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服务工作

2014-10-23潘超然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机械化农机现代化

潘超然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农机服务工作的探讨,分析了农机服务工作对于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性及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农机管理服务

0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发展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策实施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处于我国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农业也实现了跨时代的突破。如大量的现代化机械涌入到农村,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最新市场信息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但是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如农机服务工作质量问题等。农机服务工作是农业机械化推广与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所以,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我们如何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做好农机服务工作,推进农业的全面机械化,是我们当前农机服务人员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现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做好农机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给从事农机服务的工作人员带来帮助和提供借鉴。

1农机服务工作部门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是指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的乡村农机服务组织,是地方政府实现农业机械化服务的行政主导者和政策实施者,具有稳定性和健全性等特点,在新形势下推广普及农业机械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是大力宣传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针及政策法规等,承担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人员培训、农机作业经营、维修等服务工作,并根据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及时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以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因此,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做好基层农机服务,确保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在农机安全生产、新机具推广、技术培训、配件供应、机具维修、作业经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新形势下农机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农机服务工作的管理体系不健全,且农机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如在管理体制上,农机服务工作起初由县级农机服务站管理,后来经过调整后转变为乡镇机构进行管理,而由于一些乡镇政府的不重视,农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大都是从别的部门临时抽调过来的,专业性、技术性都不强,这就导致农机服务管理站的工作难以执行。社会上一些新兴起的农机服务部门由于没有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撑,也处于瘫痪的状态,所以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农机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农业机械服务技术发展缓慢。

2.2从事农机服务工作的人员专业性不强,缺乏专业的技术,简单的来说就是我国从事农机服务的工作人员素质整体较低。具调查研究显示,大多农机服务工作人员都没有受到专业的培训,其知识结构根本无法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要求。由于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素质不高,导致了农机新技术无法得到更好地推广和应用,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

2.3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机服务工作不够重视,农机服务工作的开展得不到有效保障。由于乡镇地方政府对农机服务工作重要性的意识淡薄,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推广和使用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制度支撑,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机全面机械化的建设。其次,由于乡镇政府对农机使用、维修等服务工作重视力度不够,就不能准确地掌握农业生产对农机的需求量及新型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不能使农业机械得到更好的普及和运用。

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服务工作

3.1在思想上,要正确认识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二者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指明了方向和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受农村土地经营承包体制影响,当前必须着力改变农户经营规模过小、过于分散、过于粗放的现状,大力发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随着中央对农村政策调整,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农村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必将使农村经济大发展。同时,鼓励农民合作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的有效途径,农村合作社在传递市场信息、普及生产技术、提供社会服务、组织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组织和服务农民的重要组织形式,发达国家农民普遍参加合作社,给我们如何搞好基层农机服务,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村经济带来新的启示。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提高农机服务质量,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保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全面实现了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转化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非农产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因势力导,提升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全面认识,正确处理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站在新的高度搞好农机服务,是当今农业机械化新形势发展的必然需求。

3.2加强对农机管理服务体系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农的桥梁和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也是农机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大力支持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要加大对农机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宣传农机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加强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引起社会各界对乡镇农机管理工作的普遍关注和支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乡镇农机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把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农业机械化工作在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3.3要想做好农机服务工作,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也是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我们可以借助媒体资源,来加大宣传力度,如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宣传栏等渠道,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其次,要求我们农机服务部门要经常下乡开展调研活动,对地方的地质、水源等自然条件进行检测,同时对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家庭经济收入等进行详细了解,帮助农民提升科学种田意识,同时有效地为农机推广服务工作做好准备工作,在调研中要高度重视人民的意见,集思广益,做好农机服务工作。第三,要把先进的机械使用理念、使用方法作为宣传活动的重点内容,这样就可以让农民更加有效地了解农机的使用性能、使用特点,从而正确地掌握农机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农机具的工作效率。

3.4强化培训,提升农机队伍技能。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应全面提升农机队伍整体素质。一是要做好基层农机人员的政策和业务培训,聘请农机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使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加强学习和更新知识,及时掌握国家农业机械相关政策和新技术知识,提升农机技术服务能力;二是要定期对农机操作手的专业技能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学习、理论讲座、现场操作、专业指导、考核验收等形式,提升操作、保养和维修技能,对考核达标者颁发证书,持证上岗。三是要大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操作相结合的办法,宣传投入与产出关系,提高农民创业能力,同时传授农机具新知识和实用技术,让其熟练掌握新机具的性能、特点、构造、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方法等,迅速打造一支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农机能人,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服务。

3.5全方位考虑,做好农机服务工作,还应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要大力培养农机大户。由于农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形成,因此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鼓励当地有资金、有能力的农户购买新型农机,培养一批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机大户从事盈利性服务,为他们参与跨地区作业提供协调服务。第二,要重点抓好农机示范推广和农机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增收节支和节水农业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因地制宜把特色农机化项目推广试点做强、做大。第三,要做好安全生产服务。基层农机服务机构要定期通知辖区范围内的农机具进行质检,确保农机的性能质量安全,提醒操作手每年参加验证,合法经营,保障农民身体及财产安全。

4结语

在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农业在此背景的影响下,生产理念、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要想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就必须从农机服务工作做起,加大对农机服务工作的重视及资金投入,培养和提高农机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素质、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机,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毕占伟.基层农机管理中的不良现象及该采取的措施\[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4(04)

\[2\]崔学东.加强村农机管理员队伍建设\[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1999(04)

\[3\]王乃江,殷汝早浅谈垦区基层农机管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0(06)

猜你喜欢

机械化农机现代化
沃得农机
边疆治理现代化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不一样的农机展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