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喜反思:两万英里走上餐桌
2014-10-23王云龙
王云龙
【适用话题】全球化 合作 食品安全 监管
上海福喜“臭肉门”事件令全球食品供应链的监管难题再次凸顯出来。往前追溯几年,美国曾出现花生酱遭沙门氏菌污染事件,欧洲马肉风波席卷了多国,还有日本食品安全神话也被“不二家”和“赤福”等老字号抹黑,这些事件共同指向全球食品安全的软肋——各国监管体系仍存缺陷。
所谓食品供应链,指的是从食品的初级生产者到消费者各个环节的经济利益主体所组成的链状系统,其中包括前端的生产原料供应商,中间的食品加工商和零售商,以及后端的消费者和作为规制者与监管者的政府部门。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路易丝·卢卡斯曾写过一篇《两万英里走上餐桌》的文章,用以表明当下监管全球食品供应链是一项多么艰巨的挑战。文章举例说,鳕鱼在一生中平均要游一万英里,而这条鳕鱼死后要再经过一万英里才能抵达餐桌之上。从白令海被渔网捞起后,这些鳕鱼被运送到中国东部的青岛。在工厂里,工人用刀子熟练地分开鱼肉与鱼骨。随后,这些鱼被冷冻装入货船,前往欧洲或美国的食品加工厂,最终到达莫斯科小学生的餐盘里。在全球化的今天,食品行业供应链越来越长,并且越来越复杂。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彼得·安巴瑞克曾以比萨饼为例,“如果你在一个国家吃比萨饼,它的成分有可能来自30多个国家、100多个供应商。这意味着一种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会涉及里面所有的相关成分”,而且“你根本做不到逐一检查每个供应商以及他们提供给你的每种原料”。
通过观察鳕鱼和比萨饼这两种食物可以发现,对全球食品供应链进行监管势必牵扯巨大的人力物力,每一个经济体几乎都无法独立承担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维护工作。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时代,每年以亿吨为单位的各种食物在世界上流动,食品供应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因此,世卫组织等国际机构一再呼吁,各国食品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加强跨国和跨地区合作,努力把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此外,从微观来看,任何一个企业也无法承诺自己食品链条上的每一个危险节点都万无一失。上海福喜曾被麦当劳称为“在庞大而完整的供应链系统中有多年合作经验的全球伙伴”,但这次它把麦当劳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拉下了水。因此麦当劳大叔要完全实现食品安全愿景,还需更加努力。
【素材分析】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对食品来说,它背后所包含的原料供应、生产等问题可能是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因此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各国唯有加强监管和合作才能尽量让食品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食品供应链虽然牵涉庞大,但监管不可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