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业规模经营形式典型案例研究
2014-10-23陈光普
陈光普
[摘 要] 作为上海市郊的农业基地,金山区的农业规模经营形式主要为家庭农场、集体农场、种粮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五种,每种形式的内部组织形式、运行方式、经济效益各不同,从而具有的优势和局限也各不相同,因此,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业规模经营形式 内部组织形式 运行方式 经济效益 优势与局限
[中图分类号] F3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9-0038-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无疑,在当前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研究分析金山区农业规模经营几种形式,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
本文拟从金山区农业规模经营五种形式(家庭农业、集体农场、种粮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内部组织形式、运行方式、经济效益以及优势与局限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典型案例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其中,内部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人员构成:年龄、文化程度、目前的身份,如农民、村干部、技术人员等;二是资金来源:如合伙等;三是土地来源:如流转、入股等。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经营方式,如雇工形式等;二是销售渠道,如订单式销售、农超对接等。经济效益主要指收入和支出方面的指标,包括亩均纯收入、投资收益率等。
一、金山区农业规模经营的五种形式
1.家庭农场
本次课题组调研的家庭农场位于枫泾镇卫星村,经营者为张华及其父母,张华本人2006年大专毕业,其父母为地道的农民。该农场2006年由其父母经营,从2010年开始由张华本人经营。
农场面积161亩,都是通过土地流转得来,农场实行“种养结合”模式:种植水稻130亩,水稻收割后种麦子和油菜;从2011年开始种植黄桃,约有25亩;养猪300头左右。占地面积5亩。
农场注册资金50万元,其中个人贷款20万元,合作社贷款30万元。
农场劳动力主要为张华及其父母三人,在农忙时节临时雇工,每年的人工成本约为3.5万元。种养的农产品主要销售渠道为定向销售:粮食作物由粮管所统一收购,养猪由固定商户收购。
在收入方面,除了种养的农产品收入外,还有自有拖拉机、收割机外出工作收入,每年约有5万元左右收入。该农场每年总共收入约为20万元纯收入,张华表示“比以前在单位里上班强多了”。粗略估算亩均纯收入为1250元。
该农场目前遇到的困难有:一是雇工难,农业劳作劳动力年龄普遍偏高,“三个加起来200岁”,劳动力素质、技能较差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二是农业种植抗风险能力差,遇到自然灾害,收入大幅度下滑;三是土地流转困难,想扩大种养面积,但很难流转到土地。
2.集体农场
位于张堰镇旧港村的村集体农场,是由村集体投入建成,收益归村集体。该农场是以合作社名义注册,由负责农业的村委会副主任分管,占地面积260亩,其中120亩由村干部自己经营,另外140亩委托外地大农户种植,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少量果蔬和麦子。
该农场2012年开始建立,土地大部分靠流转而来,有少量村集体机动地,占20-30%左右,有4位长期用工,主要是村河道保洁员、卫生环境保洁员、农业服务队人员,人工成本平均每天60元,在农忙时节也雇佣临时工,。种植的粮食主要靠市场销售,2012年农场初建,投入比较大,主要有投入包括仓库、农机具、设备等,但总体上可以实现收支平衡,有少量结余,另外还有政府大概每亩500元左右的补贴收入,粗略估算去年约有15万元纯收入,折合亩均纯收入577元左右。
优势:一是以村集体的经营方式,减少承包环节,同时管理人员大多是村公务用工人员,减少村集体支出,管理成本低;二是对农户讲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土地流转的风险小,几乎是没有风险;三是增加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四是农业设施建设和投入比较方便,比如仓库、农机具的管理与使用等,与家庭农场相比较,家庭农场很难做到。五是有利于上海农产品和菜篮子食品安全管理。
该农场目前遇到的困难有:一是雇工难问题普遍存在,找不到年轻的务农人员,从事农业的人员大多60岁以上老年人,缺少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二是由于田地较分散,不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经营;三是受以上二种条件的制约,很难形成特色农业;四是农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3.种粮大户
本次课题组调研的种粮大户位于工业区红光村北,原属工业区管委会农技中心金朱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开始承包给沈铁刚经营,经营者为沈铁刚父子二人,沈铁刚本人57岁,儿子33岁,2008年开始承包种粮,当时面积为1380亩,后因部分土地被村里收回,现在减少为910亩,全部靠流转而来。
平时劳动力主要为沈老伯父子两人,农忙时节会临时雇佣50—60人,种植的水稻加工出来大米卖给工业区工厂食堂,另外大米也注册了商标“金朱大米”,目前正在接受相关检测,有望在上海市区及超时设立专柜销售。种植的大麦和小麦主要为育种,再卖给种子公司。
沈老伯的承包经营收入除了种植收入外,还有一块是靠家里的机器设备出租,如收割机和插秧机每年外出工作收入高达20多万元。粗略估算沈老伯每年纯收入达到100万元左右。如此高的承包经营收入在该地区少见,交谈中了解到该村其他一些种粮大户经营收入基本靠政府补贴收入,甚至有的出现亏损。问及原因,沈老伯认为原因有三:一是承包面积较大,且管理经营得当,亩均产量较高,由于农田管理合理到位,2012年种植水稻亩产1460斤,2013年达到1470斤,实现了高产。沈老伯今年荣获水稻高产市三等奖、区一等奖。二是有自己的品牌,“金朱大米”;水稻直接加工成大米,麦子育种,这些措施都是高附加值。三是节约成本,如水稻全部靠晒干,节约烘干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