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庙会经济”与“品茗文化”

2014-10-27闻思修

中关村 2014年10期
关键词:品茗庙宇庙会

闻思修

首善之区“佛教寺院文化”源远流长,海淀区景点诸如卧佛寺、大觉寺、香山寺、大钟寺、五塔寺,特别是“三山五园”……可谓佛教文化的集萃。一位患有抑郁症的朋友徜徉在庙宇寺院之间,顿觉心态平和,“满目青山夕照明”。赵朴初先生悟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精神出现短路的人,“心病还需心药医”。我拜谒雍和宫、潭柘寺、碧云寺,信众焚香跪拜祈福,童男少女、高官百姓、学者平民、土豪乞丐……当然许愿各有所求。我没有“焚香跪拜”,却也情不自禁地送上“心香一瓣”,期盼有信仰者圆满成功美梦成真。

学者们总结出北京地区佛教文化具“四大特征:‘庙系天下的政治色彩,‘园林景观 的养性修真,‘包容合流的宗教内核,还有‘庙会商业的经济倾向”。我最关心的当属‘庙会经济的发展问题。在庙会活动中形成的“自由市场”,又称“庙市”,人头攒动,交易百物,很是热闹。其实,“庙市”不一定与宗教节日挂钩,可以根据商业需要而定。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就我拜谒过的几座庙宇而言,愚以为庙会经济还远不够繁荣,多是小商小贩地摊行为,既没有与时俱进的商品出现,也不见创新创业之精品吸引眼球,因之形不成商业气候。据载,昔日京城计有庙会36处之多,其中土地庙、隆福寺、白塔寺、护国寺、花市集、海王村公园、东岳庙等合称“七大庙会”,东城的隆福寺和西城的护国寺有“东庙和西庙”之说。“隆福寺,陈设甚多,生活日用所需以及金珠、宝石、布匹、绸缎、皮张、冠带、估衣、古董,精粗毕备。”另,正月的大钟寺、四月的万寿寺、五月的卧佛寺、六月的善果寺,都是庙市的鼎盛日期。俱往矣,庙市盛景令人向往,只因文化和经济的融合。思如今,倒也给人启迪,“庙宇经济”极具发展潜力。有志者,何妨用当下的“互联网思维”去创新创业,打开庙宇经济的一片新天地!

“茶的故乡是中国”自不待言,首善之区的“茶文化”独具特色,大众化和社交化融为一体,蕴含“江南风韵”和抒发“草原情调”。如果说唐朝陆羽的《茶经》是茶文化的先河之作,宋辽金元四朝的茶文化透露着“粗犷豪爽的草原情怀”,那末明清时代的茶文化已然呈现出“雅致与逸情”。“儒释道”三家对茶文化钟情到了极致,“融化在血液里”,体现在布道中。儒家借茶“砥砺节操,修真养廉”;道家则在品茗中“孕涵无为之道”;释家在饮茶中体味“茶禅一境”。蜀地成都的茶馆是市井一景,广州的早茶食客如云,可是我还是对京都的茶馆情有独钟。老舍先生的《茶馆》则是了解社会的窗口,如今前门大街的老舍茶馆尽管是上了档次,仍可在品茗中撷取记忆的碎片。几年前叫卖的“大碗茶”,也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为囊中羞涩的人送甘露。“茉莉花茶甲天下”,那是北京人用心血焙茗的结果,蕴含着“创新和包容”。记忆中紫竹院的“茶水部”,暇时邀约三五良朋,同窗好友,叫上一壶高末,既可高谈阔论,亦可牢骚满腹,“一壶清茶半日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当然,纪委邀约喝茶另当别论。

“天下名山僧占尽”。佛门之地是净静之所,“茶禅一味”正在于净静二字。京都茶客寻觅茶境时,也多是前往庙宇之中。不无遗憾的是,我近日拜谒的几座庙宇,难得有昔日的茶社或茶座。名茶离不开好水,京都有“南城茶叶北城水”之说,如今南城有了马连道茶叶一条街;钦定玉泉山是“天下第一泉”,如今碧云寺的水泉院和植物园樱桃沟几乎断流,浪得美名的“一眼泉”竟然是“潜伏”的自来水管。希望囊日“低价位,高品味”的京味茶馆“老树新枝”且“新貌留旧颜”,寻觅北京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韵味无穷”,成为首善之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品茗庙宇庙会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品茗
元宵节,逛庙会
丰都庙会
宝顶架香庙会
承德避暑山庄及外部庙宇防雷设计实践与探索
岁月如歌 品茗知味
安溪寿星爱品茗
洋庙会写趣
“澳门历史城区”的中式庙宇与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