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两张“名片”建设长、乌两江航运中心
2014-10-24卓大林
卓大林
涪陵素有“川东南门户”之称——地处重庆中部,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结合部,长、乌两江在区境内横贯。目前,涪陵境内“三高三铁”的建成通车,使得涪陵对外通道更加通畅,而“铁公水”多式联运集散枢纽的建成将使其地位更加突显。如今,涪陵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雏形正在形成。
涪陵的水运条件得天独厚、不容小视。涪陵现在拥有国家高等级航道110公里,长江干线77公里,乌江干线33公里。当前,5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可在长江涪陵段自由通行。而涪陵现有注册船舶394艘,总运力达142万吨,约占重庆市的1/4。更让涪陵为之得意的是两张“名片”:一张是“世界名片”——货运平均运距1630公里、货运船舶平均吨位3700吨、船舶平均单位能耗2.0千克/千吨·公里等指标居世界内河领先水平;另一张是“重庆名片”——运力规模、水运货物周转量、船舶公司化率、船舶标准化率、危化品船舶运力规模、造船能力等6大指标均排名重庆市各区县第一。
水运经济称得上是涪陵各项经济产业中的拳头产业。为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资源优势,加快涪陵水运产业发展,涪陵区委区政府为涪陵水运产业发展规划了一幅壮美蓝图。
“把涪陵建成长、乌两江航运中心,为促进长江、乌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作用”是这一时期,涪陵水运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涪陵区委、区政府关于水运发展的思路主要归纳为8个字:“内强基础、外争市场”。对内,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水运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契机,加快推进涪陵水运业企业结构、运输结构,以及船舶和港口结构调整,夯实涪陵水运发展基础。而对外,则要大力实施“东扩西进、南联北引”发展战略,将涪陵水运市场“东扩”以冲出长江、走向近海,“西进”以占领四川、云南等长江上游水运市场,“南联”贵州省、畅通乌江航道、发展乌江航运、拓展乌江市场、建立长、乌两江物流中转基地,“北引”天津港整车运输项目落户龙头港、拓展涪陵水运的发展空间,全面建成长、乌两江航运中心,涪陵水运实现江海直达目标。
接下来,涪陵区将以立足重庆、辐射长江为基础,加快打造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环境优良的长江上游航运集聚示范区。以深化水运结构调整,重点培育航母企业,提高通江达海能力,逐步形成船舶标准化、运力规模化、经营专业化,以及管理精细化的现代化水运企业群。为构架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和枢纽港,要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促成以两江临港产业带和港口旅游产业、集装箱运输产业、临港物流产业、造船产业等“一带四业”的发展。
目前涪陵正在建设一项重点项目——龙头港将是今后长江上游最大的“铁公水”联运码头,它的建成有望提升千万吨级煤炭入渝的承载力,并给涪陵的煤化工产业、建设热电联产业等工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热潮中,涪陵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要求。力争在2016年末,培育20万吨以上运力规模企业3家,提升全区船舶运力总规模至150万吨,提升水运企业平均运力规模达到3万吨。危化品、集装箱等专业化高附加值运力比例达35%。并实现全港年货物吞吐能力达3000万吨、集装箱达30万标箱。另外,促使水运业占全区综合交通运输比重达95%以上,外贸货物运输水运分担率达95%以上。
涪陵到2020年末,培育20万吨以上运力规模企业5家,全区船舶运力总规模达200万吨,水运企业平均运力规模达到4万吨;化危品、集装箱等专业化运力比例达40%;实现全港年货物吞吐能力6000万吨、集装箱60万标箱;水运实现江海直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