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单粒播种技术利弊分析
2014-10-23戈芬
戈芬
[摘 要] 玉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型作物,为人类的生产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随着美国先锋公司进入我国,单粒播种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本篇文章主要讲述玉米单粒播种技术的利与弊分析。
[关键词] 玉米 单粒播种 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9-0112-02
玉米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食型作物,其在食用、工业和饲料生产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共享。玉米播种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及指导意义。
一、玉米单粒播种的必要性
随着美国先锋公司进入我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播种,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这种播种技术对于发展我国的现代种业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此,认真分析研究这种播种技术,为企业和农民群众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十分的有必要。
二、单粒播种技术发展优势
1.单粒播种对种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单粒播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一粒种子一个穴,这就对种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在85%左右,这就很难满足玉米单粒播种的需求,在播种之后很容易出现缺苗或者断垄的现象,不利于玉米的高产在栽培。在市场中,适合这种播种方式的品种先玉335其种子的发芽率在92%左右,高于国家的发芽率水平,其种子颗粒均匀,只有切实保证这样的种子质量才能避免质量纠纷的发生。
2.单粒播种有利于提高单产和改善品质
玉米单粒播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解决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竞争矛盾,在玉米生长的苗期阶段不需要间苗,不会伤害玉米的根系,玉米生长健壮。是保证玉米高产量和高质量的重要基础,提高了成穗率和单粒的重量,一般亩产提高10%左右。
3.单粒播种有利于节省多种资源
单粒播种技术和传统的玉米栽培技术相比较,具有高产、稳产和节约成本的效果。
3.1 节省种子
常规播种用种子每亩一般2.5到3千克,单粒播种亩需种量3800-4400粒,约为1.0-1.3千克。
3.2 节省人工
可以免除农民间苗,约节省工费20元/亩以上。
3.3 苗齐苗壮
传统的栽培方式种植的密度较大,很容易出现双棵的现象,且在间苗过程中很容易对玉米苗的根系造成损伤,影响到预留苗的生长。单粒播种的间距均匀,不会出现多余的玉米苗争夺水肥的现象,省去了间苗工作,提高了劳作的效率,同时这种播种技术不会对幼苗的根系造成伤害。
3.4 省种省时省工
减少投入,又增产,这就相应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4.单粒播种有利实现农业机械化
单粒播种技术是一项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玉米栽培技术。随着播种设备不断普及应用,单粒播种技术逐渐成为了玉米播种的主要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玉米播种方式,是播种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革新,有利于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
5.单粒播种要求的条件
5.1 种子质量
单粒播种技术对种子质量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于种子的发芽率要求较高,一般要求种子的发芽率维持在92%左右,最好做到发芽率在95%左右,这样在播种过程中才能保证不会出现缺苗断垄的现象。
5.2 播种环境
单粒播种技术对土壤的湿度、地块的平整度以及气温和病虫害等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任何一个因素不适宜都会导致种苗出苗不全或者幼苗生长不良的现象,不利于苗全、苗齐和壮苗。
5.3 播种质量
播种过深过浅、漏播、振压情况都会导致出苗不全和黄苗、弱苗现象。
5.4 苗期管理
苗期要求加强管理,否则易出现病苗、弱苗、虫害苗等
三、玉米单粒播种的缺点及解决对策
1.品种本身
由于品种遗传因素决定,品种本身活力差、顶土力差,或苗期抗性差,造成品种本身大田出苗差。尤其在逆境情况下,比如低温、干旱等出苗更差。实践证明山东推广的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等品种出苗快,苗势强,能够保证一播全苗。
2.种植环境
2.1 种子发芽过程中遇低温
对策:夏播区一般不存在低温问题。
2.2 种子发芽过程中遇干旱
对策:单粒播种推广的地块在墒情不好时,要求先播种然后及时浇蒙头水,在等到浇蒙头水时提前抢播,不要播种后却浇水挨不上号。
2.3 浇水过大造成出苗差
对策:蒙头水到地头即可,不要大水漫灌。
2.4 化肥烧种造成出苗差
对策:种肥避免高氮肥料;控制用量;种肥与种子实行错行播种5cm.
2.5 药害、虫害、病害影响造成出苗差,苗叶枯黄
对策:科学管理及时防病治虫,合理用药。
3.品种质量原因,因品种质量差或活力低造成出苗差
单粒播种用的种子必须要求高芽率,高芽势,普通种子绝对不要尝试单粒播种,风险极大,后果严重,减产显著。
4.播种质量造成出苗差
4.1 播期
晚播土地失墒快,易受旱影响出苗。所以在播期上的适时播种是极度重要的。对策:每一台播种机的安全播种面积为200亩左右,最多不宜超过250亩,蒜茬地与小麦地结合的情况可适当放宽,保证在小麦收割后2-3天内完成玉米播种。为提高播种机利用效率,建议播种机实行小范围的跨区作业。
4.2 整地水平
粗放的整地水平对玉米出苗有很大影响。对策:精播的推广必须向栽培技术水平高的区域,或由示范带动农民整体的种植水平的提高才能完全获得成功。同时,不提倡四腿播种机作业,避免整地不平造成的播种过浅,播种不匀,出苗少出苗差的问题。建议采用2腿或3腿播种机。
4.3 播种过深,造成出苗不齐
对策:适当深播可以提高玉米苗期抗旱性。
4.4 播种时漏播
对策:提高机手的播种责任心,经常检查播种机的工作情况,避免卡粒,撒种,缺腿,断垄问题发生。
4.5 播种时多播
对策:精量播种机下地前一定要调试机器,保证单粒率99%以上,更换品种后,更应注意机器调试,保证播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