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季低温霜冻对苏南茶树影响的评估
2014-10-23李亚春王友美巫丽君吴炳娟贺金芳
李亚春+王友美+巫丽君+吴炳娟+贺金芳
摘要:利用江苏南部9 个茶区气象站观测资料及部份茶场实况气象和灾情资料,分析2013年春季低温霜冻过程,应用由主要气象因子构建的评估指标,对茶树低温霜冻灾害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苏南茶区低温霜冻灾害总体达中度到重度等级,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江苏南部;低温霜冻;茶树冻害;评估
中图分类号:S571.101;S16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8-0248-02
江苏是我国名优绿茶的重要产区之一,茶园面积近 3.33×104 hm2。全省茶叶生产主要分布在环太湖低山丘陵茶区、宁镇扬丘陵茶区和连云港茶区三大茶区,其中位于江苏南部(长江以南)的环太湖低山丘陵和宁镇丘陵地区,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区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以酸性的黄壤和棕壤为主,pH值为5.5~6.0,优越的生态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发育[1-2],使之成为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茶叶产业已成为丘陵山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苏南部茶区春季气温波动加大,乍暖乍寒,春季霜冻频繁出现,给茶叶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随着近年来特早芽、早芽茶树良种的引进推广、施肥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苏南茶区茶树发芽趋早,受不利天气影响的风险趋大。2013年3—4月份,苏南茶区在出现异常高温后先后出现5次低温霜冻天气,茶树普遍受冻,其中尤以4月7日危害最重,造成茶叶减产,品质降低,给茶农带来了重大损失。本研究以2013年春季低温霜冻过程为例,分析苏南茶区低温霜冻对茶树的影响,定量评估茶树受灾情况,为茶园趋利避害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江苏长江以南茶区吴中、锡山、宜兴、溧阳、金坛、丹阳、句容、溧水、高淳9个气象站1961—2013年气象观测资料,丹徒区五塘茶场和五塘村的气温和地面温度观测资料。
茶树受霜冻影响和危害的灾情资料主要来自于金坛市茅麓茶场、丹徒区五塘茶场和谷阳茶场等。
1.2 评估方法
早春茶树低温冻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象条件、自然地理条件、下垫面的性质、茶树品种特性和茶园管理等因素,在同一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下垫面的性质相似,而茶树品种特性主要体现在发芽期的早晚,由于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茶叶都是采自于树梢的嫩芽或嫩叶,而早春萌发的嫩叶或芽苞抵抗霜冻的能力都很弱,因此,气象条件就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春季霜冻天气对茶树新梢、嫩叶、芽苞的危害往往与低温出现的时间早迟、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一般日最低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出现时间越迟,则对茶树芽叶的危害也越大。综合考虑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将Ifrost作为茶树低温冻害的评估指标[3]:
受低温霜冻影响的风险也在加大。因此,做好春季霜冻灾害的监测、预警和评估工作,可以为茶叶生产趋利避害和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013年苏南茶区的春季霜冻灾害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了2013年春季霜冻,特别是4月7日低温霜冻过程的特点和灾情情况,对苏南茶叶生产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由于尚没有对茶树受冻灾情信息进行定量化处理,评估指标的精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评估的准确性,这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爱军,张宜红,丁振强. 浅议江苏省茶叶优势区域发展战略[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628-630.
[2]许映莲,张旭晖,李旭群. 苏南茶区晚霜冻与茶树冻害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236-238.
[3]王世斌. 晚霜冻对茶树的危害及防御[J]. 中国茶叶,2003,25(5):28-29.endprint
摘要:利用江苏南部9 个茶区气象站观测资料及部份茶场实况气象和灾情资料,分析2013年春季低温霜冻过程,应用由主要气象因子构建的评估指标,对茶树低温霜冻灾害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苏南茶区低温霜冻灾害总体达中度到重度等级,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江苏南部;低温霜冻;茶树冻害;评估
中图分类号:S571.101;S16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8-0248-02
江苏是我国名优绿茶的重要产区之一,茶园面积近 3.33×104 hm2。全省茶叶生产主要分布在环太湖低山丘陵茶区、宁镇扬丘陵茶区和连云港茶区三大茶区,其中位于江苏南部(长江以南)的环太湖低山丘陵和宁镇丘陵地区,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区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以酸性的黄壤和棕壤为主,pH值为5.5~6.0,优越的生态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发育[1-2],使之成为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茶叶产业已成为丘陵山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苏南部茶区春季气温波动加大,乍暖乍寒,春季霜冻频繁出现,给茶叶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随着近年来特早芽、早芽茶树良种的引进推广、施肥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苏南茶区茶树发芽趋早,受不利天气影响的风险趋大。2013年3—4月份,苏南茶区在出现异常高温后先后出现5次低温霜冻天气,茶树普遍受冻,其中尤以4月7日危害最重,造成茶叶减产,品质降低,给茶农带来了重大损失。本研究以2013年春季低温霜冻过程为例,分析苏南茶区低温霜冻对茶树的影响,定量评估茶树受灾情况,为茶园趋利避害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江苏长江以南茶区吴中、锡山、宜兴、溧阳、金坛、丹阳、句容、溧水、高淳9个气象站1961—2013年气象观测资料,丹徒区五塘茶场和五塘村的气温和地面温度观测资料。
茶树受霜冻影响和危害的灾情资料主要来自于金坛市茅麓茶场、丹徒区五塘茶场和谷阳茶场等。
1.2 评估方法
早春茶树低温冻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象条件、自然地理条件、下垫面的性质、茶树品种特性和茶园管理等因素,在同一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下垫面的性质相似,而茶树品种特性主要体现在发芽期的早晚,由于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茶叶都是采自于树梢的嫩芽或嫩叶,而早春萌发的嫩叶或芽苞抵抗霜冻的能力都很弱,因此,气象条件就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春季霜冻天气对茶树新梢、嫩叶、芽苞的危害往往与低温出现的时间早迟、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一般日最低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出现时间越迟,则对茶树芽叶的危害也越大。综合考虑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将Ifrost作为茶树低温冻害的评估指标[3]:
受低温霜冻影响的风险也在加大。因此,做好春季霜冻灾害的监测、预警和评估工作,可以为茶叶生产趋利避害和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013年苏南茶区的春季霜冻灾害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了2013年春季霜冻,特别是4月7日低温霜冻过程的特点和灾情情况,对苏南茶叶生产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由于尚没有对茶树受冻灾情信息进行定量化处理,评估指标的精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评估的准确性,这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爱军,张宜红,丁振强. 浅议江苏省茶叶优势区域发展战略[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628-630.
