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龙水库水文要素特征分析
2014-10-23李光建
李光建
(遵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贵州遵义 563000)
引言
魁龙水库正常蓄水位 630m、死水位 602m,正常库容 979万 m3、死库容71.9万 m3、兴利库容 907万 m3、总库容 1152万 m3、水库规模为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等级属Ⅲ等。计划施工总工期36个月,概算总投资27445万元。根据余庆气象站和余庆水文站积累多年的水文气象资料,从降雨、径流、洪水、泥沙、水质等方面,对魁龙河水文特性进行分析,以确保水库工程规划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严重后果发生,推动工程安全可靠、高效持续、节能经济的建设。
1 流域概况及气象
魁龙水库位于余庆县小腮镇魁龙村的魁龙河下游,水库坝址位于东经107°51′30″,北纬27°12′21″,距余庆县城直线距离约2.5km。水库所在河流魁龙河系余庆河左岸一级支流,全流域面积20.2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050万m3。魁龙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19.3km2,占全流域面积的96%,多年平均径流量982万m3。根据《余庆县城供水配置方案》,魁龙水库工程为魁龙河和邻近的小溪河联合开发方案,采用隧洞自流引小溪河水至魁龙水库。小溪河属余庆河左岸一级支流,全流域面积 28.3km2(余庆境内流域面积23.9km2),多年平均径流量 1472万 m3。小溪河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20.1km2,占全流域面积的71%,多年平均径流量1028万m3。
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丰沛,光水热同季。根据余庆县气象站1951~2010年系列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6.6℃,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8.1℃,多年极端最低气温-6.4℃,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5℃,多年平均无霜期297天,年平均最大风速12m/s。多年平均降雨量1091.8mm,其中最大年降水量1462.1mm(1967年),最小年降水量708.3mm(1981年)。
2 降雨
2.1 统计参数的分析及参数的地区分布
对余庆县气象站年雨量资料系列 1961~2010年采用频率计算,并用P—Ⅲ曲线适线,变差系数 Cv参考计算并根据适线确定,偏态系数经分析采用Cs=2Cv。根据流域地理特点,结合“贵州省 1956~2000同步期年降水量均值等值线”,余庆县城及周边地区年降水量多在1080mm左右;北部的乌江河谷稍低,年降雨量多在1050mm左右。年降雨量变差系数 Cv值在 0.18左右,魁龙水库流域距余庆县气象站较近,气象站降水资料与设计流域基本一致,故魁龙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及小溪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取1091.8mm,Cv=0.18,年雨量最大值1462.1mm,年雨量最小值708.3 mm。
2.2 降水量的年际年内变化
降水量年际变化以丰、平、枯水年相互交替出现为主,连续的丰水年组有 1967~1969年,1973~1976年,1993~1996年,连续的平水年组有1977~1979年,2002~2004年,连续的枯水年组有 1970~1972 年,1983~1990 年,2005~2007年,年际变差系数0.18。
降水年内变化极不均匀,以余庆县气象站资料分析,最大连续4个月(5~8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8.2%,丰水期6个月(5~10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16.7mm,占全年降水量的74.8%,年际变差系数0.23。枯水期6个月(11~4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275.1mm,占全年降水量的25.2%,年际变差系数0.32。降水量最大月份为6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7mm,占全年降水量的 17.1%。降水量最小月份为 12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1.3mm,占全年降水量的 1.95%。
3 径流
3.1 径流特性
设计流域均属山区雨源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520mm左右,径流分布规律与降水基本一致,汛期 5~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5.8%,年际变化也大,变差系数0.33,枯季径流相对稳定。
3.2 天然径流
