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要有新心态

2014-10-27本刊评论员

党员生活 2014年10期
关键词:平常心常态党员干部

本刊评论员

时下最热的词,莫过于“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以及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

但若只从经济层面理解“新常态”,显然过于简单。新常态,不仅是经济的新常态,也是政治的新常态,即通过长期持续的高压反腐和作风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构建公正、清明、民主的政治生态。

可以说,新常态代表着一个新时代。新时代的来临,必然颠覆人们一些惯性的认知偏差与理念,因此,适应新常态,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新心态。

适应新常态,需保持一种“平常心”。

平常心,是一个客观态度,具体表现为尊重规律,不焦虑、不急躁、不因一时的得失而折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这种规律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比如具体到经济工作上,我们要革除“GDP膜拜”旧思想,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因经济增速的适度放缓而忐忑不安,应努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更加科学化的发展模式。

适应新常态,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信心的来源,不仅是对中国健康持续发展的自信,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面对新情况、新要求、新高度、新标准,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弃旧迎新中解决“旧问题”,直面“新问题”。历史证明,每当社会的转型期、改革的关键期,正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党员干部大展拳脚、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我们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对待每一项工作,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完成每一项任务。

适应新常态,必须回归自己的本色与本位。

“君子直道而行。”清明的政治生态下,公共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人民的各种正当要求、愿望、呼声、诉求,能够得到充分表达与合理实现。因此,适应新常态,党员干部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回归自己的本色与本位,树立“为人民办事、替人民负责、向人民报告、让人民满意”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地为人民服务。

从某种意义上理解,新常态是一种长久持续的新秩序、新态势。这种新常态,尚未完全成为一种形态,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这一形态的途径。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投身改革之中,为构建一个新时代凝聚强大的正能量。

猜你喜欢

平常心常态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以平常心看婚姻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菜根谭之《平常心是道》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党员干部要姓“党”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