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雏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办法

2014-10-23何峻王良龙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18期

何峻 王良龙

[摘 要] 因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较强,不同血清型的地区对药物的敏感度不一样,在临床治疗时,最好选择高度敏感药物或联合用药、交换用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全方位完善和加强饲养管理,特别要根据雏鸽的生物学特性,制定严密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综合施策。

本文文章从临床及剖检变化方面,加强环境卫生,注重环境控制,搞好预防性投药,药物对症治疗等方面。主要讲述我县的雏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办法。

[关键词] 雏鸽 大肠杆菌病 防治办法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9-0236-01

鸽大肠杆菌以雏鸽易感。该病致病菌有成千上万种,因饲养管理条件差、环境综合应缴等因素的影响;据笔者近一年通过对我县养鸽户广泛调查,总结出雏鸽大肠杆菌病防治的一些技术办法。

一、临床及剖检变化方面

该病雏鸽初期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站立不稳,有的出现羽毛蓬松,眼呈流泪状;病情严重时雏鸽有消瘦现象,拉稀或排便困难,有的雏鸽排黄的绿色粪便并出现略臭味(无害的大肠杆菌感染时雏鸽常常排浅咖啡色的粪便)。通过解剖雏鸽易出现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和腹膜炎等症状;心包炎症出现时,一般是心包增厚不透明,出现少量出血点和心包有淡黄色积液。

二、防治办法

雏鸽感染大肠杆菌病,对鸽群加强饲养管理,须找到病症的源头对“症”下“药”是治本之策,雏鸽因处于保温育雏的管理期间,温度、通风、卫生等条件必须合理控制,稍有不慎雏鸽就易感染该病。

1.加强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一般分室内与室外两个场地进行,室内须选择低毒高效的消毒药。如百毒杀、消毒威等;室外或周围环境可用低廉的生石灰、烧碱等。做到定期消毒,室内一般5—7天一次,室外或周围环境一般7—10天一次,特殊情况消毒可采取1—2天一次。

2.注重环境控制

完善和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控制鸽舍温度,第1—4天温度控制在37度—35度,第5—7天温度控制在35度—33度,第7—14天温度控制在33度—30度,以后每周降2—3度;炎热季节第二周起可逐渐脱温,但脱温时室内外不能悬殊达5度以上,冬季一般在第四周左右逐渐脱温,但脱温时室内外不能悬殊达8度以上。在湿度、密度、光照、饲料及其营养和管理均应按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定期、及时清粪,场地达到干净干燥无异味,粪便堆积密封发酵,做到有良好的通风换气。减少噪声、强光等环境应激。

3.搞好预防性投药

根据雏鸽大肠杆菌在我县的流行特点,结合该病在雏鸽感染的日龄近些年逐年提早的情况,一般在雏鸽8—15日龄进行第一次预防性投药,20—25日龄进行第二次预防性投药,以后视情况进行预防性投药。慎重选择预防药,选择敏感药物在发病日龄前2—3天进行预防性投药,如氨苄西林,氟苯尼考+黄芪多糖,头孢菌素类等。

4.药物对症治疗

一般抗生素, 选用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饮水;头孢菌素类, 如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 如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和链霉素等。其它类,如多西环素 ,泰妙菌素,甲砜霉素等。另外还可用中成药辅以治疗,如选用鱼腥草、大蒜素、穿心莲和复方白头翁散等。

总之,雏鸽大肠杆菌病防治要采取科学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对于新建养鸽场从引种的源头抓起,引进正规且管理规范的种禽场的鸽苗;高度重视分阶段进行药物的预防性投喂;因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较强,不同血清型的地区对药物的敏感度不一样,在临床治疗时,最好选择高度敏感药物或联合用药、交换用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全方位完善和加强饲养管理,特别要根据雏鸽的生物学特性,制定严密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综合施策。

参考文献

[1]李鹏,王家乡. 鸽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J]. 湖北畜牧兽医,2006,08:34-36.

[2]徐斌,张夏兰,何琴,苏兵. 乳鸽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 畜牧与兽医,2013,09:123-124.

[3]赵宝华,卜柱,徐步,高明燕,范建华. 肉鸽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 经济动物学报,2010,04:225-22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