魁龙水库坝址处1961~2010年各年逐月(天然)径流系列资料按水文年统计,其多年平均径流量1003万m3,最大年径流量1617万m3(1967~1968年),最小年径流量489万m3(1981~1982年),分别是多年平均径流量的 1.61倍和 0.49倍。汛期(5-10月)径流量(753万 m3)占年径流量(1003万 m3)的 75.1%,枯季(11-4月)径流量(250万 m3)占年径流量(1003万m3)的24.9%。
3.3 设计径流
设计径流采用“降雨径流频率相应法”推求,所推求的径流系列为天然状况下的径流系列成果,故还需对径流系列作“还现”处理得到设计径流(即扣除流域内用耗水)。魁龙水库坝址处1961~2010年各年逐月(设计)径流系列资料按水文年统计,其多年平均径流量982万m3,最大年径流量 1596万 m3(1967~1968年),最小年径流量466万m3(1981~1982年),分别是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63倍和0.47倍。汛期(5-10月)径流量(735.3万 m3)占年径流量(982万m3)的74.8%,枯季(11-4月)径流量(246.9万m3)占年径流量(982万m3)的25.2%。小溪河坝址处 1961~2010年各年逐月(设计)径流系列资料按水文年统计,其多年平均径流量1028万m3,最大年径流量1667万m3(1967~1968年),最小年径流量491万m3(1981~1982年)。
4 洪水
4.1 设计暴雨
根据余庆县气象站实测年最大日暴雨量(1937~2010年)系列资料作频率计算,并结合《贵州省短历时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之“年最大 24小时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和“年最大24小时点雨量Cv值等值线图”查值成果综合分析,设计流域洪水计算暴雨成果采用值H24=91.10mm,Cv=0.45,Cs=3.5Cv。1小时暴雨根据《贵州省短历时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查算为S=40.0mm,Cv=0.40,Cs=3.5Cv,成果见表1所示。
4.2 设计洪水
魁龙水库洪水由魁龙河流域洪水和小溪河引洪水量共同组成。魁龙河和小溪和洪水均由《贵州省特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方法》中的相应公式分别计算后组合而成,成果见表2所示。
由于小溪河洪水可通过隧洞引至魁龙水库,所以魁龙水库设计洪水还需要考虑引洪量,该隧洞最大允许过流量为6.50m3/s。首先根据小溪河拦河坝坝址处洪水过程线对其中大于 6.50m3/s的部分作弃水处理,得到隧洞引洪过程线,再与魁龙河坝址处同频率洪水过程线对应合并,得到魁龙水库坝前设计洪水过程线。设计洪水洪峰流量、最大24小时洪量成果如表3所示。
表1 设计流域设计暴雨成果表
表2 设计流域各频率设计洪水成果表
表3 (小溪河引洪后)魁龙水库坝前各频率设计洪水成果表
5 泥沙
魁龙河和小溪河两个流域下垫面情况相似,流域内植被较好,农垦度一般。参考《贵州省地表水资源》之“悬移质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分区图”, 本区域悬移质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多在200~500t/km2·年。结合现场踏勘情况综合分析后确定侵蚀模数采用 350t/km2·年。魁龙河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19.3km2,则悬移质年输沙量为 6760t,泥沙容重按 1.3t/m3计,则悬移质年输沙量为5200m3。通常情况下推移质多按悬移质的20%考虑,但本流域较为特殊,经现场调查,流域内植被虽然较好,但流域内多数河段河床及两岸坡多出露下第三系碎屑岩类砾岩,根据室内试验,该地区砾岩弱风化饱和抗压强度一般15~20Mpa,属软岩类,强度较低,抗冲刷性也较差,河道内推移质多为1~2m厚,较其它地区流域面积、侵蚀模数及河道坡降相近的河流推移质明显偏多,基于此,本流域的推移质按悬移质的30%考虑,为 1560m3。小溪河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0.1km2,年输沙量为 5420m3。经隧洞引水至魁龙水库的多年平均引水量为608万m3,占年径流量的 59%,由于在隧洞前设置有沉沙池和拦污栅,故不考虑推移质进入水库。因此,小溪河每年经过隧洞进入魁龙水库的悬移质输沙量有3200m3。两者合计,魁龙水库悬移质年输沙量为8400m3,推移质为1560m3。
6 水质评价
魁龙水库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城市供水,水源主要为魁龙河和小溪河河水。为了进一步了解水质情况,按水质检测的相关规范要求,有关单位分别对魁龙河、小溪河坝址河段水质进行了取样检验。根据水质化学分析报告,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从检测的指标来看,按单因子评价法评定,魁龙河水库坝址河段和小溪河拦河坝坝址河段现状水质属地表Ⅲ类水质,从已检测的指标来看,可满足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要求。
7 结束语
魁龙水库为魁龙河和邻近的小溪河联合开发方案,设计水平年(2020年)日供水量 3.21万m3/d,年供水量为 1170万 m3/a。水资源开发利用率73.6%。工程实施后,对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