有两重天。

顶层阁楼是用简单材料搭建起来的,斜斜的低低的小小的,据说这种阁楼最早是给顶层住户防潮御寒用的,和仅供佣人居住。没有电梯,阁楼虽然是大楼的一部分,但没有门牌号,却由于租价低廉,成了抢手货。好多师兄师姐都住在这样阁楼里。

伊凡打开大门,向叶子招手。

“哎。”叶子应了一声,跟上来,却见门牌上写着“18,Rue de la monnaie”。

“蒙莱路18号?”这个地名怎么这么熟悉?她站在电梯口发呆。

“叶子,从这里走。”伊凡拉起她的手带她走进一个小偏门。叶子摸索着向上爬。每迈出一步,听到上百年来的腐败木头受不住重量,发出吱咯吱咯的声音。

屋里半明半暗,一架单人高低床就在窗边。上铺上散乱地放着几件男人的衣物。屋里还摆了小衣柜、书架和小桌子等几样小型家具。屋子里似乎看不到女人的痕迹,却收拾得干干净净。

伊凡把书包放下,抱出一个饼干盒子请叶子吃。

“如果我吃了,那伊凡你吃什么呢?”

“没关系!爸爸说,家里来了客人,要用最好的东西招待他们。”

叶子笑着从盒里拿出一块饼干,转身看见小桌上有个木相框,相框里镶着一张照片,伊凡坐在一个男人肩上,男人抓住他的双手,幸福地笑着。男人的脸英气逼人,似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和优雅。就像小时候在外国电影里看到的城堡里走出来的绅士,根本不应该住在这窄小的阁楼里。

“这就是你的爸爸?”

“是的。”

“那你的妈妈呢?”

“爸爸说,我妈妈在天堂里。”

叶子手一抖,差点把相框摔到地上。或许他太小,还不懂得什么是天堂。

“伊凡,到这儿来——”

叶子张开双臂,紧紧地把他抱在怀里。

从伊凡家出来,叶子在大门口,对着那个门牌号发了好一会儿呆。回到家,她从枕头底下拿出那封信,信封的地址果然是“蒙莱路18号”。她的心一阵狂跳。

蒙莱路18号,是母亲第一封信上的地址,也是她没有寻访的最后一个地址。放假的这些天,她按着母亲信封上的地址,逐一寻找,得到的仍然只是失望。

她万万没想到,今天却歪打正着,走进了蒙莱路18号。

2.小男孩伊凡

蒙莱路18号有一种叶子不明白的强大力量,牵引着她。有时候她拿着书出门,明明是要去图书馆,可走着走着就拐到18号。

似乎邂逅了那个叫伊凡的小男孩,她的心就再也放不下他。

他的父亲在打工,学校放假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家,但他一点也不感到乏味,总会想出各种游戏,让自己成为游戏中的人物。

累了,他就上床睡觉。睡醒了,爸爸就会回来,他会给我做很好吃的烤土豆。

第一次听到他这样说,叶子的泪差点没忍住。

叶子爱上了这个小人儿。她有一种感觉,虽是她带他去看电影,去公园玩耍,给他讲故事,但其实是他在陪伴她。很快两个多星期的春假要结束。最后一天去伊凡家,叶子有些难过,搂着他说:“伊凡,叶子明天就要上学去了,不能常来陪你玩了。”

没想到他说:“没关系,你可以上完课后来陪我玩。”

叶子真的爱死他了! 她忍不住去亲吻他红润的脸,突然听他轻声说:“但是,你不要总是很累,不要很长时间都不来陪我玩,我会想你的!”

“伊凡,今天你想到哪儿去玩,想吃什么,我都带你去。”

“我想去——爸爸的胡子!”

“好!我们出发。今天我还要给你拍好多好多照片,有了照片,叶子想伊凡的时候就不愁了!”

“伊凡也要叶子的照片!那样的话,伊凡就可以天天看到叶子啦!”

埃菲尔铁塔东北面的有一个叫“爸爸的胡子”的糖果铺子。伊凡喜欢那里五颜六色的棉花糖。“爸爸的胡子”生意兴隆,门口总是排着长队,所有的孩子都翘首期待,看着细小糖粒撒进机器里,变出蓝色绿色粉色白色的大棉花,惊呼声不绝于耳。

伊凡每一种颜色他都要认真看一遍,一个也不漏掉。然后,郑重地选择一种颜色。有时候,会在粉色和蓝色之中拿不定主意,叶子见他选得辛苦,对他说如果喜欢都可以买。但他总是不肯,只挑选一种。

这一次,伊凡挑了紫红色棉花糖,大大的像一团云雾。叶子突然也童心大发,买了一朵绿色的。糖衣裹得太松散,一口咬下去,糖没吃到嘴,反而一头栽到棉花里,粘了一脸糖。

尽管口袋里并没有多少闲钱,她还是带他去昂贵的法餐馆大吃了一顿。望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叶子感到一种莫名的幸福和温暖。她似乎从自己对伊凡的爱,更深刻地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爱。

现在她才知道,爱一个人,就希望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给他(她)。母亲正是如此,当她认定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是,让女儿出国留学,得到一个辉煌的前程时,她便毅然决然地舍弃了自己的一切幸福和快乐。

虽然陪伊凡玩了一整天,叶子却不觉得累,在床上翻来覆去,实在睡不着,又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打开檀香盒,母亲的36封信安安静静躺着。母亲的信,每一封信她都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但她还是忍不住抽出一封,打开,她不禁笑了。今天刚刚带伊凡从埃菲尔铁塔下走过,没想到随手一抽竟抽到母亲讲游铁塔的信。(待续)

猜你喜欢

素素伊凡巴黎
可爱的叙事者——读韩东短篇小说《素素与李芸》
巴黎之爱
《巴黎私厨》
剑齿虎⑤
枯叶蝶的秘密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
自私的公鸡
巴黎
飞翔的鞋子
远山,那片熟透的蓝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