[2]许映莲,张旭晖,李旭群. 苏南茶区晚霜冻与茶树冻害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236-238.
[3]王世斌. 晚霜冻对茶树的危害及防御[J]. 中国茶叶,2003,25(5):28-29.endprint
摘要:利用江苏南部9 个茶区气象站观测资料及部份茶场实况气象和灾情资料,分析2013年春季低温霜冻过程,应用由主要气象因子构建的评估指标,对茶树低温霜冻灾害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苏南茶区低温霜冻灾害总体达中度到重度等级,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江苏南部;低温霜冻;茶树冻害;评估
中图分类号:S571.101;S16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8-0248-02
江苏是我国名优绿茶的重要产区之一,茶园面积近 3.33×104 hm2。全省茶叶生产主要分布在环太湖低山丘陵茶区、宁镇扬丘陵茶区和连云港茶区三大茶区,其中位于江苏南部(长江以南)的环太湖低山丘陵和宁镇丘陵地区,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区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以酸性的黄壤和棕壤为主,pH值为5.5~6.0,优越的生态条件和自然资源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发育[1-2],使之成为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茶叶产业已成为丘陵山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苏南部茶区春季气温波动加大,乍暖乍寒,春季霜冻频繁出现,给茶叶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随着近年来特早芽、早芽茶树良种的引进推广、施肥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苏南茶区茶树发芽趋早,受不利天气影响的风险趋大。2013年3—4月份,苏南茶区在出现异常高温后先后出现5次低温霜冻天气,茶树普遍受冻,其中尤以4月7日危害最重,造成茶叶减产,品质降低,给茶农带来了重大损失。本研究以2013年春季低温霜冻过程为例,分析苏南茶区低温霜冻对茶树的影响,定量评估茶树受灾情况,为茶园趋利避害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江苏长江以南茶区吴中、锡山、宜兴、溧阳、金坛、丹阳、句容、溧水、高淳9个气象站1961—2013年气象观测资料,丹徒区五塘茶场和五塘村的气温和地面温度观测资料。
茶树受霜冻影响和危害的灾情资料主要来自于金坛市茅麓茶场、丹徒区五塘茶场和谷阳茶场等。
1.2 评估方法
早春茶树低温冻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象条件、自然地理条件、下垫面的性质、茶树品种特性和茶园管理等因素,在同一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下垫面的性质相似,而茶树品种特性主要体现在发芽期的早晚,由于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茶叶都是采自于树梢的嫩芽或嫩叶,而早春萌发的嫩叶或芽苞抵抗霜冻的能力都很弱,因此,气象条件就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春季霜冻天气对茶树新梢、嫩叶、芽苞的危害往往与低温出现的时间早迟、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一般日最低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出现时间越迟,则对茶树芽叶的危害也越大。综合考虑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将Ifrost作为茶树低温冻害的评估指标[3]:
受低温霜冻影响的风险也在加大。因此,做好春季霜冻灾害的监测、预警和评估工作,可以为茶叶生产趋利避害和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013年苏南茶区的春季霜冻灾害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了2013年春季霜冻,特别是4月7日低温霜冻过程的特点和灾情情况,对苏南茶叶生产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由于尚没有对茶树受冻灾情信息进行定量化处理,评估指标的精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评估的准确性,这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爱军,张宜红,丁振强. 浅议江苏省茶叶优势区域发展战略[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628-630.
[2]许映莲,张旭晖,李旭群. 苏南茶区晚霜冻与茶树冻害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236-238.
[3]王世斌. 晚霜冻对茶树的危害及防御[J]. 中国茶叶,2003,25(5):28-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